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沙坦酯预防治疗偏头痛的效果研究

2018-11-13 08:15薛菲
系统医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坎地沙坦偏头痛

薛菲

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吉林长春 130021

在临床上,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属于发作性单侧搏动性头痛,且患者发病会受到光线、噪音等的影响,而其发病期间还会伴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因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关研究表明,内分泌、精神状态、饮食、遗传等因素可能与偏头痛发病有关[2]。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常用的药物包括麦角类、普坦类等,但疗效并不显著[3]。因此该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即对坎地沙坦酯预防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该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 18~65 岁,平均年龄为(40.21±12.34)岁。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40.28±11.59)岁。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4]:所有患者均符合偏头痛的临床诊断相关标准;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伴有精神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对该次研究药物过敏者;中途退出研究者等。

1.2 方法

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患者,(国药准字号为H10930003,规格5 mg)。用法用量为:口服,5 mg/次,1次/d,持续治疗3个月。采用坎地沙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国药准字号H20051217,规格为4 mg)。用法用量为:口服 4 mg/次,1次/d,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时长、频率、强度、头痛指数等变化水平、治疗效果(判定标准[5]:治愈:治疗后患者头痛指数评分降低>90%,且各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无复发;显效:治疗后患者头痛指数评分降低70%~90%,且各种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头痛指数评分降低30%~70%,且各种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头痛指数评分降低<30%,且各种临床症状无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χ2用以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t用以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偏头痛发作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偏头痛发作时长、频率、强度、头痛指数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偏头痛发作时长、频率、强度、头痛指数等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较对照组80.0%(40/5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0%(2/50)较对照组16.0%(8/50)显著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在临床上,偏头痛属于慢性神经血管疾病,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人群主要为儿童、青春期人群等,且在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6]。有关研究表明,偏头痛是由于颅内动脉收缩,降低了局部脑组织血流,从而引起机体感觉、视觉等异常,进而引发的偏头痛症状。该病症一旦发生,患者既会面临较大的痛苦,且其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因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7]。针对偏头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且常用药物为麦角类、普坦类等,此类药物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症,但难以达到理想疗效。而作为一种偏头痛预防治疗的有效药物,氟桂利嗪可对典型以及非典型偏头痛患者加以有效治疗,且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而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已逐渐发展为临床一线用药。但其缺点在于可引起一些不良情况,如抑郁症、胃肠道反应等[8]。而坎地沙坦酯可与血管紧张素Ⅱ-Ⅰ受体结合,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体交感神经,因而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管收缩功能,从而发挥出预防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再加上其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且用药后不会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因而在治疗偏头痛患者方面十分有效[9]。该文的研究中,两组治疗前偏头痛发作时长、频率、强度、头痛指数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偏头痛发作时长(8.1±2.3)h/月、频率(2.5±0.7)次/月、强度(1.2±0.1)分、(9.7±0.2)分等较对照组(14.2±3.1)h/月、(4.2±0.5)次/月、(1.4±0.5)分、(16.8±2.1)分改善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6.0%(48/50)较对照组 80.0%(40/50)显著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0%(2/50)较对照组16.0%(8/50)显著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即研究组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时长(8.2±2.4)h/月 、频率(2.6±0.8)次/月、强 度 (1.2±0.2)分 、(9.8±0.3)分等较对照组(14.1±2.2)h/月、(2.9±0.5)次/月、(1.3±0.1)分、(15.2±0.1)分改善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39/40),较对照组 82.5%(33/40)显著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 2.5%(1/40)较对照组15.0%(6/40)显著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针对偏头痛患者采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表1 两组偏头痛发作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偏头痛发作情况对比(±s)

组别时长(h/月)治疗前 治疗后频率(次/月)治疗前 治疗后强度(分)治疗前 治疗后指数(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 0)对照组(n=5 0)t值P值3 8.2±1 5.7 3 8.9±1 7.4 0.1 7 4 1 0.8 6 2 8.1±2.3 1 4.2±3.1 9.2 1 4 5 0.0 0 0 8.2±2.8 8.3±2.7 0.1 4 9 9 0.8 8 1 2.5±0.7 4.2±0.5 1 1.5 2 3 1 0.0 0 0 2.8±0.9 2.9±0.9 0.4 5 8 1 0.6 4 8 1.2±0.1 1.4±0.5 2.2 8 7 0 0.0 2 5 1 0 7.8±1 6.2 1 0 5.4±1 4.6 0.6 4 1 6 0.5 2 3 9.7±0.2 1 6.8±2.1 1 9.6 2 5 3 0.0 0 0

综上所述,针对偏头痛患者采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偏头痛发作情况,又能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坎地沙坦偏头痛
坎地沙坦靶向TRAIL-DR5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减少宫颈癌细胞自噬保护的研究
坎地沙坦酯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共沉淀物分散片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沙坦“致癌”,必须要换药?
坎地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阿齐沙坦的临床应用进展
坎地沙坦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和肽素的影响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