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肝炎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CⅣ)含量变化的影响

2018-11-13 08:14马洪波刘芳
系统医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载量卡韦胶原

马洪波,刘芳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山东临沂 276199

慢性乙肝是临床上的一种特殊性疾病,目前均通过对病毒的抑制来治疗,然因不同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对疾病所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同。近年来,该院借助恩替卡韦药物进行治疗,取得突出效果[1]。为更好判定该疗法效果,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78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中抽选78例,抽样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9例,其中实验组女性、男性患者分别15例、24例,年龄段33~58岁,平均(41.2±1.8)岁;疾病史 4~19 年,平均病程为(12.31±2.89)年;肝功能分级:B级29例,C级10例。对照组女性、男性患者分别14例、25例,年龄段34~59岁,平均 (41.3±1.9)岁;疾病史5~22年,平均病程为(12.21±2.82);肝功能的等级为:B级28例,C级 11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的知情同意书。

1.2 疾病诊断

①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标准,肝功能异常,经CT、B超检查确诊;②排除标准:脏器功能异常、半年内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凝血功能异常等[2]。

1.3 方法

患者进入医院后均给予基础性的预防感染和利尿等常规方法,39例对照组患者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拉米夫定(国药准字号:H20030581)进行治疗,口服1次,0.1 g次,持续服用1年;39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基础疗法上实施恩替卡韦(国药准字号:H20052237)进行治疗,口服1次/d,0.5 mg/次,持续服用1年。

1.4 判定项目

统计两组患者疾病治疗前、治疗后的病毒载量,并统计治疗前、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以ALT、Alb为主[3]。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病毒载量的对比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毒载量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毒载量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病毒载量的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病毒载量的对比(±s)

注 *代表治疗前后对比,P<0.05。

治疗后组别 治疗前实验组(n=3 9)对照组(n=3 9)t值 P值6.6 9±2.2 0 6.7 0±2.1 8 0.0 2 0 0.9 8 4(3.1 0±0.7 5)*(4.0 9±0.8 6)*5.4 1 8 0.0 0 1

2.2 肝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lb指标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s)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s)

注 *代表治疗前后对比,P<0.05。

组别A L T(U/L)治疗前 治疗后A l b(g/L)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3 9)对照组(n=3 9)t值P值1 0 8.2 0±1 9.8 2 1 0 9.5 8±1 9.9 0 0.3 0 7 0.7 6 0 1 0 8.2 0±1 9.8 2 1 0 9.5 8±1 9.9 0 0.3 0 7 0.7 6 0 3 2.5 0±7.4 8 3 2.4 2±7.2 9 0.0 4 8 0.9 6 2(3 9.7 8±8.4 0)*3 3.5 8±6.1 8 3.7 1 3 0.0 0 1

2.3 两组治疗前后体征变化情况对比

实验组治疗后体质量、腹围为、24 h尿量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体征变化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体征变化情况对比(±s)

注 *代表治疗前后对比,P<0.05。

组别体质量(k g)治疗前 治疗后腹围(c m)治疗前 治疗后2 4 h尿量(m L)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3 9)对照组(n=3 9)t值P值7 4.6 1±5.5 2 7 4.5 1±5.4 9 0.5 2 1 0.6 9 2(5 9.6 2±6.4 2)*(6 6.4 2±6.7 4)*2.4 4 8 0.0 1 3 1 0 9.4 3±1 1.3 4 1 0 8.7 1±1 1.2 3 1.0 4 0 0.3 9 1(8 8.5 2±1 1.2 3)*(9 4.0 7±5.1 1)*5.0 7 0 0.0 0 0 6 2 1.3 8±1 3.1 6 6 2 3.6 8±1 3.6 9 0.4 3 1 0.6 8 5(1 1 4 0.3 6±1 6.7 7)*(1 0 1 3.2 7±1 6.3 8)*7.0 6 0 0.0 0 0

2.4 两组血清中Ⅳ型胶原(CⅣ)含量变化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 CⅣ(94.22±10.9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92±12.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血清中Ⅳ型胶原(CⅣ)含量变化对比[(±s),mg/L]

表4 两组血清中Ⅳ型胶原(CⅣ)含量变化对比[(±s),mg/L]

注 *代表治疗前后对比,P<0.05。

组别 治疗前实验组(n=3 9)对照组(n=3 9)t值P值治疗后1 2 2.1 8±1 0.1 2 1 2 3.7 5±1 1.3 6 0.0 1 2>0.0 5(9 4.2 2±1 0.9 5)*(1 1 2.9 2±1 2.1 8)*3.8 4 1<0.0 5

3 讨论

肝炎作为一种特殊性的临床疾病,若未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可增加病毒复制量,诱发。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疾病之一[4]。肝炎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难治性腹水,近些年发病率不断上升,相关统计显示,难治性腹水约为腹水的5%~10%[5]。胶原是一种纤维状糖蛋白,它是由三股螺旋体形成的α-肽链网状结构。Ⅳ型胶原是构成基底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炎症的发展,发生肝病时肝脏中纤维组织增生活跃,生成过程中有大量胶原沉积,各种胶原均有所增加,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构成基底膜的Ⅳ型胶原的增加。目前认为,Ⅳ型胶原的测定可作为检查肝纤维化的现代指标。调查报告显示,处于失代偿期的肝炎患者若病毒基因检查结果呈现阳性,需立即借助核苷酸类药物处理,以改善患者肝功能。核苷酸类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逆转录酶活性,实现治疗肝炎病毒目标[6]。但从实际情况上来讲,这种药物长时间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加大合理药物的探究力度,以在改善患者相应指标的同时,提高治疗结果[7]。近年来,该院通过对肝炎病症的调查得知,恩替卡韦药物能获得突出性效果。

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的核苷类药物,口服后在体内转变为三磷酸苷,并通过和三磷酸苷的竞争,降低多聚酶的活性,更好的抑制病毒的复制[8]。且此种药物还具有相对强烈的抗病毒活性,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病情,促使药物充分发挥药效,和拉米夫定药物相比,疾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9]。临床疾病治疗中,肝炎患者相对较多,目前虽能控制疾病病发率,但病发率仍相对较高,故需加大探究力度,在宏观调控、降低病发率的同时,调整疾病的治方案,研发新型药物进行治疗[10-11]。该次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将7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后得知,实施恩替卡韦疗法的患者疾病治疗后病毒载量(3.10±0.75),而实施拉米夫定疗法的患者疾病治疗后病毒载量为(4.09±0.86),这与赵琴[12]研究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载量从治疗前的(6.82±1.88)下降至治疗后的(3.22±0.85)的结论具有一致性。组间比对存在区别,说明:恩替卡韦药物的应用能减少患者病毒载量,预防突发事件;且通过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统计得知,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疗法实施后的指标存在明显性区别,说明:恩替卡韦药物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预防肝癌[13]。

综上,给予慢性乙肝患者恩替卡韦疗法效果突出,可减少病毒载量,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载量卡韦胶原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胶原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