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视角转向

2018-11-13 14:14饶志勇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思政红色大学生

饶志勇

(赣南师范大学 科技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消费模式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学生更是接受新媒体、使用新媒体和改变新媒体的主力军和先锋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改革传统媒体在红色文化宣传渠道,顺应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和平等关系,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方面进行视角转向,因此,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1 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1 知识传导方式转变,教师主体地位不断迎接挑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教授知识,教师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搭建了桥梁,知识流向是单向的,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因受知识来源等方面的限制,在“被动地位”,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总量和知识传播的多样性,教师在知识和学生之间失去了“独木桥”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因与时俱进地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工作要与新媒体相结合,以适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2 学习方式转变,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不断强化

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学生利用新媒体学习的方式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学生可以随时查找自己想获取的知识,学生将主动学习,并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新时代,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认清形势,把学生的主动权回赠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3 生活方式的变革,师生关系不断变化

中国以“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理念代代相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受教育理念的学生中心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观点的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学生的自由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学生更多利用新媒体的学习能力非常强,自学系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现行的教育系统将被知识网所影响,教育将变得更加开放,目前大学师生关系转换将面临诸多问题,如何从封闭走向开放、如何从他律走向自主、如何从依赖走向平等、如何从分立走向合作。

2 准确掌握红色文化的核心概念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先进性文化,根据经历时间阶段的不同,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认识红色文化。广义的红色文化,自新民主义革命以来,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所有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狭义的红色文化,从新民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基于红色资源为主的物质文化和基于红色精神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前者主要指革命场所、革命纪念馆、珍贵文物、红色文化产业等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后者主要指在革命时代形成的革命精神。

红色文化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革命性。红色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中国的封建主义文化和帝国主义相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二是民族性。红色文化是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髓,结合中国实际,形成的先进文化。三是教育性。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环境的情况下,依靠着崇高的理想信念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事迹和人物,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是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互联网+”是根据互联网思维,通过对互联网平台将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或事物充分融合,从而实现传统行业和事物的全新发展生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上“互联网”的翅膀,但这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整合现有资源,实现传统行业的新发展。比如说“互联网+金融”,由于与互联网融合,诞生了余额宝、P2P、理财通等金融产品等,“互联网+交通”,出现了网上购票系统、拼车软件等,这些都正在改善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车辆的使用率。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他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0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3 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

(1)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基于精神为主的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是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是基础。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它们都是建立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基础之上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这些革命精神之间具有承前启后的关系,红色文化的内涵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但是这些革命精神因产生的时间阶段、历史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具体内容还是有所变化的,存在差异性。以上这些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我们应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鼓舞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研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得益于Web2.0技术的革新。Web2.0是相对于Web1.0的新时代,与Web1.0的网站管理者单向信息发布模式不同,Web2.0的网站内容通常是用户也参与了发布,这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受者”,同时也是网站内容的“传者”,Web2.0注重用户的交互使用,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Web1.0互联网是由少数网站管理员定制的,比如现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官网,其传播过程为:“传者”→“媒介”→“受者”,是单向传播的,这就让“传者”处在一种优势地位来发布信息,而“受者”只有被动接收信息,所以导致“受者”兴趣和参与度不高。诚然现在大部分红色文化网站仍使用的是Web1.0时代的单向模式,这样势必使红色文化的传播辐射力大打折扣。因此,新时期,通过对新媒体技术和原理的研究,将大大有利于新媒体与红色文化融合应用。

(3)拓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从教育主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方面进行视角转向,首先,要利用新媒体,综合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全方位再现红色文化场景,让大学生体会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加强红色文化传播线上和线下平台的互动建设,让大家可以方便快捷的正确掌握红色文化的精髓。其次,充分发挥教育介体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把教育者已经认同和掌握的红色文化内容教授给大学生,让大学生系统掌握红色文化,在实践中去体验红色文化,践行红色文化,最终能够促进其思想转化,形成良好品行,从而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思想建构作用。再次为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整合校内外、课内外的各类资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感染作用、约束作用和启迪作用。

(4)搭建教育机制。根据现阶段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高校需要构建有效地教育机制。由思政教学研究组成立专门的红色文化教研组,主要负责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供大学生进行学习。同时由红色文化教研组与其他思政教研组共同合作来开设此方面的校本课程,将挖掘出的资源通过筛选和加工等形式纳入到校本课程之中,同时要设置此方面的校本课程,由此便于红色文化更好地走进课程;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此方面的管理力度,使得全校提高对红色文化的教育力度和一定的指导。另外,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搭建教育机制,逐步提高红色文化的教育力度。

(5)融入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教育载体,也是开展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强化红色文化教育还需将其纳入到课程内容之中。现阶段,虽然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设置中有相关性内容,但系统性的知识和精神文化学习的知识涉及并不多,因此,还需要强调课程内容的融入点。其一,高校通过专家教师团队,挖掘出供大学生学习的红色文化理论知识、有名的作品和书籍等,根据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目标和总体思想,将知识融入其中,供大学生学习;其二,建议高校在现有的思政课程设置中,开设有关《红色文化》相关性的课程,课程类型设置为必修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其三,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均被提高到重要的地位,相关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将红色文化内容知识融入到已有的课程内容之中,丰富思政课程内容。总之,通过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6)构架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活动形式。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和作用,除了通过课程设置之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具体包括有:其一,开设红色文化校园活动,努力将此部分文化知识与校园活动融为一体。如开设相关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和相关作品的研究会和沙龙等,强化红色文化知识和大学生的校园活动的贴近程度,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领会和感悟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新媒介形式,如微信、QQ、网络平台等,将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和知识上传至网络平台和软件之中,通过设置一些网络知识竞答和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新型的网络平台搭建强化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和内容的学习;其三,拓展校外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有效发挥校园活动的作用,如参观红色文化主题的纪念馆或者是展览馆、参加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活动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总之,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包含有巨大的德育功能,若能够挖掘此部分文化资源,发挥其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将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使得该内容的范围不断拓宽。同时对大学生形成思想和观念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深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之中,发现现阶段红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仍有待提高,现有的学习资源不够广泛,宣传力度低。从现状中可以总结出,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仍需丰富化,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切入点,最终搭建出一套完善化的教育机制。

猜你喜欢
思政红色大学生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趋势
追忆红色浪漫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