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壮美中凸现风骨精神
——长篇小说《台湾风云》的美学风格

2018-11-13 10:43安裴智
山西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壮美风骨风云

安裴智

由青年作家阎延文博士创作的长篇小说《台湾风云》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完整地再现台湾近代半个世纪风云历史的文学作品,是我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领域多年不见的一部史诗式的大著,也是近年来我国历史小说领域一部具有“新历史主义”美学观、可以见出作者的才情和风骨的卓异之作。《台湾风云》昭示了一种新的文学审美形态和审美理想,是一次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洗礼,是对近代台湾半个世纪风云历史的诗化处理和美学意义上的浓缩和再现。

《台湾风云》这部长篇小说以一种全景式的全聚焦叙事手法和一种诗性的语言,以一种大跨度的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艺术地再现了1867年至1912年中国宝岛台湾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历史,形象地展示了琅峤事件、台湾建省、兴台改革、甲午海战、天津条约、马关奇耻、日本侵占台岛、台民抗倭保台等台湾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小说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丘逢甲、刘铭传、徐骧、丁日昌、刘永福等众多英雄人物领导台湾百姓为建台奔波、兴台改革、保台浴血奋战的一系列传奇故事,弘扬了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积极向上、昂扬奋发、与命运相抗争的博大、雄阔的民族精神,以气贯山河的艺术笔墨,诗意地描绘了一幅清末台湾同胞浴血保台、皈依祖国母体的“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悲壮的历史画卷。从全书看,《台湾风云》主题之厚重、人物之众多、故事之悲壮、场面之激烈、情节之跌宕、结构之磅礴、气势之雄浑、境界之高阔、风格之壮美,确实堪称近几年来我国历史小说领域的扛鼎力作。

从美学风格上看,这部小说体现了一种大气磅礴、基调激越、气魄雄浑的壮美风格,悲壮的场面,气吞山河的笔力,有悲剧美感的情节冲突与历史主人公那壮志凌云的崇高精神水乳交融地糅为一体,读后使人产生了极强烈的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的美学效应。作品所传达出的高远阔大、充沛雄劲、气势豪迈的风骨力量,产生了拔山倒海、使人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的美的力量,确是一部黄钟大吕式的史诗巨著。

读《台湾风云》,时时感到有一种风骨的力量在抨击着我们的心灵。在当前一大批由新新人类们炮制的时尚写作沉溺于靡靡之音和感官刺激、得了“软骨病”、严重缺钙的背景下,《台湾风云》却以其自身独有的美学特质和艺术魅力强烈地吸引了我们。从美学精神看,《台湾风云》高扬了一种可使人“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风骨精神;从美学风格上看,《台湾风云》通过艺术地再现台湾近代半个世纪兴台建省和台民浴血抗倭的壮丽史诗,体现了一种雄浑的壮美的美学风格。

风骨,是我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对此作过专门的论述。他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似。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风也。”“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圭璋乃聘。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刘纲纪分析认为,刘勰的“风骨”论“对促进汉民族审美心理和理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一,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即‘风’)必须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即‘骨’),否则就会是空虚、软弱、无力的,文辞的美丽也将因为它缺乏深刻的理性内容而失去价值。第二,作品要表现出作家不为势利所屈的坚强崇高的人格。第三,作品的文辞应当是高度凝炼有力的”。李泽厚、刘纲纪进一步给“风骨”下了一个定义:“‘风骨’是生命、情感向外表现的力量(‘风’)和理性内在的凝聚的力量(‘骨’),两者的统一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它追求着一种表现了主体人格的崇高和艺术上高度凝炼的力之美,鲜明地体现了《易传》的积极进取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重要特征。”(《中国美学史》)

《台湾风云》最震撼人心、最使人刻骨铭心、受到心灵共振的,就是它的字里行间、它的每一个场面、细节,它的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举动,历史事件的每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都那样美丽动人地蕴含着一种沁人心脾的风骨力量。当然,这种风骨的体现,是通过塑造丘逢甲、丘学祥、丁日昌、刘铭传、徐骧、简成功、简精华、麻毕达、阿贞、谭嗣同、谭嗣襄、梁启超、宫书办、汪春源、孙中山、倩云、阿贞嫂等一大批正面人物形象来完成的,是通过建台与保台两个历史阶段历史人物的悲壮行为和历史行动来展现的。这些人物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继承了华夏民族的优秀传统,秉承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伦理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拥有刚健、雄强、不屈不挠、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优良品质,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搏击,永不言败。无论是建台兴台时期为振兴台湾经济贸易、科教文化而努力奔波、奋力搏击,还是与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邪恶势力的坚决斗争;无论是马关奇耻后歃血上书、反对割台的竭力抗争,还是在外强侵凌、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受到严重危害的历史关头浴血抗倭、誓死保台的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直至献出青春和生命,他们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发自生命深处的爱国情怀和昂扬进取的文化人格。对《台湾风云》来说,“风”即是这些壮志凌云、气贯山河的英雄人物的满腔爱家爱国爱民族爱亲人的豪情的抒发与表现;“骨”即是他们为了自己美丽的家园、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奋发图强、与命运相抗争的历史理性精神。“风”与“骨”统一在一起,就是发自这些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顽强拼搏、血汗奋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台湾风云》的“风骨”,主要是通过英雄人物由建台兴台这一宏伟的历史壮举和浴血抗倭保台这一悲壮的历史活剧来承载的。

