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致学本位的高职微课有效性指标体系研究

2018-11-12 03:55黄浩岚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高职院校微课

黄浩岚

摘 要 作为一种以简短视频为载体的新型教学形式,微课在高职教育领域备受推崇。随着全国、地方和高职院校微课竞赛的常态化,微课资源显露出竞赛性目的的创作倾向。通过对在校生和教学一线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微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应用现状及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其本源在于缺乏对微课开发与使用绩效的有效评价。应围绕微课教学背景、微课资源开发、微课教学过程、微课教学成果、教师学习与成长、微课支持系统建设与管理,构建高职微课评价指标体系,使微课发展回归教学应用本位。

关键词 高职院校;微课;致学本位;有效性;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4-0019-07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组合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的出现是教育资源建设重心由“助教”转向“助学”的重要契机[1]。伴随着2012-2015年间多届全国性微课教学比赛,以及每年定期举办的省赛、校赛,微课从只闻其名、半知其形到如火如荼,呈现出对信息化教学推广和开放教育资源供给的强化指向。在竞赛取得长足进展时,也逐步暴露出价值的竞赛性取向和应用本质的弱化现实。通过CNKI平台,以“微课”为主题的文献较早出自胡铁生,以微课解决因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效益不高而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问题[2]。杨明较早开展“高职”主题的微课研究,将微课界定为对课程教学的补充和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完善手段[3]。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课开发与资源设计、微课应用原则和策略、微课重要性和作用等,多见于创作经历、问题分析和描述性建议,缺乏对微课与信息化教学新常态的关联性、微课开发与应用有效性的量化测度与分析。鉴于此,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相对指标法,立足于“建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微课目标,构建微课应用于高职教学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为高职微课探索有价值的应用途径。

一、关于高职院校微课开发应用的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调查涉及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两个群体。受访学生均为财经大类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校生,所含专业包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投资与理财,问卷有效率为301/304(99.01%);受访教师均为“理论+实践类”专业课的主讲教师,问卷有效率为72/75(96%),学历结构(本科∶研究生∶博士)为4∶7∶1,教龄结构(6~10年∶11~15年∶15年以上)为1∶2∶3。

(二)调查内容

面向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分别围绕3个和5个项目大类展开,具体题设如表1所示。

二、对高职院校微课现状的调查数据及其问题分析

(一)微课竞赛对于初识、接触和参与微课的作用体现

在微课概念产生之初,微课竞赛是认知微课的主要渠道,对于激发师生感受和体验微课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经调查,目前超过半数(54.76%)教师制作微课的直接用途是竞赛,54.16%的教师通过竞赛接触微课已有1年以上。超过半数(50.83%)学生在听闻教师课上提及、当过微视频现场群演后对微课有了一般性认识。将近1/3(28.24%)学生认为对微课了解,这些学生都曾有在微课竞赛作品中参与教师微课设计与素材制作、担任重点桥段助演的经历。微课竞赛作品中的视频、演示文稿(PPT)和教学设计(教案)都有其格式和技术等特定要求,有助于提升教师对教学任务的设计水平和对教学过程进行资源转化的处理能力。35.71%的教师认为微课竞赛让自己有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水平,81.94%的教师将教学设计作为培训首选内容,其次为微视频脚本撰写(59.72%)、微视频后期编辑与优化(48.61%)。

通过竞赛,对于推广优质微课作品、提升参赛院校的知名度和区域影响力也起到了积极的辐射作用。微课参赛作品要依据其受欢迎程度、互动情况、传播和讨论热度等进行综合评价。经调查,教师同行对参赛作品的网络评价、线上互动讨论并不局限于本校范围和本专业领域,也有超过半数(50.50%)的学生以參与投票、分享、点评等方式关注微课竞赛作品。超过八成(83.33%)的教师主张院校设立微课管理服务平台,超过半数(50.16%)的学生将国家课程资源网站或专门的微课网作为易于接受的微课获取途径。历年省赛和国赛的微课作品均通过身份授权认证、指定门户网站、审核后发布等,保障了微课作品的统一性和合法性,加上微视频本身不易局部修改或嵌插新素材的特点,既让微课作者得到了智力资本和原创归属保护,也有助于推进对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的集体建设。可以说,在微课资源建设阶段,微课竞赛一度成为促进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与信息化教学环境融合,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演练场。

