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儿童文学翻译
——以《夏洛的网》两个译本为例

2018-11-13 21:54陈艳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夏洛童趣译文

陈艳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1 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儿童文学翻译逐渐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经笔者在知网中查找,近十年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共计371篇,这些论文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目的论与儿童文学翻译、接受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译者的主体性与儿童文学翻译、功能对等与儿童文学翻译等。由此可见,国内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刚刚起步,但是正逐渐受中国主流翻译学界的重视。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来看儿童文学翻译,探讨它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

2 功能对等理论介绍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在《语言、翻译和文化》中,奈达提出:“译文的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因此他将“功能对等”定义为:目的语读者应该能够以源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方式来理解译文(Eugene A.Nida,1993)。在奈达看来“翻译是用最切尽、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Eugene A.Nida,1969)。由此可见翻译,是译者用最自然贴切的语言再现源语的信息从而达到功能对等,但这种对等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对等,而是译者寻求的一个相对对等。

3 儿童文学的特点

儿童文学,首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其特殊之处在于创作者是成人,而消费对象是儿童。其次,它的语言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最后,它能给人审美上的满足感,给人带来愉悦之感(黄云生,1996)。由于各阶段的少年儿童在心智水平、语言发展和审美需求三个方面具有不同的鲜明特征。因此3-17岁的少年儿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期儿童(3-6岁)、童年期儿童(7-12岁)、少年期(13-17岁)。幼儿期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词汇量小,但想象力丰富。童年期儿童开始接受教育,词汇量增加且好奇心强。少年期的孩子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增加,词汇量大大增加。因此儿童文学的内容相对简洁直白,语言一般自然生动,甚至滑稽有趣,故事情节的叙述要求语言反映孩子的情感和思想。

4 《夏洛的网》英译本分析

奈达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一书中说到:“正如在翻译定义中所指,对翻译而言,意义必须要首先考虑,因为信息的内容是最重要的。”(Eugene A.Nida,1982)根据奈达翻译的定义,翻译的过程首先就是意义的传递,然后要文体风格对等。因此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文学的特点采用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充满童趣的语言。同时也要结合儿童读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背景翻译出最自然、贴切的作品,让他们能够享受和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下面将从两方面分析:

4.1 意义对等

奈达认为对翻译而言,意义必须要首先考虑,因为信息的内容是最重要的。

例1:“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Charlotte?”he asked.

“I was just thinking,”said the spider,“that people are very gullible.”

“What does‘gullible’mean?”

“Easy to fool,” said Charlotte.

——(White, 2008: 59)

“夏洛,你在想什么?”他问。

“我正在想,”蜘蛛说,“人们很愚蠢。”

“什么意思呢?”

“容易受骗,”夏洛说。

——(康馨译)

“你在想什么啊,夏洛?”它问道。

“我正在想,”蜘蛛说,“人是阿木林。 ”

“‘阿木林’是什么意思?”

“就是傻瓜,容易上当受骗。”夏洛说。

——(任溶溶译)

例1中“gullible”的本意是:容易受骗的。这里康先生直译为“愚蠢”,而任先生则意译为“阿木林”。“阿木林”是上海方言,用来形容人做事不灵活,易轻信人。在这里康先生将“gullible”译为“愚蠢”,这个词过于宽泛且贬义色彩过于浓厚,没有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用词不够贴切、自然。而任先生的译法则是神来之笔,他使用上海方言“阿木林”一词不仅贴切、自然地表达了原文作者的意思,而且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趣味盎然,十分切合儿童读者的心理。

4.2 风格对等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奈达说:“在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时,必须要有实现功能对等的意识。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风格上,都要求达到功能对等。”(Eugene A.Nida,1982)在文学翻译中,要达到功能对等、传达源文的意义以及再现原著的风格都非常重要。

例2 “What do you mean, less than nothing?I don't think there is any such thing as less than nothing.Nothing is absolutely the limit of nothingness.It's the lowest you can go.It's the end of the line.How can something be less than nothing? ”

——(White, 2008: 27)

“次于无物是什么意思?”威伯说。“我以为没有一样东西比无物更次。无物是绝对没有,是最次的等级,是事物的尽头。怎么会有东西比无物更次?”(康馨译)

“比零还要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认为有什么东西会比零还要少。零就是零,什么也没有,这已经到了极限,少到了极限,怎么能有东西比零还要少呢?”(任溶溶译)

例2这段原文用词简单,句式简洁,幽默风趣,用使用朴实的绕口令似的口语生动地展示了小猪威尔伯孩子似的认真,固执的可爱,充满了童趣。任先生的译文用词较口语化,贴近小读者的生活,句式简洁,充满了童趣,生动有趣地表达了原文的内容,使小猪威尔伯的固执可爱跃然纸上,切合原文的风格;而康先生的译文用词相对书面化,译文风格过于成人化,少了几分童趣,对于小读者来说过于晦涩难懂,他们难以理解原文的内容。

5 结语

儿童文学对儿童教育至关重要,而近年来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国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儿童文学翻译也应该得到翻译界的更多关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译者翻译出自然、贴切充满童趣的译文来说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儿童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猜你喜欢
夏洛童趣译文
九月·童趣
童趣
弟子规
《夏洛的网》读后感
弟子规
弟子规
感人至深的《夏洛的网》
童趣游乐场
读《夏洛的网》有感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