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8-11-13 09:17王姮
文学与文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授研究文化

2017年11月11日至12日,听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南开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上海美学学会、天津美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中国录音师协会电影录制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地区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探索与争鸣》杂志主编叶祝弟等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介绍了听觉文化的研究现状,表达了对此次会议的重视与肯定,并祝愿会议成功召开。

会上,日本早稻田大学千野拓政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陈小眉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傅修延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Richard C.Rath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上海大学曾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敦副教授、厦门大学贺昌盛教授分别做会议主题发言。周志强教授做了学术总结。与会学者和现场的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了话题讨论。

近年来,“听觉文化”作为一种可以瓦解视觉霸权的观照世界的方式,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当下中国社会的听觉现象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观照:其一,中国古代社会对听觉的思考往往是将声音之道看作连接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纽带,在声音中寄托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从而将政治、社会密切关联在一起。随着现代听觉媒介的发展、声音政治的延伸、听觉技术与视觉技术的完美融合,现代社会逐渐出现无所不在的潜藏的声音规训现象,这成为考察整体社会图景的有效途径。其二,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平衡境况愈演愈烈,改良与革新、继承与发展等多重挑战使中国社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呈现出独特的样貌,在此社会背景之下,当下中国社会的听觉现象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特征。具体来说,同样涉及听觉问题,音乐、录音、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学科的关注点和分析策略大相径庭,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形成新的学术话语共同体。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代表围绕着“中外听觉文化理论及其延展”、“媒介与听觉文化研究”、“文艺作品与文化现象中的声音研究”三个主题做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一 问题:“中外听觉文化理论及其延展”

“听觉文化”概念的辨析及延伸,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甚至无学科特色,不同学科对声音问题的关注使听觉问题成为一个可以容纳不同意义的结构场域。围绕着“听觉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听觉或声音史研究”、“关键词研究——‘声音’‘听觉’‘噪音’‘寂静’”、“中外听觉文化理论与相关作品研究”等四组论题,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

关于“听觉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首先,在听觉文化的内涵建构方面,江西师范大学的冯樨副教授认为,以声音为核心建立一套听觉思维的范畴体系,有利于平衡人类感官在文艺中的价值考虑,并以现代派小说为例,分析了声音景观的技术革新和文学叙述中的声音观念使文本呈现出听觉化的趋势。

其次,听觉文化具有强大的延展性,它可以借助想象,对视觉霸权形成冲击,并进一步延伸了视觉想象的范畴。日本早稻田大学千野拓政教授认为,听觉向视觉转型的过程存在于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显现,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存在着听觉复权的尝试。江西师范大学的傅修延教授讨论了卡尔维诺《国王在听》中揭示的“语音独一性”,运用叙事策略可以令人在想象中听见声音。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陈小眉教授以《东方红》等三部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为例,阐释了其中的听觉和视觉想象。

在“听觉或声音史研究”方面,美国夏威夷大学的Richard C.Rath副教授试图借助于两个互补的方向,即“听觉方法史”(Hearing history)和“听觉的历史”(The history of hearing)的合作来拓宽研究路径,将现象学与经验学融合起来,思考听觉在现代社会所带有的现代性本质问题。

东南大学博士邓珏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听松母题研究》中指出,宋代文学与图像对听松母题的观照,建构了视听融合的时空结构。对宋代文学与图像中听松母题的研究,能够在比较的视域下,探讨文学与图像艺术对松声等非视觉类意象的表现方式问题。

听觉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词,如声音、听觉、噪音、寂静等,也是会议讨论的热点。中国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张毓如在《声音、文字、听觉现代性:从1950年代的台湾广播文学谈起》一文中指出,广播媒介声音与视觉性的文字和写作有着彼此交织、相辅相成的关系,广播声音的符号性使其本身成为一种全然诉诸感官的媒介,这既继承了旧有文化逻辑,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书面文学文化逻辑的超越,体现出新型声音媒介独有的表现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王亦高《浅论听觉作为人类重要传播手段的内在机理》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听觉,认为听觉的重要性在于听觉的本质是为了传播与交流,听觉与人类情感之唤起的联系更为密切。