(二)致赛引发微课应用的价值本质及其实效问题

1.缺乏明确或强烈的微课知行意向

经调查,超过半数(54.76%)的教师单纯为竞赛而制作微课,仅有7.14%的教师出于教学使用而制作微课,超过半数(53.66%)的学生为配合教师参赛而参与微课。微课赛后,教学双方并未表现出对微课深入了解、改良创作、优化使用、目标反思的鲜明意图和正确行动力。73.81%的教师不愿意主动制作微课,认为费时费力,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作负担,仅有15.28%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微课有足够的认识。20.9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了解微课,仅有8.64%的学生在平时会偶有谈及。28.91%的学生没有明确表示愿意使用微课学习,当遇到疑难学习问题时,仅有1.33%的学生以微课作为必选。教师同行和学生更多停留在对微课竞赛作品的品评阶段,仅为点击、收藏、分享次数和讨论热度等网评得分的助推手。将近1/3(29.90%)的学生只知道任课教师获奖,并未观看过其获奖微课,仅有12.62%的学生在赛后偶有观之或分享过获奖微课,6.98%的学生对微课竞赛是谁获奖、获奖作品是什么一无所知。即便是获奖作品,其受关注度、传播力和标杆效应延伸也仅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新一轮参赛选手往往是主要观摩群体,那些未能通过竞赛遴选的微课作品更是昙花一现。

2.弱化功能定位和学生主体的微课开发模式

以高职财务会计类为例,微课获奖作品所属课程门类较为狭窄,主题分布频次位列前5的依次为存货核算、税金核算、貨币时间价值、记账凭证填制、错账更正,作品内容较为单一,往往侧重于入门学习单元且带有重复性,更有与往届作品雷同的构思,弱化了微课选题价值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出于注意力效应期望,不少竞赛作品将形式设计凌驾于内容之上,热衷于动画人物和场景的表达手法,一味追求事件设计情节性、镜头组接艺术性和色彩运用的视觉碰撞感。经调查,42.86%的学生认为微课吸引力在于有针对性,集中解决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微课应将关注点置于知识或技能本身,过分依赖多媒体嵌入的制作效果只会陷入“喧宾夺主”的尴尬。在竞赛作品中,主讲教师出镜更多被为动漫人物配音或教学内容旁白所取代,学生变身为主讲教师的配演或人物布景,教学组织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经调查,大部分学生期待看到教师讲解示范,说明学生对于教师出镜且亲自授课具有较高的情感交互要求,并不满足于“只闻其声、未见其人”。视频时长是微课竞赛的一个限定要求,有近1/4(24.58%)的学生最能接受15~20分钟的微课,这与5~10分钟为宜(不超过15分钟)的竞赛限制确有差别。如果一味强调短小,去除微视频头尾的规则性要求,真正关联教学内容的时长已然不多了,学生必须快速聚焦注意力,对于自我调节能力不强、注意力易分散的高职学生并不适用。

3.使用效果流于形式的微课教学实施

微课作品不是作为课堂氛围的调和剂而存在,必须通过有效运用实现教学相长。经调查,38.1%的教师认为没有足够能力合理安排微课教学,超过四成(43.05%)的教师对使用微课较为随性,只看手边现成有什么资源。同一微课作品往往在普招、对口单招、国际合作办学、中高职衔接等各类教学班中重复使用,减弱甚至无法真正起到“因材施教”的靶向教学作用。超过1/4(26.19%)的教师认为教学效率没有太大提高,未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为21.43%。微课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80.95%的教师认为学生通过自学微课不能突破难点,认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71.43%)、学生交流互动积极性不高(64.29%)、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效果差(42.86%)。79.40%的学生对微课资源的学习利用率低,认为课后使用微课复习效果一般(61.46%)、微课对零碎时间的利用效果一般(57.48%),超过1/4(25.25%)的学生对于是否推广微课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目标单一、预设情境的视频载体与课堂教学环境、生源类别的不相适应,剧本化的微课内容使学生产生跳出课堂的思绪浮想,导致微课竞赛作品并不一定等同于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目标下的微课更趋向于形式简明、易学要求,以及在学科课程中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4.支持平台匹配不足的微课教学保障

有效支持微课教学的物质基础和资源配置主要源于院校对微课环境的创建力和管理与服务能力。经调查,分别有15.28%、22.22%的教师认为院校对微课使用非常不重视、不重视。重赛导向使院校更关注于对微课作品在省国赛参赛和获奖后的制度倾斜。超过半数(54.17%)的教师认为院校现有相关举措对于专业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激励作用一般。超过六成(65.28%)的教师认为院校微课建设正处于资源碎化处理和分散管理状态。重赛导向也使院校并未给予课堂教学微课充足的支持策略。超过八成(85.05%)的学生未将校园网作为获取微课的途径选择,主要是因为缺乏专门的微课学习平台,不容易快速获取到实用性强的微课资源。教学管理部门只是给出了参照竞赛用途的微课技术和拍摄要求,没有区分课源型微课与竞赛型微课的差异性,对微课资源的教学使用缺乏有效的指标监测或质量反馈。

