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视阈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2018-11-12 10:14张彩娟张棉好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张彩娟 张棉好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包含于高中阶段教育,对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与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势必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根据当前中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实际情况,探究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再定位研讨。

关键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再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5-0054-05

高中阶段教育涵盖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担当着为造就各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奠基的责任。因此,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稳固义务教育、构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高等教育发展潜力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养、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系统工程。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示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需达90%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总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据2015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知,2015年高中阶段净入学率已接近87%[1]。伴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当前我国需将庞大的人口负担转换为人力资源,而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紧密,能有效优化社会人才的需求结构,且鉴于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成分,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备对区域职业教育质量和劳动力素质有极大影响。同时,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中也提出要对中等职业教育加大支持。为此,亟需结合目前中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形势,从多方面着手,审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瓶颈问题,并采取新思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造成的影响

依照教育外延发展阶段的特点,一般认为普及阶段前期强调入学机会与规模扩张,而当教育由外延式发展迈向内涵式发展时,教育质量的提升将成为普及关注的重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致力于开拓内涵,而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中具有基础作用,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势必会对其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一)数量普及需求缩小

从国家统计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数量看,2011—2015年中职学校数分别为13 093所、12 663所、12 262所、11 878所、11 202所,其中普通中专学校数分别为3 753所、3 681所、3 577所、3 536所、3 456所;成人中專学校数分别为1 614所、1 564所、1 536所、1 457所、1 294所;职业高中学校数分别为4 802所、4 517所、4 267所、4 067所、3 907所;技工学校学校数分别为2 924所、2 901所、2 882所、2 818所、2 545所[2]。可见,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总量处于逐年减少趋势,且各类中专院校规模均在缩减;另外,据悉在2011年到2015年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分别为813.870 0万人、754.130 0万人、674.758 1万人、619.761 8万人、601.249 0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分别为1 664.646 3万人、1 598.742 0万人、1 497.454 2万人、1 416.357 8万人、1 397.855 6万人。二者五年的比值则为48.9%、47.2%、45.1%、43.8%、43%。可见,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总体规模在减少,其招生比例也日益萎缩。总之,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环境下中等职业教育的数量需求在不断缩小。

(二)内涵发展逐步凸显

在国家近年来颁发的各类职业教育文件中多处明确提出要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上,并协调普职教育的发展。政策主导下,未来一段时期,支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枢纽是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建。由此,培养怎样的人与如何培养人应是判定中职教育质量的主要维度,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将成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就中职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状况看,2011—2015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中职毕业生数为338.428 7万人、348.387 2万人、433.693 7万人、403.297 5万人、381.333 6万人,而中职毕业生总数为541.125 2万人、554.384 0万人、557.558 7万人、516.151 9万人、473.265 4万人,其比重则为62.5%、62.8%、77.8%、78.1%、80.6%,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中职教育正由扩大规模向提升培养质量转变。且2009年后,职校德育建设获得了新突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成为主题,政策扶持进一步增强,课程设置进一步健全,榜样示范更是层出叠现。此外,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弘扬工匠精神、进行现代学徒制建设等均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建设的体现。

(三)渐趋多样均衡发展

由于高校招生录取方式与生源需求逐渐多样化,高中阶段教育需改变原有的分层加工定势,真正迈向分类培养,以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当前,我国致力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政府推进学校发展的方式已转型,正积极倡导普职融通、中高职衔接等。此转变便是由分级渐进的单一上升途径、僵化的单一国家课程、根深蒂固的单一升学范式,趋于多渠道交织、多类课程备选及各样方式升学的形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政策将统筹东、中、西三大区域与城乡状况,学校也必将从旧有的以就业为目的的思路中解放出来,结合学校办学条件、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及教育目标,集升学与就业于一体,铸造办学特色,推进中职学校专业开设、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汇聚资源建立一批高质量职校,开发一批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专业,培育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部门也需修正教育质量的评定标准,注重指引各类中职学校实现持续发展,展示区域中职教育发展的多样性。

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视阈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将中等职业教育置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首要阵地,是顺应产业升级、缓解人才结构性失衡的现实需求。针对当前中职教育存在定位不明确、办学质量低、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从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长远目标出发,要让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适得其所,还需破解一些藩篱。

(一)传统价值观影响,社会认可度不高

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普通教育通常被视为正式教育、精英教育,是个体改变自身命运、提高社会地位的优先选择;而职业教育则一般被看作是非正式教育、下等教育,是个体失去普通教育机会后的无奈之举。故各级学校教育均把学生学业成绩与升入更高级学校的比率作为权衡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社会就业和竞争压力也进一步加重了学校和社会偏颇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中考和高考,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至今仍未达成共识。又因中职人才培养规格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再加上在目前唯文凭的社会就业制度下,中职生几乎全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在学习方面不够自信、在行为方面难以自控、文化修养不高、农村学生占主体、学生欠缺职业规划、家长缺乏对孩子个人发展的指引等,使中职学生在入学时盲目选择专业,在毕业时盲目找工作,导致中职生就业率虽较高,但稳定性差[3]。总之,中职教育社会认可度低,使其毕业生处于不利境地。