四川师范大学讲师米斯茹从话筒声音的意义流变入手,分析了话筒在中国现当代社会变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从意识形态的喉舌、制造共识的调和器到大众身份认同的柔化剂,话筒声音的权威、确定性和中心的隐喻正在被消解。

关于“中外听觉文化理论与相关作品研究”,天津财经大学讲师刘昕亭做了题为《我用眼睛听见了你的声音:齐泽克的“客体声音”理论》的报告,梳理了齐泽克“客体声音”的相关理论,指出“声音”(和“凝视”)是齐泽克揭示现实多重性的批判利器,也是催生反思批判主体的另类路径,“用听的模式去看”也构成了对既存现实权力结构的冲击与再造。

南开大学博士后张聪在《走出视觉霸权,洗耳恭听世界》一文中表示,“视觉霸权”助长了单一的理性控制权,将我们带入了消费至上的碎片化、增值化的商业世界,注定要扭曲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真实感知,因此,走出“视觉中心主义”,突破“视觉霸权”,端正视听关系,让我们能够通过“洗耳”而聆听世界,无疑是最近几十年来西方听觉文化研究给我们打开的新视野。在沟通神秘世界、形成文化共同体以及塑造政治力量等方面,人类听觉本身有着视觉器官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 观察:“媒介与听觉文化研究”

伴随着对听觉文化基础性概念的思考,学界对于听觉技术、声音传媒、听觉文化的意义与表征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也形成了丰富的科研成果。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语境中,对听觉文化文本的观察还可以沿着听觉文化理论研究、文艺文本分析、相关技术与实践研究等角度延展开来,探讨和发现新的研究范式。因此,该组议题围绕“技术与听觉文化研究”、“音乐理论与音乐作品研究”、“听觉研究与文化产业”等问题展开。

在“技术与听觉文化研究”方面,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姚国强概括了中国声音艺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并对该学科的未来创新进行了展望。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得到了广大影视观众的高度认可并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但这一年轻学科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涉及声音艺术学科的学术文献并没有得到有效传播,这给我们对声音本体和声音审美价值的把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北京大学珠海分校讲师张汉超在报告《浅析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中提出“听觉思维”的概念并倡导这一思维的培养,希望借助“听觉思维”的概念为影视声音的创作和教学不断扩充理论与方法论的支撑。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侯明在发言《基于媒体新技术的声音艺术新形态发展研究——以VR与电影声音应用实践为例》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基于技术的声音艺术以VR和全景式立体电影的发展而令人瞩目,依托新的技术手段来展现电影艺术与自然文化内涵,既有利于大众对影像及视听传媒所表现的世界形成新的认知,又可以通过审视VR及电影声音的创作实践,进一步阐述媒体新技术在音频层面发展的技术设想。

关于“音乐理论与音乐作品研究”,江西师范大学邱宗珍博士做了题为《试论叙事作品中的钟声》的报告,从叙事作品中普遍存在着对钟声的书写入手,对钟声的功能进行归纳,指出器物本身所具有的神圣化内涵和推动文本叙事的作用。

Ina-GRM法国国家视听中心音乐研究组青年学者王兆谷的《法国电声音乐发展概述》梳理了法国电声音乐诞生与发展约七十年的历程,针对部分相关专有名词的中文翻译及应用提出修改建议,体现了音乐理论和音乐文本研究的多样性。

“听觉研究与文化产业”的问题较为具体,也是讨论较为热烈的议题。九江学院教授周志高在《流动在时空中的听觉文化》一文中指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听觉文化的意义也必须放在具体的时空中进行研究才能对其精准把握,因而听觉文化可以看做是流动在时空中。

中国音乐学院刘嵘副教授的报告《时空的迷失——基于湘西凤凰古城声音景观的研究》从对中国西南的一座小镇——湖南凤凰古城的声音景观的描述出发,阐述其声音文化生态的特点,进一步探讨文化生态建设的可能性实践。

天津理工大学讲师农郁认为,声音的接收和解码过程实质是一个通过听觉完成视觉想象的过程,正是耳朵的视觉完成了意识形态的运作,让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其修饰和改造。其通过分析苹果视频广告声音中的情感召唤结构,指出广告所具有的通过声音编码实现意识形态操控的功能,揭示了在消费社会形态日臻成熟的当下社会,中间阶层的生活空间逐渐被牢牢地束缚于媒介的声音之中的现实困境。