三、回归应用本位的高职微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体系设计思路

优质微课的“优”在于从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出发,指向学习需要和认知规律,通过精心设计和平民化开发,体现微课教学应用的本体价值[4]。为了对微课资源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度作出合理判断,查找微课目标达成的水平差距,笔者围绕微课教学背景、微课资源开发、微课教学过程、微课教学成果4个大项进行微课应用评价。背景评价旨在判断微课教学目标、学生能力目标的合理性;开发评价有助于评价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形式设计、多媒体技术之间的适配性;过程评价侧重于微视频与其他教学资源的配合,对教师“教”与学生的“做与学”双向贡献性作出价值量度;成果评价侧重于使用微课对预定课程目标完成情况的总结性评价。考虑到上述项目更多侧重于微课从设计到使用的基础、技术与功能属性,增设教师学习与成长、微课支持系统建设与管理作为人文要素和决策支持作用的强化,形成了微课教学评价体系第一层的6个指标,见图1。

(二)指标框架设计

由微课教学评价的第一层指标分解形成第二层指标,见图1。按照各指标对微课致学导向的重要性程度设定差别化权重,微课作品本身的技术合规性最易达标,其权重不应超过应用过程和效果指标,每一指标单元均满足权重合一特性。

微课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多方位、动态性的活动,因而微课评价指标构建也需要对其动态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的价值评价[5]。在图1中,微课教学背景评价是识别微课目标受益群的特性及其需求,评估满足需求的知识与技能准备、有利条件与障碍,属于对微课目标合理性以及应用环境适应性的评价。微课资源开发评价用于修正目标导向下的微课开发计划,帮助微课开发者选择达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避免因过度计划和苛求新异而至偏离需求和资源浪费。微课教学过程评价用于指引微课教学的实施行为,反映微课教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评估微课使用者认同方案和角色执行的程度等。微课教学成果评价是将微课使用结果的价值反馈与其目标、开发和过程信息串联起来,形成对微课教学执行的考核性结果,用于确定微课教学对目标受益群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微课致学期望的实现程度等。教师学习与成长评价着重对微课开发者长期发展和改善绩效的衡量,也是驱动其他构面目标实现的动力,用于确定为实现持续微课效益而进行的人力资本开发与投资程度,以及教师通过微课所获效能期望和能动满足水平等。微课支持系统建设与管理评价用于确定微课开发和教学进程中的多种资源条件情况,评估微课资源项目的校企多元贡献程度,以及问题被有效解决的程度等。

(三)指标运用说明

1.关于微课教学背景指标的运用

以学生生源属性描述水平、学生认知特性分析水平、教学设施环境、教学班空間环境、微课学习工具适配度作为A1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A11至A15)。其中,A11为微课教学对象入学类别、区域分布和生源特点描述是否准确,分数段生源占比构成是否清晰等。A12为不同生源类别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学习风格和习惯分析是否准确,对学生现有知识(或技能)结构的评估是否准确等。A13为有无设施设备、网络环境、材料等齐备的微课教学场所,教学仪器用具的性能是否完好,通风、采光和照明条件是否充分等。A14为教学场所有无足够空间,是否按教学需要和学生心理需求来创设教学空间,教学空间运用是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等。A15为移动终端基本配置和关联功能是否与微课学习相适应,能否体现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性等。

以课前自主学习水平、课内听课专注度、课堂学习存疑率、课后自主学习水平、自主学习喜好度作为A2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A21至A25)。其中A21为课前能有效自主学习的学生数/学生总数。A22为听课注意力是否集中、持续,有无能力排除干扰,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等。A23为完成课内听讲后存有疑问的学生数/学生总数。A24为课后能有效自主学习的学生数/学生总数。A25为喜欢自由设定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内容的学生数/学生总数。

以学习需求预测准确性、学习环境个性化水平、学习负荷合理性、微课学习意向性作为A3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A31至A34)。其中,A31为需求问题的符合数/需求问题总数。A32为是否为学生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知识类型多样的学习资源,以及进行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关注的动态交互环境。A33为学习数量和强度是否适中,学习内容推进节奏是否合理,学习时间耗用和心理压力有何变化等。A34为愿意使用微课学习的学生数/学生总数。

以计算机及网络基础应用水平、微课前提性知识掌握度作为A4的关键测评点(分别为A41、A42)。其中,A41为取得NCRE一级证书的学生数/学生总数。A42为微课学前准备时间是否充分,对微课所涉新知识(或新技能)的现有基础水平如何,是否带着相关问题进入微课学习环节等。