(二)普职融通不协调,资源整合难度大

20世纪80年代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后,普高和中职双轨并立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形式,普高指向升学,中职导向就业,二者各行其是。且普高和中职这种长时间的封闭式运行,也会给普职融通带来巨大挑战,原因在于高中阶段教育长期侧重于普通高中,其学科布局、教师队伍、实验设置等均以学术教育配备,在具体实践中,技术课程由谁上、如何上,是很多普高学校的困扰。而普通高中本身居于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怪圈,故普职融通的推进一般表现为中职持积极态度,但普高则缺少热情[4]。此外,高中阶段普职分离使学生初中毕业便要进行非普即职的抉择,过早进行定向,这并不符合个体发展规律。相关数据显示,31个省份中,21个省的中职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比率少于40%,3个省甚至少于30%,可见,普职发展并不均衡[5]。主要在于中职生源先天不足,使不少学校陷入“生源不好——质量下降——生源减少”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中职教育规模和巩固率存在未知,资源需求的变数增大,这给资源的总体规划也造成了两难局面。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供需错位较明显

对2015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进行整理分析可知,中职教育资源配置依其优劣可排序为: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及校舍状况,尤其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校舍建设方面,地域不均衡性较明显。从区域看,东部地区中职教育资源的大体状况颇佳,中部地区中职教育在现代教育技术上有待提高,西部地区中职教育资源则全面不足[6]。整体而言,部分中职学校在开设专业时,并不考虑自身实际,缺乏中长期预测与布局的科学论证,导致学校间的专业设置趋同,一些投资少的热门专业快速增长,部分领域人才培养相对过剩。同时,大量职校热衷于创建条件完备、招生和办学较为简单的专业,而对旧有专业的改进与新兴专业的开发欠缺积极性和能动性。又因一定区域内的不少职校在资源配置、整合及规划上,未有一致的标准,表现出各自为政、规模小、实力弱、条件差等现象。且很多中职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如何进行资源融合与通盘筹划将成为今后职教发展的大问题。

(四)缺层次上移途径,中高职衔接不畅

当前的职业教育并不像普通教育在体系连接上具备发展空間,完全零技术技能基础的普高毕业生与无高中文凭的中职生均可不通过相应的补偿措施直接步入高职院校,很难体现职业教育高等性,而我国的高职院校也一直隶属为专科教育,没有颁发学位的权力,使职业教育缺失层次上移的学制体系。且目前职校的很多专业不能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使中职教育非常尴尬,对上达不到生产技术提升的条件,对下简单的体力劳动似乎并不需要这样的教育水平。此外,我国中职升高职的指标比例低,大多数高职院校录取不超过5%,且分散在高职的部分专业,并不受高职重视[7]。在课程衔接方面,中高职专业设置由于存在错位问题,故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搭接与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不对应;在学分转换方面,目前各地学分制改革还处于试验阶段,未扩展到教学理念重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资源整合等环节。这些在实践层面严重阻碍了中高职的一体化发展。

(五)治理理念滞后,办学同质化突出

传统模式下,中等职业教育由政府掌控并承担配置任务,这种配置模式不能满足中职教育从外延转入内涵的要求,也不符合公共治理主导下的政府公共管理趋势要求。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需要,政府应怎样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参与的伙伴关系怎样形成、不同的资源来源渠道和多元的效益评判机制怎样建立,这些都必须立足于资源配置的标准态势,不仅要体现统一性,更要体现个性。而目前一些中职在办学、管理、课程等方面都与公办普通高中雷同,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落入了与公办学校同质竞争的窘境,对教育市场的变化不适应,缺失特色,致使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未能很好发挥,中职吸引力总体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农村学生,从目前看,农村教育质量的改善还需较长的时间,该问题不解决,中等职业教育问题就难以避免[8]。因此,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水平持续提升要求的客观反映,它需要与时俱进,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视阈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再定位思考

结合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再联系当前供给侧改革、经济新常态、创新创业及中国制造2025等社会背景,要落实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任务,需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

