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
摘 要:有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遵守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功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特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立体性、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教学时间的高效性和教学准备的充分性以及教学反思的积极性等方面。
关键词:有效;教学模式;特征;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10
作者简介:吴 燕(1979—),女,湖南省芷江师范学校教研组长,讲师,本科。
笔者承担“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开始阶段采取包讲到底的方法,导致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学质量不高。经过反思和专家指点,笔者采取了有效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探索、发现、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大大提高。通过有效教学,学生得到了发展,笔者的教学水平也获得了提高,真可谓教学相长。
有效教学区别于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标志和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立体性
“教育的真实目的是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能够完成那些在教育之前不能完成的事情。”有效教学符合这一思想。它的目标是指向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有无发展和进步是对有效教学质量的规定,发展和进步的程度是对有效教学的把握。为此,教师在具体教学目标的制订上,要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设立立体性的目标,即不仅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应包括情感、态度、品德方面的目标。如笔者在设定“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不仅注重让学生学到幼儿教育的知识技能,还要求他们情感态度上喜欢遵循礼仪行事。通过教学,我们达成了这些目标,学生得到发展和进步,此时,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如果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或者不全面,就会出现教学的盲目性,教到哪里算哪里,自然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教学过程的科学性
按照教学目的,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到自己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引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包办者。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激励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去学习,包括主动思考、探究、发现、创造,克服困难,坚持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只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学习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促进学生的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适配性。教学应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相适应,教师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知识背景、理解水平、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能为学生接受、理解,并通过调整课的难度、进度,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水平。
(2)了解、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是学习的动力”,有效教学注重研究、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通过充满热情的教学,传递对学科、对知识的热爱和投入,从而激发学生爱知识、爱学科、爱学习;通过解释、发掘教学内容的意义、作用,引起和提升学生的兴趣;通过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兴奋、好奇,引发和强化他们的需要;通过开展生动和充满挑战性的教学,吸引学生并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厌倦、走神和分心,从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克服困难,搞好学习。
(3)既面向全體学生,又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条件下,教师的教学不应只面向少数学生,特别要避免只关注少数优秀学生、忽视差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使每个学生从教学中获益。在个别教学条件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势、特长,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都获得进步和发展。
(4)帮助学生摆脱困难,克服学习障碍。在有效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困难,会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使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增强主动承担提起学习任务的意识。同时,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策略,使他们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实现卓有成效的学习。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堂课都有学生自学讨论、探究的内容,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在《学前教育学》教学中,笔者一方面注重自己的精讲,即准确清楚,简明系统地讲解秘书礼仪每一种语言、姿态的知识和技能要领,并准确用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引领和指导学生自学自练,使课堂教学兴趣盎然,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技能形成好。现在全体学生都能按幼儿园教学要求注重自己的言行。学生的发展,证明教学是有效的。
三、教学时间的高效性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时间的掌握和利用,如讲解不精、重复教学,浪费教学时间,导致学生没有自学思考的时间。又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而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事实上,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教学中高效利用时间是有效教学的又一关键。笔者认为教师高效利用时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应最大限度地指向教学内容及有关的师生互动上。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实施课堂管理并由此造成的教学中断和偏离教学内容的闲扯都会占用、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应着力避免。
(2)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对学习更投入,增加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
(3)通过事先制订教学时间管理计划、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后评估时间利用情况来有效利用时间,及时消除导致浪费时间的因素。
(4)向学生灌输时间观念,并通过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既增强他们的效率意识,又培养他们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的充分性
充分的准备是指教师为确保自己所教课程乃至每一堂课的有效性而做出的精心准备或谋划,这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学的准备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常规性的备课,这是当前的准备;二是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这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长期储备和准备,这是更重要的准备。
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来看,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研究表明,教师授课前精心备课,事先计划和组织好教学,可以减少授课中用在课堂组织和管理上的时间,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或机会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由于是新上任的青年教师,无论任教哪一门课都要认真做好充分准备,向有经验的专家或老教师请教,让他们辅导学习和教学,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进步,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并喜欢上自己的课。如“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每次上课之前,笔者总是反复钻研有关幼儿园教育知识,练习有关幼儿园教学的技能,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引领和组织学生学习。
充分的准备有以下意义:首先,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认真研究了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教师就可能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若在教学前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要等情况,在教学中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再次,如果教师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制订了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就可以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更高的自信心和教学热情,增强教学效能感。最后,教师在备课时,如果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或教学变异事先进行估计或预测,并考虑、计划了各种不同的教学处置方式,那么就可以减少课堂中出现的中断或骚动,保证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一个成功的教师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花大量时间做教学准备。一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可能远远多于课堂教学时间。充分的教学准备主要凝结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中,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堂生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选择等。具体包括在研究一门课程或一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筹划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如课的结构、采取的教学方法或师生的相互作用;设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策略。充分的教学准备尤其表现为在备课时对学生的研究,即研究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研究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要求,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研究学习的一般规律,关注不同层面、不同特点的学生。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批判性的思维,以提高教学领悟能力和自身教学质量。反思活动是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之间的对话,它寄寓着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渗透在教师实践智慧提升之中;不仅促进教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也促使课堂成为有生命、有挑战性的学习场所,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因此,反思是一种意识,反思是一种能力,反思是一种习惯,它对整体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引领,它对于教师主体性的释放、创造性的提升、专业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在反思中成长,能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
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尚未入门的教师,更是一个永远的学习过程。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即在教学过后,及时地对照教育规律和新课改的要求,反思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学生发展的情况等,将其中重点放在反思教学过程上。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应放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学习上,目的是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总结经验教训,力求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可以用“教学后记”的形式记载下来,反思后还应在新一轮教学中改正缺点和不足。
教学反思是一个主动发现自己教学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改进教学的过程,还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过程。笔者在教“学前教育学”之初,只注重课堂的讲解和演练,忽视检查学生在幼儿园中的训练。经过教学反思,笔者认识到强调学生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人际交往及日后的工作,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练习技能,还必须坚持课后练习,以养成良好习惯。在笔者的指导和督促下,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课后,学生们都能自觉坚持训练,在训练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进步得很快。现在他们的站姿、坐姿、蹲姿等都做得比较好,尤其以彭XX、瞿X等学生更为讲究,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总之,有效教学从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过程的组织及教学后的反思,都是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只有坚持有效教学,我们才能使学生进步和发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
[2]崔允漷,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2):5-7.
[3]程 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科研,1999(5):13-14.
[4]熊文中.新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教师如何作为[J].辽宁教育,2006(Z1):7-9.
[5]高慎英.“有效教學”的理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5(8):22-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