2.关于微课资源开发指标的运用

以微课目标与课程标准一致性、主题对学习需求的符合度、主题的学科定位、知识(或技能)构成水平作为B1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B11至B14)。其中,B11为开发微课是否有明确的、可操作的教学使用效能目标,微课目标是否以所属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微课目标表述是否清晰等。B12为主题对微课教学对象的角色理解是否贴合,由学生申报选题的微课数占学科微课总数的比例如何等。B13为面向专业核心课程的微课数/学科微课总数。B14为主题是否源于课程学习单元,是否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重难点知识(或技能)是否突出,概念性与程序性微课构比是否合理等。

以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性、知识素材引入关联性、协作学习的问题设计水平、微课设计学生参与度、微课设计行企参与度作为B2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B21至B25)。其中,B21为微课教学过程的要素关系、活动节点描述是否准确,有无知识(或技能)的教学活动分解及其清晰性等。B22为素材选取是否贴合微课主题,素材是否体现时效、典型或者重要影响,情境或事件导入是否针对核心知识(或技能)等。B23为问题题设与微课内容是否相关,有无整体参与型主导问题,问题激发方法是否恰当,协作学习类问题数量和难度是否适中等。B24为参与微课设计的学生数/学生总数。B25为参与微课设计的企业单位数/校企合作单位总数。

以可视元素易识别性、人景布局合理性、语音音质保真度、移动互联技术嵌入度、跳转链接设计满意度、微课交互水平作为B3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B31至B36)。其中,B31为微视频画面是否清晰,图像是否稳定,文字是否体现微课内容的层次效果,色彩组合与对比是否恰当,有无对关键元素的字幕处理等。B32为出镜教师教态是否合仪,中近景出镜教师的相对位置是否匹配,主景物是否具有主题突出效果,图文组织与尺寸是否合适,图文构比是否合理等。B33为微视频声音是否清晰,有无语音失真或干扰,声像是否同步等。B34为面向移动终端应用的微课开发程度如何,录制手法、工具和软件是否进行组合及其灵活性如何等。B35为对链接素材界面及索引视图满意的学生数/学生总数。B36为微课是否适合于互联网传播,在各类平台(含移动平台)的运行性能如何,有无嵌入题库、讨论等交互式组件等。

以教学资源完备性、资源类型多样性、文档格式兼容性、原创性资源比例、非原创性资源引用合规性作为B4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B41至B45)。其中,B41为微课学习资源是否充足和相关,是否依据学科特点进行资源分类,有无法定或推定性差错,资源库电子化程度如何,资源库更新速度如何等。B42为已供使用资源的素材类型数/素材类型总数。B43为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使用微课资源是否稳定,特殊格式文档的转换程度如何,微视频是否支持多形式播放等。B44为单个微课作品所含原创性资源数/所含资源总数。B45为非原创性资源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有无对非原创性资源权属关系的保护处理和引用标识等。

3.关于微课教学过程指标的运用

以微课教学计划水平、专业课程微课使用率、微课嵌入时点合理性、微课嵌入便利性、与课堂主题的契合度作为C1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C11至C15)。其中,C11为是否制定可行的微课实施计划,学生主体的计划鲜明性如何,计划框架及内容是否完备,进度安排是否合理等。C12为使用微课的学习单元数/该门课程所含学习单元总数。C13为使用微课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微课推送的时间节点是否清晰,同一授课单元内多个微课的推送次序是否合理等。C14为课堂教学使用微课的灵活程度如何,移动终端下载、保存和缓存学习是否便捷等。C15为微课嵌入是否对课堂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同主题类型的微课对教学目标的相关程度如何等。

以微课主题集中度、微课资源的学习覆盖率、学习帮助获得性、训练反馈获得性作为C2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C21至C24)。其中,C21为学生注意力持续集中的平均时长/单个微课视频总时长。C22为已学完的微课资源数/可供学习的微课资源总数。C23为是否帮助学生规划学习活动,是否引导学生排除干扰或实现问题的解决等。C24为有无提供针对性训练,教师是否对学生训练行为及成果给予判断,训练反馈频率如何,训练反馈方法是否恰当等。

以对教师提问的响应增速率、互动话题贴合度、互动话题执行力、触发讨论的反馈价值、情感关系增进度作为C3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C31至C35)。其中,C31为当期学生应答提问的平时缩短时长/上期平均时长。C32为话题对微课内容的相关程度如何。C33为是否允许学生发起话题,话题互动的学生参与面如何,有无追加发起新话题,追加新话题是否更具深层次性和知识(技能)拓展性等。C34为教师是否对话题互动给予判断,话题反馈频率如何,话题反馈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参与话题反馈,师生达成共识程度如何等。C35为师生及学友的情感程度如何,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程度如何,对学习效果的作用力如何等。