(一)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由人口红利迈向技术红利,为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由于经济发展具有渐进性,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企业仍是劳动密集型,故在工业化进程中,相当一段时期还需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促进高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密切联系。由于只注重高等教育而忽略中等职业教育,将使部分高等教育毕业生从事技术工人的职业,造成国家层面上的知识性失业,劳动力市场方面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因此,国家要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的视角,确实采用有效举措稳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能由其收缩。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把思想和行动指向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中职学校从劳动就业的实际出发,科学定位,坚持以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此目标,各级政府应建立推进中职与产业融合发展、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在课程开发方面,需从学术教育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加强课程内容的前瞻性、针对性、应用性;在教学范畴,鼎力支持行动导向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达成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出台并落实普职融通的政策且调整比例结构

普职融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已在诸多教育部颁发的政策文件中得到强调,但大都比较笼统,尚未有专门设置普职融通的制度监督执行,因此,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践过程中,需制定相应的政策作为支撑。由于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设置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需保持普高和中职具有近似的招生规模,而如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结构还存留较大问题,普通高中明显优势于中职教育,故要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调整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比例结构。2015年的中国教育统计数据表明,中职学校招录应届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与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的比值是90.1∶3.2∶5.7[6],其中大部分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因此需继续扩大中职学校招生对象范围,进一步招录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及有一定工作经验、初中以上的企业在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复员军人、农民等适龄劳动者。此外,要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公共投资的配置效率,改善普高和中职的公共输入比率与结构,以确立普职平等的教育观念。

(三)分级分类指导不同区域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单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各地区教育质量的差异明显,这就需国家发挥引领作用,确立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观念,出台一套针对新时期各地现状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适应各地特征的可测量的指标体系。为此,中职教育发展需采取分级分类指导原则,针对高中阶段中职教育比率颇低的区域,中央可采取转移支出,维系地方政府新办与巩固现有中职学校,加紧基础设施建设,扩展招生数量;针对高中阶段中职教育比率较高的区域,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平稳招生规模;针对高中阶段中职教育比例非常高的区域,迎合产业升级需要,扶助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另外,国家也要鼓励地方政府对中职依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职校布局,支持迁入地政府根据新进人员的就业需要适当举办职业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迁入地的经济社会。由于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具有重要作用,故需推进未普及地区的工作,建立基于办学绩效改进的薄弱中职资源配置模式,促进教育公平。在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建设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中职学校,并积极倡导东部、中西部、城市和农村中职学校开展跨区域协作,以带动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强化推进中高职衔接打通职业教育上升渠道

中高职衔接作为一种教育改革尝试,顶层设计是否完善关系到改革的成效,故制度层面,政府要出台中高职衔接配套政策法规,明确各衔接模式在学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材选编、课程设置、转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做法;管理层面,尝试实施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增强管理柔性,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贯通,实现学生角色的自由变换。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开发应积极吸纳行业协会、企业专家,与职业教育工作者及课程专家共同构建。鉴于终身学习要求各种教育模式既要在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上连接,也应在教育体系上衔接,故中高职衔接需破除职业教育断头教育的局面,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构由中职、高职、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的终身教育体系。现尚未存在真正意义上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故打通高职教育阶段后教育,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和教育发展层次间关系再认识的结果。需对当前一些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加以明晰,给予技术本科院校正式名义,切实进行相关探究与实践。在研究生阶段加大比例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强化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五)科学治理形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元配置主体

资源配置要立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状,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建立“标准为本、需求引领、内涵导向、形成生态”的价值取向。在此思路下,需做到校舍建设、经费使用、师资匹对等设置新的软资源及配置标准,为达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奠基。在办学方面,推进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促使企业主体参与办学。在专业建设上,顺应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扩充专业调整力度,不断创造新型专业。在课程教学方面,依附企业、切合需求,建设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加紧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积极进行项目教学等。在师资建设上,应实时凭据招生状况对中职学校加以核编,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聘用行业企业高素质的生产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到中职学校充任专业指导教师,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中职学校要大力实施职业培训。新型城镇化要求农村转移人口需市民化,地方政府必须按照国家规划出台相关政策,中职教育需由全日制向非全日制开拓,由职前培养向职后培训蔓延,并逐步提高培训比例。同时,在产业转型升级下,企业职工也迫切需要培训,故国家应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鼓励企业以租借、购买、共建等方式和中等职校共享职教资源,展开员工培训工作。

总之,对于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运行中的我国而言,需要将发展中职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根本措施,也是使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普及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16-07-06)[2017-05-2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相关教育报表[R].[2017-05-21].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M0Q&sj;=2015.

[3]周淑琼,谢模明,江敏.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多方面着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0):74-75.

[4]刘丽群.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问题反思与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15(9):92-98.

[5]刘显泽.以发展中职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11-07(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5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6-10-20)[2017-05-21].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5/2015_gd/.

[7]缪志聪.从统招统考到双向选择改变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2-09-05(005).

[8]张倩倩.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关鍵在哪[J].职教论坛,2015(31):53-57.

(责任编辑:王璐)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
音乐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中职班级自主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