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域性看江苏作家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

2018-11-13 01:17
小说评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译介毕飞宇苏童

李 巍

改革开放以来,文学苏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国内文学评论界对当代江苏作家也给予高度赞誉。吴秉杰认为:“江苏文坛整体实力全国第一,代际衔接也非常好。”何镇邦指出:“现代文学看浙江,当代文学看江苏。”丁帆强调:“江苏文学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直保持创新活力,一直是走在中国文学的前头……很多都可以留在中国文学史上。”

江苏文学发展到如今,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在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6年9月,“江苏当代作家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暨《江苏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首发式”于首都北京举行,在这场全国性的文学盛事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对江苏文学作出如下评价:“展开中国文学灿烂的历史画卷,江苏文学是其中引人注目的重要篇章……当代江苏文学始终奔涌着丰沛的创造力,为中国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中很多人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江苏作家正在走向世界各地的读者,参与世界文学的建构。”

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法国的传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法国文学研究者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关于此点,有许钧、高方等人的论著珠玉在前,无需赘述。本文则主要以江苏作家这一特殊的作家群体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作品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

一、江苏作家在法国的译介状况

法国是西方世界的文学大国,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国之一。之所以强调法国的重要性,是因为“就文化传统而言,法国与中国有着许多共同点,尤其是在对外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包容性,比较重视对外域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法国出版翻译文学的数量居首位。”当代江苏作家在法国的译介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法国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始转向,越来越多的法国读者有了解域外文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许多出版社顺应潮流,逐步引进国外文学作品。其中,部分出版社将目光投向亚洲,尤其是中国。法国致力于出版中国作家作品的出版社主要有:南方书编出版社(Actes Sud)、中国之蓝出版社(Bleu de Chine)和毕基埃出版社(Philippe Picquier),其中的中国之蓝出版社已于2010年并入法国最大的文学类出版社伽利玛出版社(Gallimard)。在这一时期,部分江苏作家的作品被译介到了法国,如陆文夫的《美食家》和汪曾祺的《岁寒三友》分别于1987年、1989年在法国出版。20世纪90年代,苏童、叶兆言等人的作品也被译介到法国,尤其是苏童的《妻妾成群》在法国引起较大反响,“自从以苏童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问世以后,不论在中国还是法国,苏童都是最受大众喜爱的作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毕飞宇、黄蓓佳等江苏作家也被引入法国。毕飞宇的《青衣》《玉米》《推拿》等作品受到法国读者的欢迎,法国评论界对《推拿》给予极高评价:“这部温情感人的小说会让你慢慢闭上眼睛。作家毕飞宇那无尽的才华让视线变得模糊,让感觉开始苏醒。(读者)阅读他这本小说时,感觉自己也好像是盲人一样。其想象力及词语的力量充满魔力。”毕飞宇也被评为“最受法国读者喜爱的中国作家”。

经统计,已在法国得到译介的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江苏作家共有八位,按照作家在法国出版的作品数量为序,由多至少,排列如下:

1.苏童,在法国出版作品十部(《妻妾成群》《红粉》《罂粟之家》《纸鬼》《米》《我的帝王生涯》《碧奴》《黄雀记》《河岸》《自行车之歌》)。

2.毕飞宇,在法国出版作品七部(《青衣》《雨天的棉花糖》《玉米》《上海往事》《平原》《推拿》《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3.陆文夫,在法国出版作品三部(《美食家》《井》《人之窝》)。

4.叶兆言,在法国出版作品三部(《花影》《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

5.黄蓓佳,在法国出版作品两部(《我要做个好孩子》《亲亲我的妈妈》)。

6.汪曾祺,在法国出版作品两部(《岁寒三友》《受戒》)。

7.周梅森,在法国出版作品一部(《中国制造》)。

8.朱文颖,在法国出版作品一部(《无可替代的故事》)。

以上统计所提及的作品指的是经由法国译者翻译并由法国出版社出版的江苏作家作品,“熊猫丛书”等中国译者翻译的作品未列入其中。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苏南和苏中作家作品在法国的译介数量基本持平;苏北作家作品数量最少,仅周梅森一人一作得以在法国出版。可见,江苏不同地域作家在法国的传播表现出极度的不平衡,总体呈“南强北弱”的趋势。

此外,还有一些国内公认的重要江苏作家未在法国得到传播,主要有赵本夫、范小青、储福金、鲁敏、叶弥、高晓声、韩东、朱文、朱苏进、祁智等。其中,赵本夫、范小青、储福金、鲁敏、叶弥都是江苏省宣传部、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推出的当代江苏作家,他们是“文坛公认的江苏文学领军人物,是当代江苏作家的一座耀眼群雕”。可见,在对江苏作家的认知问题上,法国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

二、江苏作家在法国译介“南强北弱”的原因分析

江苏不同地域作家在法国的影响力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主要原因如下:

1.法国译者的接触与选择。

文学作品外译的主力军是外国汉学家,学界对此已基本达成共识,正如黄友义所说:“把外语翻译成母语才是职业翻译的本职任务。”因此,中国文学作品的法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国汉学家对作品的选择,而他们最为重要的选择标准“往往是原作的风格和意蕴”。何碧玉曾讲过自己选择将毕飞宇的《雨天的棉花糖》译成法语的原因:“有时候我自己读了一部作品,觉得很好,就一定要翻译出来。我们翻译你的《雨天的棉花糖》就是这样的情况。……一读就觉得你写得太美了,于是决定要译过来。”曹丹红对何碧玉的此段论述作了如下解读:“何碧玉说《雨天的棉花糖》很‘美’,是因为她感受到了这部小说浓浓的诗意,因而也就是抓住了原作一个关键的风格特征。”杜莱特夫妇翻译苏童的《米》也是出于相同的理由,张璐认为他们的翻译“再现了原作的气氛意境,让全文笼罩在浓浓的中国色彩中,意境美、形式美、音韵美和谐统一”。以上论述中的“美”“诗意”“意境”等关键词体现了法国汉学家们最为钟爱的中国元素。从作品风格来看,苏南作家和苏中作家的作品更为符合法国汉学家的审美期待。

2.法国读者的第一印象很难改变。

法国读者最早是通过陆文夫、汪曾祺、苏童等人的作品接触到江苏文学的,这些作家都是苏南和苏中作家。尤其是苏童,他是第一位在法国引起较大反响的江苏作家。苏南作家的写作风格给法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在法国人的印象中,江苏作家往往都以描写女性人物见长,文笔细腻而委婉,用语精致而考究。”当然,这样的印象具有主观片面性,并不符合江苏作家的实际创作风格。例如,赵本夫、周梅森等苏北作家的风格更加倾向于豪放。即便是苏中作家和苏南作家在风格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苏中作家的作品中虽然不失江南作家的温婉,但字里行间不自觉地会透露出一丝豪放。苏中地处南北之间,同时受到南北文化的影响,在文学作品中亦会有所体现。何平认为苏中是“江苏文学暧昧不明的区域……亦南亦北,亦阴柔亦坚硬”。然而,法国读者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3.“异国风情”与“作品深度”。

法国读者在阅读江苏作家的作品时,往往聚焦在具有“异国风情”的中国元素与符号上,而缺乏对作品的深层思考和审读,这通常与作家本人的期待不符。苏童这样讲述自己写作的目的:“我的终极目标不是描绘旧时代,只是因为我的这个老故事要放在老背景和老房子最为有效。试想一下,如果我把《妻妾成群》改写,抛开外表所有可以剥离的东西,那些院子、宅子等,我可以把它处理成当代生活中四个机关女职员和一个上司之间的关系,这样写不是也很有趣吗,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篇小说。”杭零和许钧认为:“对于苏童而言,历史仅仅是一件外衣,一个衬托人物表演的布景,他的目的是以历史为道具,描写、探索人性中复杂的方面。”可见,形式、符号等只是作家表达其所思所感的工具,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读者对作品内容和思想的解读。虽然毕基埃出版社的创始人菲利普·毕基埃认为:“现在,喜爱中国文学的法国读者不再是热衷于追寻异国情调的好奇者,他们逐渐和我们一样,越来越专注地倾听中国当代作家的声音。”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大多数法国读者显然还没有关注到中国文学作品中映射出的文化品格与思想内涵。江苏作家、中国作家虽已开始“走出去”,但还远没有真正“走进去”,中国文学、文化的推广之路,任重而道远。

4.中国文学界自身对江苏作家的认知现状的影响。

事实上,即便是中国文学界,对江苏文学也存在“南强北弱” 的认知。江苏文学在法国的传播现状,是将国内“南强北弱”的认知放大数倍的结果。在中国文学界,提到江苏作家,首先被提及的便是苏童、范小青、毕飞宇、叶兆言等苏南、苏中的作家。因此,只有中国学者首先转变观念,更多地向法国读者推荐苏北作家的作品,“南强北弱”的现象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三、关于江苏作家“走入”法国的建议

从上世纪开始,中国译界就开始了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努力,从“熊猫丛书”到“大中华文库”,其间遭遇并克服了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在全球的推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和要求。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正处于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的重要转变期。

江苏作家的对法译介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推动江苏作家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地“走入”法国?本文依据江苏作家在法国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国内的法语学者在国际会议和国际期刊上更多地推荐江苏作家作品。高方和许钧认为:“文学作品的译介和传播与文学研究和评论是分不开的。一部文学作品要在国外有深入的传播,不能忽视国外文学研究界的研究与评论。”可见,国外的文学评论界是我国文学对外传播的重要突破口。国内法语界的许多专家学者经常参加国际会议,可以合理利用类似的机会,引导法国文学评论家和汉学家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江苏作家和江苏文学,积极向他们推介更多的江苏作家和作品。在法国的期刊上发表关于江苏文学的评论是增加江苏作家在法国影响力的又一有效途径,张寅德就在多个法国文学期刊中发表过关于中国文学的评论,国内的法语学者也可就此做出尝试。