三 拓展:“文艺作品与文化现象中的声音研究”

声音现象在现代社会日渐受到关注,对声音文本的探索也成为学界热潮,该组论题围绕着“听觉研究与现代社会”、“声音美学与声音政治”、“电影中的声音研究”展开,对声音文本的解剖式分析带来了许多新的阅读体验,将听觉文化研究的关注点进一步拓展开来。

关于“听觉研究与现代社会”,北京大学博士后路杨做了题为《“市声”:现代作家都市书写中的听觉体验》的报告,从20世纪上半叶现代作家笔下的上海“市声”入手,分析音景中的上海潜藏的都市现代性的不均衡与不稳定,分析了不同作家所体现出的社会区隔、空间政治以及战时日常生活的心理地貌,揭示声音景观与都市体验之间某种内在的生成关系。

除却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刘碧珍副教授的《论微信叙事中的视听失衡》立足于对社会文本的阐释,指出在具有语音功能的微信叙事中,听觉互动也并未真正实现,以微信叙事为代表的新媒介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媒介中心主义”,这一交流状态探其来源也是线性思维的产物。

“声音美学与声音政治”的议题,从会议主题发言一直延续到分组讨论中。主题发言中,上海音乐学院的杨燕迪教授认为,音乐的形而上品质使音乐能够为其他所有艺术提供原型。上海大学曾军教授立足于声音内部,剖析了从声音美学到听觉文化的范式转换中发生的理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勇教授基于赵树理作品中所建构的“形式的政治”通过“声音的政治”发挥效果而指出,从说到听的写作方案中的“功能转换”,与本雅明的“艺术政治化”存在着关联。厦门大学的贺昌盛教授指出,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听觉是被遮蔽的,民族语言和国家语言没有被完全区分开,听的文学一直在推动着现代性的进程。

分会场讨论中,南开大学博士陈琰娇做了题为《“直播间迪斯科”的广场幻觉:“喊麦”的声音政治》的发言,进一步阐述了声音政治的表现形式及其建构。她分析了喊麦的技术形式和表演特点,指出其中隐含的性别政治权力逻辑及其声音技巧成为其广受欢迎的原因;无论是作为整体的“声音景观”的声音,还是作为具体的“声音编码”的声音,声音本身并无所谓“价值”,但进入商品市场的声音却必须进行以听觉主体为导向的编码。

“电影中的声音研究”受到年轻学者的广泛关注。就电影声音本身的解读而言,安徽大学王泽庆教授在报告《网络微电影〈拳击手的秘密〉中的听觉文化回归》中以积极的姿态分析了听觉的自我拯救功能,认为听觉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视觉主导位置的一种挑战,也是与视觉向听觉渗透或听觉主动向视觉投靠的一个鲜明对比。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讲师赵娴在《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动画电影声音文化研究》一文中聚焦动画声音文化中的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个方面,试图说明中国动画电影的声音文化需要借鉴西方电影配乐风格,并关注民族审美心理与情趣之心,担负起培养年轻人浓厚民族情怀的责任。

以电影声音为观照现实世界的窗口,南开大学博士郎静在题为《声音的裂变与景观的缝合———以贾樟柯电影〈世界〉为例》的发言中,选取了影片中最具变化意味的两种声音,即人物所使用的语言和背景音乐,试图在声音的转变中重新审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合理性的空间困境。

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王敦副教授做学术总结。周志强教授认为,声音文化政治存在的编码方式与生产机制使声音成为一种“听却听不见”的东西,从而导致“听觉中心主义”,即所有的声音编码都是为了让人舒服,暗中规训我们感受世界的方式。王敦副教授指出,政治与声音的关系可以更加复杂,声音政治批评不可替代听觉文化研究。这具体表现在:第一,我们今天所处的生活,既创造了丰富的声音现象,也被不同的听觉文化塑造和建构着。声音对人既有解放的作用,又有催眠的作用。在消费主义的资本机制下,声音以解放的形式进行统治,关于听觉或声音的话题可以永远讨论下去。第二,关于声音的研究,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者继承了对声音问题的关注,也逐渐萌生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与思考的意识,这有利于冲破视觉霸权,带来以听觉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变化。

猜你喜欢
教授研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