《台湾风云》体现了一种雄浑壮美的美学风格。雄浑,指一种雄壮博大、浑厚无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境界;壮美,即悲壮之美、壮阔之美、雄壮之美。在长篇小说《台湾风云》里,这种雄浑、壮美的美学风格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涵:一是审美境界的宏阔、意象的高大与着色的浑茫;二是历史人物精神的崇高,有一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和雄阔博大、气壮山河的人格襟怀;三是历史人物生命的悲剧意识和英雄失路之悲。

首先,《台湾风云》从形式上体现了一种审美境界的宏阔、意象的高大与底色的浑茫。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里用“荒荒油云,寥寥长风”来形容雄浑的境界。《台湾风云》全书60万言,具有很大的时空跨度,描写了近半个世纪的台湾风云历史,描写的历史场面也宏大、壮观;意象也多为高山、大海、海岸。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之河中展示了流动的宏伟、深远的空间,有了宏伟深远的空间感,也就有了一种历史感。作品的叙述也有一种气吞山河、恢宏畅达的气势。而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台湾,地处苍茫的大海之中,台湾海峡水天相连,自然具有浑茫浩瀚的特点。从历史背景的宏阔、历史事件的重大和台海两岸地理环境的苍茫看,都使台湾风云故事的发生与叙述首先从形式上具有了宏阔、雄浑的特点。

其次,《台湾风云》塑造的几十个正面人物形象,具有一种精神的崇高性。他们具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和开阔博大的胸怀,尤其是丘逢甲、丘学祥、丁日昌、刘铭传、徐骧、阿贞等人,性格中有一股豪气、壮气和雄气,有吞吐宇宙、壮志凌云的雄心与为国家民族前途而奔波牺牲的英雄襟怀,他们的性格和品格中有一种拔山倒海、不可屈曲的力度,有一种“挟海上风涛之气”的大气魄、大胸怀,因而从美学上产生了使人敬仰的审美效应。

再次,《台湾风云》塑造的历史人物都有一种英雄失路、无可回天的生命悲剧意识。无论是刘铭传兴台改革的中途夭折,还是汪春源、宫书办刺血上书、反对割台的流产,抑或李鸿章、光绪欲挽大清江山之狂澜于既倒的不能,以及丘逢甲、徐骧领导台湾抗日义军抵倭保台的失败直至台湾沦陷,作者都以一种沉郁的笔墨,写出了这些英雄人物找不到救国出路的失路之悲,从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历史大背景中写出了英雄人物生命中的悲剧意识。而且,这种悲剧意识,是一种悲中有慨、慨中有悲、慨当以慷、长歌当哭的特点,是一曲沉郁凝重而多慷慨的民族悲歌。

阎延文以一介文弱女性,写出了丘逢甲等众多英雄人物身上豪迈磅礴的气概,写出了台湾风云历史雄大威武的意象,以一种真力弥满、力透纸背的气壮山河的千钧笔力和充沛气势,精心营造了一个雄浑、壮美的美学境界,产生了巨大的心灵冲击、提升灵魂、澡雪精神的美感力量。《台湾风云》的写作,婉约中有豪放,阴柔中含阳刚,但从其风格的主导属性看,是一种雄浑的壮美风格。正像司空图所说:“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这种雄浑而壮美的美学风格,正是《台湾风云》作为长篇史诗巨著本身所固有的一个特点。

《台湾风云》的语言显得很成熟,明锐绚烂,意蕴醇浓,是一种很规范的长篇小说叙述语言,同时又是激情灌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的个性化语言。其中,人物语言尤富个性化,而场景与段落描写则具有很浓的诗意性。全书的语言很精美,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有金石之声,但往往是随着描写对象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描写浴血抗战的场面,则悲壮激烈如穿云裂石;描写大清衰落的场景,则雄浑苍凉似长河落日;而描写三对年轻女性的儿女情长,则妩媚婉转若小桥流水。作者的语言,时若行云流水,时若飞虹流瀑;时若季春之江水滔滔,时若暮秋之细雨霏霏;时若炎夏之繁花明艳,时若寒冬之白雪晶莹;不管是哪种情形,读者心中总能泛起阵阵美感的涟漪,具有独特的质感、内在的节奏和浓郁的诗情。曹丕云:“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台湾风云》的叙述语言便有一种飞动的气势和力量,显得郁郁勃发,一泻千里。刘勰说:“才力居中,肇自血气。”可以说,凝滞于阎延文笔端的“血气”,就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族、同文、同情,生死与共,发自内心深处的盼回归、盼统一的生命情结,是发自民族心灵深处的生命皈依的人性呼唤。因而,这样的语言天然便具有一种可贵的气势和风骨。

猜你喜欢
壮美风骨风云
研以一文章,读出千风骨
壮美广西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窃听风云(九)
壮美的城市景观
壮美篇章
壮美的日食
象甲风云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