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希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山西运城 044100)
基层医院的发展相对滞后是众所周知的。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均存在不足,再加上基层医院的接诊量大,医护人员有时候会与患者缺少沟通,并且人们对基层医院有歧视(认为不如大型医院),从而导致了基层医院很难获得患者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基层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原因有很多,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化,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这对医院的管理、医疗秩序的维持和医疗技术的提升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诊治的积极性。
基层医院的主要医疗纠纷表现形式多样,其中主要包括有: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缺乏了解,缺乏人性化、综合化、连续化、协调化的沟通,同时也缺乏便捷的服务意识。此外,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文件不规范,往往容易导致医疗过程无法真实而完整地被记录下来。最后,由于病历质量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较低,为医患关系埋下了隐患。
在基层医院,医疗技术和硬件设备相对较差,同时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的工作,基层医务人员由于缺乏大病治疗的经验,因此缺乏信心。根据笔者对基层医疗纠纷的调查发现,在基层的医疗纠纷中,因误诊、误治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率高达64%;技术事故平均占18%以上。医生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大多数都只注重对患者身体疾病的治疗,往往容易忽视精神疾病的治疗,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理解和尊重正在逐渐减少,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情感也在日益淡化。医生和患者沟通不畅,当医疗效果未达到患者心理预期时,患者往往会认为是医生的问题,导致医患之间的紧张,甚至产生暴力冲突。
来自于患者方面的许多原因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首先,由于中国国情的因素,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因此医院也常常十分拥挤。其次,由于我国的医疗保险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导致许多病人觉得看病过于昂贵,但又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因此会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医护人员的身上。此外,由于自身的素质问题和经济问题,有些患者会为了让医院分担部分费用损失而嫁祸医院,也有地痞无赖式的恣意生事无理取闹,还有个别患者有意坑骗医院。
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恶性袭击、殴打、砍杀医护人员事件与日俱增,很多医护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是战战兢兢。为了处理各类医疗事故,基层医院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时候即使医院方毫无过错,也会选择退步来息事宁人。而社会对医护人员的不实评论和议论,也会导致群众对医院的信任度降低,长此以往,医患矛盾便形成了。
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医护人员正确判断患者病情的基础,医疗技术始终都是医院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加强对员工的继续医学教育和“三基”培训,建立医院人才奖励基金,鼓励员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是医生和患者之间顺畅沟通的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贯彻了十八大精神,明确了医改的新方向和目标:“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建立新的医疗部署。当前,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仍然不够合理,优质资源仍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质量低,呈现出人才低落、服务能力差等现状,始终没有得到明显的变化。随着医学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学的模式,临床医生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扩大,而且也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除了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医务人员还必须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医患沟通过程中,语言技能也非常重要,涉及医生的基本素质。医护人员应当注重患者的心理咨询,仔细观察、耐心倾听他们关心的问题,并为之进行热情的鼓励和细致的解释。良好的沟通可以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农村患者较多,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有的患者宁愿相信偏方,也不愿意听取医生的指导,但作为医生,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是对患者最基本的尊重,如果患者不了解自己病情,他们将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会对病情造成的不良影响,甚至会拒绝配合治疗,因此产生矛盾。所以,在医疗过程中,传统的医患关系应该得到改变,医护人员应该调动患者配合治疗和参与治疗的积极性,缩小医患之间的距离,使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双方之间的误解。
医患关系的处理应该以医疗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以法律为标准,从而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种双向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坚持道德底线,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沟通,才能实现双赢。基层医院作为医院中的一个代表,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坚信,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必将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