二是发挥法语学者的作用,深化中法交流活动,加强作家和汉学家之间的联系。为加强江苏作家、中国作家与法国汉学家的联系,许钧、陈丰、张寅德、高方等人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陈丰和许钧向法国推介了陆文夫、毕飞宇等重要江苏作家,张寅德和高方都对江苏作家和中国作家在法国的译介和传播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南京大学法语系组织了多次中法学者的交流活动,邀请了何碧玉等法国汉学家来到中国,和中国的作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法国文学界也为中法两国的文学交流做出诸多努力,自2002年开始,由巴黎法国人文科学之家组织、著名法国汉学家安妮·居里安主持的文学交流活动——两仪文舍——已经举办多期,参加讨论者包括中法两国的著名作家和翻译家,两仪文舍“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参照体系,令中国作家们在交叉审视的目光中关照自身和对方的文学”。中国政府也为中法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与便利,许多认为:“中国政府在国家的层面推进并组织的中外文化年活动创造了积极的文化交流环境,组团外访、国际书展、大学演讲、驻校访问、读者会、新书发布会等,都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当然,以上活动都离不开法语学者的协助。法语学者需要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多方合作,为中法之间的文学、文化交流推波助澜。

三是讲策略,不“强推”。在文学、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强推”往往取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引起文化接受者的“逆反心理”。最好的方法是逐渐地、自然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2017年8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海外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歌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晨在会上谈到文化走出去的策略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宜‘硬推’,而应寻求与当地融合发展。”当然,具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为最佳,并没有一定之规,需要结合推广内容、对象国的文化现状等具体内容而定,同时也需要各专业、各语种的专家学者进行理论、实践等不同层面的探索,才能找出最佳的中国文化推广之路。

注释:

①②③《他们,扛起了江苏文学的大鼎》,《新华日报》2016年9月26日第002版。

④③刘颋:《江苏当代文学奔涌着丰沛的创造力》,《文艺报》2016年9月26日第001版。

⑤祝一舒:《翻译场中的出版者——毕基埃出版社与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播》,《小说评论》2014年第2期,第4页、5页。

⑥李巍:《江苏作家在法国的译介》,《语文学刊》2016年第7期,第76页。

⑦Bertrand Mialaret:Chine: l’écrivain Su Tong règle ses comptes avec le peuple des “berges”,Le Nouvel Observateur,Rue89,24.1.2012.

⑧Dorian Malovic :immersion dans l’univers invisible,La Croix,16.11.2011.

⑨《江苏向全国力推十作家,展示“文学苏军”阵容实力》,《新华日报》2016年10月27日第017版。

⑩黄友义:《汉学家和中国文学的翻译——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第16页。

[11][15]李巍:《法国人眼中的江苏作家》,《长江丛刊》2016年第7期,第80页、81页。

[12]毕飞宇、何碧玉:《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路还很长……》,《经济观察报》2011年5月23日第051版。

[13]曹丹红:《从风格视角看法国对毕飞宇的翻译和接受》,《小说评论》2014年第6期,第38页。

[14]张璐:《苏童〈米〉法译本的风格再现》,《法国研究》2006年第4期,第94页。

[16]何平:《复调的江苏——当代江苏文学的又一维度》,《小说评论》2007年第3期,第39页。

[17][18]杭零、许钧:《对于苏童的小说,历史只是一件外衣——苏童小说在法国的翻译与接受》,《文汇报》2007年3月4日第008版。

[19]Philippe Picquier:dix-sept ans en Asie:in Bulletin des Bibliothèques de France,No.5,2003,extrait le 2 décembre 2017 de http://bbf.enssib.fr/consulter/bbf-2003-05-0064-011.

[20]高方、许钧:《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第9页。

[21]杭零:《两仪文舍——富有新意的中法当代文学交流形式》,《译林》2009年第2期,第215页。

[22]许多:《中国文学译介与影响因素——作家看中国当代文学外译》,《小说评论》2017年第2期,第6页。

[23]《增实效,文化走出去不“硬推”——中国文化艺术海外发展研讨会综述》,《中国文化报》2017年9月6日第004版。

李 巍 扬州大学

猜你喜欢
译介毕飞宇苏童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浅谈苏童小说《刺青时代》中的创伤书写
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发布
毕飞宇的少年心
从文体到人物:论毕飞宇小说创作观念的转变
被冤枉
谁是谁的眼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苏童:慢一拍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