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念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军节节败退,同年十二月洛阳失守,第二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出逃入蜀,长安随之陷落。八月,诗人杜甫亦陷叛军中,之后“潜行”长安。在至德二载(757)的春天,诗人目睹战火中的大唐王朝,想到百姓和自己流离失所的生活,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春望》,真实而动人地记录下了长安城遭动乱后的场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脍炙人口,影响深远。胡应麟《诗薮》评首联曰:“浓淡深浅,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移之全诗亦无不可,可谓极具代表性。但是关于本诗首句“国”字的理解,前人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对其作注的应是王洙,注云“刘越石云:‘国破家亡,亲友凋残。’”按王洙所引出自刘琨《答卢谌书》。“国破”,既可指永嘉五年(311)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攻破晋京师洛阳并俘获怀帝事,也可指永嘉之乱后晋国支离破碎的局面。“家亡”,应指永嘉六年(312)刘琨为并州刺史时,刘聪遣刘粲及令狐泥偷袭晋阳并杀害其父母事。则此处之“国”,指“国都”“国家”皆可。仇兆鳌《杜诗详注》仅指出其典故来源于《齐国策》:“王蠋曰:‘国既破亡,吾不能存。’”注释“山河”引庾信诗:“山河不复论。”
今人著述方面,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仅列《史记·田单列传》对《齐国策》的转述及赵汸评价,谢思炜《杜甫集校注》亦只引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评价,未有注释。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也只解释道:“山河如故,是说江山换了主人。”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亦避而不谈。明显认为“国”义为“国家”的著作较少,主要有阎简弼《唐诗选注》、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杜甫选集》、霍松林《唐音阁译诗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等。更多的著作则认为其义为“京都长安”,如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唐诗选注》、马茂元等《唐诗三百首新编》、徐放《杜甫诗今译》、李寿松等《全杜诗新释》、陈贻焮《杜甫评传》、张志烈《杜诗全集》、张忠纲《杜甫诗选》、卢国琛《杜甫诗醇》、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郁贤皓《中国古代作品选》等。此外,还有调和以上两种观点的,认为“国”既可指“国家”,又可指“长安”,主要有曹慕樊《杜诗选注》,然从者不多。
其实,认为“国”指国都长安的观点在古人的著述中已有所暗示。赵汸曰:“国以社稷为重,今惟山河在,可见社稷几亡;城以居人民,今惟草木深,可见人民殆尽。”《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古代的宗庙和社稷都在国都,可见赵汸虽以“国”“城”对举,仍认为两者同指国都。
为了尽可能清晰细致地探讨“国”字的含义,下文试图分为多步骤、多层次进行。首先在广义基础上厘清“国”字在古代的意义,主要方法是总结一般字典文献中对“国”的解释。其次总结杜诗中出现的所有“国”字并按第一步得出的一般义进行归类,其次附加阐述杜诗中明确表示“国都”的“京”“都”二字的使用概况。然后将范围缩小到《春望》本诗,先考察“国破山河在”本句,再结合对句“城春草木深”,最后再从诗歌总体结构、诗意分析。
为了总结杜诗中“国”的含义,徐文对现存1400余首杜诗作了全面的搜理,共统计得到“国”出现127次,共9种释义。(1)单音节词作“国家”讲。如:“吾闻聪明主,治国用轻刑。”(2)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但其中的“国”字仍作“国家”讲。如:观国宾、国士等。(3)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京国”,作“都城”讲。(4)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偏义复词,指称部分地区,如:泽国、南国等。(5)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作“故乡”讲。如:故国、旧国等。(6)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作古国名或外国名。如:龙伯国、夔子国等。(7)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作为一种封号。如:邓国夫人、魏国夫人等。(8)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相国”,作官称。(9)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人名,如:道国、舒国等。
既然杜甫表示“国都”很少使用“国”字,那他经常使用什么词语呢?通过读杜诗,可以发现,杜诗中表示“国都”的字有“京”“都”,常见词组为“西京”“京华”“帝京”“京邑”等。如“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八首》其二)、“今日西京掾,多除南省郎”(《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北征》)、“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元日》)、“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得舍弟消息二首》其二)、“帝京氛祲满,人世别离难”(《送杨六判官使西蕃》)、“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另外常见的“都”字,常见词组有“都邑”“上都”“旧都”“都市”,甚至直言“都城”“长安”。如“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骢马行》)、“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昨夜春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哀王孙》)、“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悲陈陶》)、“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北征》)、“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潼关吏》)、“喜觉都城动,悲连子女号”(《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小寒食舟中作》)等。
此外,徐文已指出,将诗句中的“国”改为“京”“都”不会影响格律,且所指会更加明确。按照上文统计得出的杜甫遣词习惯,杜甫用“国”字而不用“京”“都”,客观上更有可能用的是“国家”义。
杜诗中其他作品也曾提到过山河,亦多具较为广阔宏大的意义。如“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散愁二首》其一),与《春望》同时期的作品《遣兴》也说到:“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反映了当时唐朝硝烟遍地、满目疮痍的惊人情况,“山河”已是一广阔的概念,唯“天地”能与之相衬,所以当“山河”与“国”搭配时,在中国传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的观念中,恐怕也只有与“天地”同在的“国家”概念才能够将之涵盖了。
此外,杜甫本人的作品中也还有“国”和“城”对举的情况。《蚕谷行》开篇就说:“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南北朝亦并置,可知“国”有“封地”“地区”义,则“城”为“郡国”里的“城市”,前者蕴含较广,应包含后者,与《春望》诗正似。
注释
:①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第779页。以下杜诗原文皆引自本书,只随文标出篇目,不再出注。
③(宋)黄希、黄鹤:《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卷十九,《四库全书》本。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六二,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第1681-1682页。
⑤(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320页。诗出《将命至邺》,见《庾子山集注》卷三,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198页。
⑥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版,第72页。
⑦(元)赵汸:《杜律赵注》上集,明万历十六年书林郑云竹刻本。
⑨徐伯鸿:《“国破山河在”中“国”字释义辨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