刘继敏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县立医院供应室,山东曹县 274400
颅脑外伤是指发生在头颅部的外伤,是由外部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的[1],临床表现为脑组织缺氧、头皮血肿、运动障碍、思维下降、脑震荡、颅内血肿以及头晕呕吐等[2]。颅脑外伤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虽然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降低了致残率和致死率,但颅脑外伤的损害程度还是身体外伤的首位[3]。研究表明,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不仅和医院的治疗技术有关,还和其护理效果紧密相连[4]。目前临床护理路径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但有关手术室护理路径急诊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相关报道却较少[5],该研究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急诊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该组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急诊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该组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护理,其中男22 例,女 22 例;年龄 20~64 岁,平均(45.21±9.34)岁;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3~5分 22例,GCS评分 6~8分22例。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其中男 23 例,女 21 例;年龄 20~65 岁,平均(44.55±10.21)岁;GCS评分 3~5分 23例,GCS评分 6~8分 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②GCS评分3~8分者;③需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多发伤、多器官功能衰竭者;②既往有严重其他临床疾病者;③生命体征无法维持濒死者。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护理:将手术通知、准备器械、体位、麻醉、建立静脉通路、术中防压疮、液体管理、观察生命体征等手术护理细节根据实施步骤制作成表格;并将手术所需器械制成表格,将大型器械放置方式、手术体位和摆台方式制作成示意图[6];将以上表格和示意图粘贴到手术间,方便及时查看和核对,并在完成一项护理工作后,在路径表上标记,继续下一个护理措施的实施,确保护理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手术前后瞳孔评分以及手术前后重型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瞳孔评分。①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持续时间;②瞳孔评分:根据患者瞳孔光反应情况和瞳孔大小评价,3分:瞳孔无散大,有光反应;2分:瞳孔无散大,无光反应;;1分:瞳孔散大固定;③颅脑损伤分级:GCS评分3~5分表示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4~8分表示特重型[7]。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26.9±2.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7.6±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7 3,P<0.05);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指标 观察组(n=4 4) 对照组(n=4 4) t值 P值手术准备时间(m i n)手术持续时间(h)2 6.9±2.1 4.2 1±0.8 1 3 7.6±5.6 3.9 5±0.6 5 1 1.8 6 7 3 1.6 6 0 6<0.0 0 0 1 0.0 5 0 2
手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瞳孔评分分别为(3.96±0.52)分)、(3.89±0.51)分;手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瞳孔评分分别为 (4.26±0.75) 分、(4.20±0.83)分;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瞳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0 7、0.355 8,P>0.05)。见表 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瞳孔评分对比[(±s),分]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瞳孔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4 4)对照组(n=4 4)瞳孔评分手术前 手术后t值 P值3.9 6±0.5 2 3.8 9±0.5 1 0.9 1 0 7 0.1 8 2 5 4.2 6±0.7 5 4.2 0±0.8 3 0.3 5 5 8 0.3 6 1 4
手术前两组重型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瞳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瞳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瞳孔评分(4.80±0.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50±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0,P<0.05)。见表 3。
表2 手术前后两组重型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瞳孔评分对比(±s)
表2 手术前后两组重型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瞳孔评分对比(±s)
?
在2周后,观察组死亡7例(15.91%),对照组死亡8例(18.1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 2,P>0.05)。
重型颅脑损伤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特点的病情严重,进展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8],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仅依靠手术治疗并不能取得满意效果,还需要相应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9]。手术室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路径的一个重要分支,将护理计划制作成表格,按照计划实施护理计划[10]。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26.9±2.1)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37.6±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7 3,P<0.05),说明手术室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手术准备时间,让患者尽快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手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瞳孔评分分别为(3.96±0.52)分、(3.89±0.51)分;手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瞳孔评分分别为 (4.26±0.75)分、(4.20±0.83)分;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瞳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0 7、0.355 8,P>0.05)。 手术后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瞳孔评分(4.80±0.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50±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 0,P<0.05)。说明特重型颅脑损伤病情极为严重,去骨瓣减压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作用并不显著[11]。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8.91%、18.18%,均为GCS评分4~8分患者,说明颅脑损伤严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护理手术室路径的作用并不明显。学者韦冬玲等探讨了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配合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vs 39.58%),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6.25%vs 22.92%),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3%vs 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一致[12]。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急诊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前准备时间,让患者及时接受手术治疗,赢得黄金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