4.关于微课教学成果指标的运用

以微课教学进度完成率、微课学习典型时间、微课学习任务按时率、任务成果文档化程度、移动设备使用率作为D1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D11至D15)。其中,D11为微课教学内容的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数。D12为学生每周通过微课学习的平均时间。D13为按时完成微课学习任务的学生数/学生总数。D14为是否对微课推送任务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和待处理事项进行评审和报告等。D15为首选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微课学习的学生数/学生总数。

以自主专业学习难易程度、微课对学习难点的靶向性、解决学习疑问的有效性作为D2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D21至D23)。其中,D21为微课用于专业知识(技能)课前自主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数/学生总数。D22为微课对突破课程难点是否起到定向作用,预期重难点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如何等。D23为以微课作为解答学习疑问首选方法的学生数/学生总数。

以作业按时提交率、学生作业互评率、学生互评信度水平、学生互评与教师评分效度水平、微课后测试合格率、微课后测试优秀率作为D3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D31至D36)。其中,D31为按时提交微课作业的学生数/学生总数;D32为由学生互评的微课作业数/微课作业总数。D33为同一微课作业经由不同学生评分后的得分一致性程度如何。D34为学生评分结果与教师评分结果的相关程度如何。D35为微课知识点(或技能点)测试合格的学生数/测试学生总数。D36为微课知识点(或技能点)测试优秀的学生数/测试学生总数。

以微课教学效率提升度、聚焦学习注意力有效性、零碎时间学习利用率、微课后知识(或技能)拓展性水平作为D4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D41至D44)。其中,D41为教师(或学生)使用微课后有无提升授课(或学习)效率及其程度如何。D42为学生使用微课后有无提升学习兴趣和信心、课堂参与积极性、课堂交流互动积极性及其程度如何。D43为使用微课后能更有效利用零碎时间的学生数/学生总数。D44为学生使用微课后有无提升知识(或技能)及其程度如何,有无获得比教材中更大的收获等。

5.关于教师学习与成长指标的运用

以微课专题研究项目比率、微课项目教师成员率、微课教学反思水平、微课教学竞赛水平、微课研究成果被引率(或转载率)作为E1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E11至E15)。其中,E11为属于微课专题研究的科研项目数/科研项目总数。E12为主持(或参与)微课研究项目的教师人数/教师总人数。E13为教师是否对微课教学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审视,有无与微课教学目标和计划进行比较及其差异程度如何,有无改进措施及其效果如何等。E14为微课参赛作品环比变化如何,新教师作品比例、微课获奖的赛事级别等。E15为被引(或转载)的微课研究成果数/微课研究成果总数。

以课程新微课开发率、微课开发水平提升度、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度、互联网与专业融合意识水平作为E2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E21至E24)。其中,E21为新开发的微课数/该门课程微课总数。E22为某一特定微课的跨学科开发程度如何,跨院系(或校际)互助式团队开发比例,有无提升微课二次开发技术及其程度如何等。E23为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面如何,有无组合应用及其程度如何,是否使用信息化教具开展课堂管控和课后导学等。E24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互联网融入程度和实施进展如何。

以培训计划水平、培训频次增长率、培训内容指向性、受培人员专业覆盖率、培训费用支出增长率作为E3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E31至E35)。其中,E31为有无教师微课培训计划及其可操作程度如何,是否分阶段设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考核点等。E32为当期微课培训增加次数/上期实际次数。E33为培训项目是否体现教师递进性需求特征,受培人员是否获得与其专业和岗位相匹配的微课培训等。E34为受培人员所属专业类别数/人员专业类别总数。E35为当期微课培训费用增加額/上期实际额。

以微课激励制度化水平、激励形式的多样性、微课合理化建议增长率、沟通渠道通畅性作为E4的关键测评点(依次为E41至E44)。其中,E41为院校是否建立微课质量管理部门,有无微课应用激发、质量测评与保障计划及其详略程度如何,有无奖惩制度及其披露性,相关部门对制度和计划的执行程度如何等。E42为院校是否提供多种激励形式,有无激励形式构成分布及其清晰性,货币性激励的奖金设置是否合理等。E43为被采纳的微课合理化建议增加数/微课建议总数。E44为有无正式的微课信息渠道,渠道信息化、多样化程度和沟通速度如何,信息传达是否到位及其可靠性如何,有无信息反馈及其效果如何等。

6.关于微课支持系统建设与管理指标的运用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高职院校微课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