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西藏大学师范学院
“沉浸式双语教育”(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源于加拿大双语教育实验,也被译为“浸入式双语教育”、“浸泡式双语教育”。沉浸式双语教育就是将学生放到第二语言环境的学校中去,通过两种语言在课堂上的不同使用,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能力的教育。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加拿7大双语教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尤其是“法语浸入式”教学法模式得到了世界上语言学界的普遍认可,在许多国家的学校里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本文分析了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成功的原因,以期从中得到对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启示。
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的成功,以下四点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加拿大政府特别重视双语师资的培养,在其双语教育计划中要求教师必须是双语双文化人,最低要求是能够理解学生使用的母语,并可以使用法语和学生进行交流。而且对教师的要求不仅停留在“‘应具备某种知识和语言’的层面上,而是要求教师应具备具体的教学组织、活动安排、语言项目的提出、解释、创造‘无意识的学习环境’,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学生、环境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的层面上,这样的教师才能从事培养双语人的事业。”大多数“沉浸式”教育的教师尤其尽忠于双语教育,在社会中支持双语,充当语言使者。“沉浸式”双语教育教师有两个重要的任务:第一是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第二是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母语的水平。因此,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教师都是高素质的双语双文化人、具备高学历和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而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双语教育之中,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双语社会和双语制度的建设当中。同时加拿大通过长期开展双语教育研讨会、课程观摩、参观学习等方式来建设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
加拿大沉浸双语教育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早期沉浸(幼儿园或学龄前)、中期沉浸(9岁至10岁)、晚期沉浸(中学阶段)三种模式。按时间分布看,又可以分为全部沉浸(第二语言沉浸两、三年后减为80%,再过三、四年至中学时减为50%);部分沉浸(从婴儿期或幼儿园时期到中学时期始终提供50%的第二语言沉浸)和早期全部沉浸(这是流行最广的一种形式)到后期采用部分沉浸。它的最终目标是经过沉浸型双语教学,在学生的学科成绩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的第二语言的理解与沟通能力也能够同步得到加强。事实证明,这种灵活的教育模式符合加拿大的基本国情,因而获得了成功。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双语国家之一。加拿大人口约2800万(1995年),其中80%左人口使用英语,20%左右的人口使用法语。然而长期以来,在加拿大英语被作为通用语言。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双语教育实验1965年始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的圣·兰伯特学校,实验的设想产生于1963年。此实验的设想是由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的圣·兰伯特学校就读学生的部分家长提出来的。家长认为,坚持双语制是保持各民族团结及其就业和生存的前提,并强烈呼吁学校和政府部门能及时实施他们的设想。家长们的创见得到了魁北克省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于是,魁北克省教育部委托蒙特利尔市的圣·兰伯特学校为26名儿童进行“法语浸入式”双语教育实验。至20世纪70年代末时,已经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轰动并开始向全国传播。从中可以看出,“法语浸入式”双语教学是根据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进行的。
加拿大政府始终重视了双语教育研究工作。在进行法语沉浸式双语教育之前,来自蒙特利尔的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和来自大学的心理学家完成了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在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程中,安大略教科所于1970年启动了“双语教育计划”等一系列大型科研项目和评估研究,并主办了专门的研讨会,发表了肯定沉浸式双语教育的科研报告。1974年,在加拿大召开了全国性的沉浸式双语教育大会,把沉浸式双语教育推向全国。编写了反映加拿大法语民族特点的双语教材。上述的情况都表明加拿大非常重视以科研促进教学。
前面已经提到,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是通过在双语学校创建一种双语言共同使用的语言环境,在学校的早期教育中重现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过程。教师鼓励和推动学生的第二语言(法语)交际能力,而且在学校布置板报、墙报,创造出双语教育的氛围。因为是由家长决定是否让子女在浸没型双语教育的学校中学习,所以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双语学业非常关心。浸没型双语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在学校、家庭和社区都有供学生学习双语的资源,学生在良好的双语环境中提高了双语能力的速度,这种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双语环境使得加拿大的浸没型双语教育发展到了今天仍保持着巨大的活力。
虽然中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情况与加拿大双语教育情况不同,两种双语教育的目的不—样,但两种双语教育在“培养双语、双文化人”的目标方面是一致的,学习双语的学生也是处在一种相对单语的环境中。不同的只是加拿大儿童是身处在多数民族语言(英语)环境中,要学习的是作为母语的少数民族语言(法语)以及多数民族语言(英语);而中国民族地区的孩子则是身处少数民族语言环境中,要学习的是作为第二语言的多数民族语言(汉语)以及母语,甚至还要学习外语(英语)。因此,加拿大浸没型双语教育的成功对中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是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缺乏科学研究是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薄弱环节。我们应该“切实加强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重视民族教育科研、教研工作,完善支持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全面提升民族教育科研、教研工作服务民族教育发展的能力。”加大藏汉双语教育研究人、财、物的扶持力度,强化理科课程和实验课教学的研究,深人研究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规律,改进双语教学方法,探索与双语教育相适应的评价方法,积极开展适应藏族学生思维特征的双语教学改革,加大藏族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力度,开发具有藏族文化特征的校本课程,推动青海藏区藏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
为完成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并为双语教学提供科学引领,我们还必须不断地探索双语教学的规律,诸如双语之间的关系、双语在教学中的使用度、双语教学目标的评估标准、双语教学开展的最佳时间段(年级)、双语教材的编制、双语教师培训和培养等等。
双语师资的匮乏是我国民族地区中小学面临的最大困难,笔者认为通过从以下几种途径来解决双语师资问题。(1)选拔机制。为推进双语教学,少数民族中小学可以从在职教师中选拔思想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民汉兼通的教师,让他们来承担双语教学工作。(2)培训机制。少数民族中小学可以对具有培训价值并接受培训后能够承担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汉校代培、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再培训。(3)引进机制。各级政府应该严把教师入口关,优先引进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具有较高双语教育学术水平的、具有独特的双语教育知识结构的、热爱双语教育事业并对双语教育有积极态度的优秀毕业生和专业人员。(4)放宽出口机制。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超编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因历史背景原因不能用双语授课的教师,在本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可以试用内退政策并保证这些老师的工资福利保持不变的方法。(5)激励机制。学校应该在奖励发放中,向使用双语授课的少数民族教师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在年终考核、出外进修、职称评定、评优秀工作人员等方面应该优先考虑双语授课并成绩显著的教师。
在规划双语教育模式时为了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何满足广大群众的“在保证母语不丢失的同时学好汉语和学科知识”的需求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关系到双语教育模式问题,笔者认为实施双语教学的学校在使用任何一种双语教学模式时应该注意师资、教材、教法是否到位、办学标准是否明确以及条件是否成熟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拿大的“浸没型”双语教育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双语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在坚持“依据法律、遵循规律、结合实际”的原则基础上,研究和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探索和完善双语教育的新路径,形成一套适应本地区和本民族教育发展的具有青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真正实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