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隆川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青海海东 810799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呈进行性发展,由慢性咳嗽逐渐发展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由于其呼吸道持续气流受限,容易引起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后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1]。其治疗措施主要在急性发作期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扩张支气管等治疗。但即使经过积极的治疗,肺功能也呈进行性减退[2]。该院对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4例慢阻肺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该文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114例慢阻肺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排除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传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57例中,男性 36 例,女性 21 例,年龄 42~79 岁,平均(64.73±5.25)岁,病程 10 个月~13 年,平均(5.16±1.34)年;对照组57例中,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龄43~79岁,平均(64.39±5.61)岁,病程 9 个月~13 年,平均(5.24±1.4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国药准字H20010704)雾化吸入治疗,1 mL/次,2次/d,15 min/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酸非替卡松气雾剂 (国药准字H20010388),100 μg/次, 2 次/d,15 min/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
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肺功能,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PEF(呼气峰值流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喘息、咳嗽、气促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3],显效(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好转(症状、血气指标有改善)、无效(症状、血气指标无缓解)。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观察组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为82.4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组别时间F E V 1(L)F V C(L)P E F((L/m i n) F E V 1%观察组(n=5 7)对照组(n=5 7)治疗前(1)治疗后(2)治疗前(3)治疗后(4)t(1)与(3)比较P(1)与(3)比较t(2)与(4)比较P(2)与(4)比较1.2 1±0.6 9 2.7 2±0.9 1 1.2 0±0.6 6 1.8 9±0.8 2 0.0 7 9 0.9 3 7 5.1 1 6 0.0 0 0 2.1 6±0.3 1 3.9 5±0.7 2 2.1 4±0.2 9 2.8 6±0.4 4 0.3 5 6 0.7 2 3 9.7 5 3 0.0 0 0 3.0 6±0.7 7 7.6 3±1.7 8 3.1 0±0.8 2 5.3 3±1.6 4 0.2 6 9 0.7 8 9 7.1 7 5 0.0 0 0 5 7.3 8±7.5 3 7 8.5 2±8.5 8 5 7.4 1±7.4 4 7 0.7 6±7.7 6 0.0 2 1 0.9 8 3 5.0 6 4 0.0 0 0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组别 时间 p H P a O 2(m m H g) P a C O 2(m m H g)观察组(n=5 7)对照组(n=5 7)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1)与(3)比较P(1)与(3)比较t(2)与(4)比较P(2)与(4)比较7.2 3±0.3 6 7.5 1±0.8 5 7.2 0±0.3 9 7.2 2±0.4 2 0.4 2 7 0.6 7 0 2.3 0 9 0.0 2 3 5 4.2 6±6.2 3 8 1.5 5±8.9 4 5 3.9 8±6.8 3 7 2.4 9±7.5 8 0.2 2 9 0.8 2 0 5.8 3 9 0.0 0 0 7 5.2 9±8.1 1 5 2.2 9±6.2 1 7 4.8 6±8.3 9 6 2.5 5±7.6 3 0.2 7 8 0.7 8 1 7.8 7 4 0.0 0 0
观察组气促、喘息、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s),d]
表4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s),d]
组别 喘息消失时间 呼吸困难改善时间 气促消失时间观察组(n=5 7)对照组(n=5 7)t值P值4.2 1±1.2 6 6.2 5±1.6 5 7.4 1 9 0.0 0 0 2.3 1±0.6 6 5.1 9±1.1 2 1 6.7 2 6 0.0 0 0 3.2 1±0.7 5 5.3 4±1.2 9 1 0.7 7 7 0.0 0 0
慢阻肺是临床多发疾病[4],可能与肺实质、气道、肺血管等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5]。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措施,主要是在急性发作期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我国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最强的药物[6-7],对机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炎症反应及机体过敏反应。
该组资料中,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为82.4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陈文端[8]等报道慢阻肺患者分别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及单用特布他林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0.0%。该组资料中观察组有效率与之结果相似,但对照组略高。观察组肺功能指标 FVC、FEV1、FEV1%、PEF、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效果明显,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两药联合,可明显抑制溶酶体酶的分泌,使细胞抗缺氧能力、对有害颗粒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加,从而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而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体内PaO2、PaCO2水平,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综上,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慢阻肺,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