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西北传统造园中木雕艺术的现代转化

2018-11-12 12:32覃翠婷钟云李悦丰
设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

覃翠婷 钟云 李悦丰

摘要:本文以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造园中木雕艺术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整理相关资料,从木雕艺术的装饰部位、雕刻主题、色彩象征等方面,概述其民族艺术形式,并结合木雕艺术的现实困境,探讨其在现代造园中的应用,以期为现代造园基于本土文化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湘西北 传统造园 木雕艺术 现代转化 本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016-03

引言

受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影响,中国传统园林致力于追求自然和谐之美。木雕艺术在传统造园中应用极为广泛,充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崇尚之情,我国传统的木框架结构建筑,更是为木雕艺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湘西北地区作为湖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木雕艺术在千百年来文化相互影响、交融过程中,既具有传统哲学思想及审美观念,又形成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木雕艺术形式。

然随着时代的更新和发展,湘西北传统造园中的木雕艺术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加之外来园林文化的冲击,传统木雕元素在现代园林的应用变得少之又少。本文以湘西北传统木雕艺术的现代转化作为研究重点,以期促进其稳定传承与创新发展。

一、湘西北木雕艺术概述

湘西北传统木雕艺术,无论从其形式美还是实用性来讲,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其艺术运用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装饰部位

梁托、门窗隔扇、栏杆、柱子等木构件是木雕艺术装饰的重要部位,民居建筑中又以门窗木雕装饰最为常见。

梁托位于建筑结构上下梁柱之间,是理想的雕刻部位,多被加工成漩涡纹或向上飞翔的鸟兽等(如图1、2)。

门窗、隔扇作为建筑的“眼睛”,具有采光和通风的效果。民居中的门窗扇给人以美的感受,木雕艺术对其进行的通透处理,使得室内具有更好的光照效果。而题材万象、图案精美的窗扇雕饰,既有装饰空间的作用,又是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物(如图3、4)。

立柱的支撑、承重功能与木栏杆的安全防护功能除外,作为雕刻对象,不同的装饰纹样,让它们的装饰功能同样明显(如图5、6)。

(二)雕刻主題

不同的木雕作品其雕刻形式也不一样。在湘西北建筑木雕通常采用镂空雕、透雕、阴刻、圆雕等雕刻工艺手法,以镂空雕刻应用最为普遍(如图7)。而木雕艺术题材的选用,延续了本土实用的文化精神传统,反映出民俗文化最真实的面貌,以及人们的理想与追求。

雕刻题材主要可分为现实、神话、文史等方面,不同题材所包含的寓意也有所区别,有的象征健康长寿、平安如意、幸福美满等,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朋好友的祝愿。有的反映传统儒、释、道的哲学思想文化内容,弘扬刚直不阿、清正廉洁、尊老爱幼等,教化意味显著(如表1)、(如图8、9)。

(三)色彩象征

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其《色彩论》提到,“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颜色的象征意义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约定俗成,成为人类传达情感的媒介。

木雕色彩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傩面具作为湘西北地区木雕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土家族每年祭傩神,表演傩戏必不可少的工具。傩面具浑厚、粗犷,色彩运用大胆,善于运用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将脸谱人物性格塑造得活灵活现。红色象征勇敢坚强;黄色象征善良;黑色象征力量;白色象征奸诈阴险;青色象征妖邪等(如图10、11)。

湘西北木雕艺术在传统园林中的运用,同样颜色多样且寓意丰富,以红、黑、蓝三色搭配最为常见。此外,较为常用的还有金色,将生动的人物、动物、植物、纹饰等用描金的手法,呈现在黑框、红底、蓝边等富于变化的漆面上,既表现造物的高贵、气派,又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如图12、13)。

二、湘西北木雕艺术现实困境

在超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发展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湘西北传统木雕艺术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一)传承局限性

木材有着自然的寿命年限,且历经岁月侵蚀,老化和受损不可避免,而当地人们对建筑木雕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依旧比较薄弱,导致建筑木雕数量逐年减少,甚至大部分雕刻工艺技术失传,加大了保护与传承的难度。且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砖石结构和钢架混凝土结构等西式建筑,大面积出现在了湘西北的土地上。此时,传统木雕艺术面临消失的困境。

(二)应用局限性

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园林建筑是典型的木架构形式,而现代园林建筑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因此,传统湘西北建筑梁架部分的木雕艺术,很难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现代框架建筑中,找到合适位置。湘西北木雕图案虽构图优美、寓意吉祥,却内容固定、形式繁复,在现代园林建筑装饰中直接加以引用,与简洁的外部特征不符,很难被广泛接受。此外,现代园林色彩丰富,传统木雕艺术的古朴色彩,反倒显得不伦不类,难以融入到优美的园林形式中。

(三)审美局限性

“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审美客体的心理感受会产生差异”,美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在于审美者对其的捕捉,然而这又与审美者个人的受教育层次、素养、经历、地域、阶级及心境等有关。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大部分民众不能很好地欣赏和理解传统园林木雕艺术,进而出现木雕艺术被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所摒弃的现象。最终,形成民众对传统园林木雕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视而不见、见而无感、感而不知、知而不美”的窘境。

三、思考与对策

_与过去相比,现代科技带来的高速、便捷,已使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民众的审美心理需求也已大相径庭。固有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环境,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植于湘西北本土文化,传统木雕艺术向现代转化中才能依旧意义非凡。

(一)应用意义

中国园林艺术讲究意境,意境是情、理、形、神的有机统一,以情取胜即意境中的情能引起游者的共鸣和联想,因而产生了“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意境审美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的一种审美追求。湘西北传统木雕艺术依附于传统木结构建筑,在遵循建筑的木构架原则和各构件的功能用途下,通过梁托、门窗、隔扇、木栏杆等木构件进行艺术创造,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性。无论是园林建筑还是内部摆件,都融入了独特的装饰审美趣味和美好的象征寓意。现代园林中文化展览、主题性公园、纪念性园林等,适当地运用木雕艺术设计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亦使风景区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名人遗迹等更富有文化内涵,无疑是为园林意境的产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应用原则

在这个现代化的新时代,湘西北木雕艺术想在现代园林占一席之地,也需“因地制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合理化运用。

一是直接引用原則。如宫殿、寺庙、祠堂、亭廊等的重建或修复,中式别墅住宅、餐馆、会馆、园林与店铺等建筑,以复原当时古建的梁架结构、雕刻装饰和形式为主。而建筑物中梁托、门窗隔扇、栏杆、柱子的题材、色彩、花纹、样式等,可直接引用传统木雕的表现样式。赋予现代建筑以土本土文化气息,让民众感受到特定时代的文化底蕴,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如图14)。

二是间接引用原则。如主体框架用现代建筑材料制作,而外观是仿古样式的园林建筑。把握传统建筑原有的木雕形式和图案内涵的前提下,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删繁就简,采用简洁又不失传统建筑木雕形式和美感来进行装饰。具体如降低木雕厚度,以提高其轻快感;减化木雕结构,以增强其简约性;根据不同地域气候,选用深色或浅色木雕,让其与环境形成烘托、对比;采用现代元素,运用传统雕刻手法,进行形式创新等(如图15)。

(三)创新表达

湘西北传统木雕艺术应用于现代园林,不仅仅局限于园林建筑。将木雕样式、雕刻题材根据现代审美观念,结合现代先进工艺技术,如数字化雕刻技术进行创新,色彩应用结合整体格调与风格,可创新出更多木雕应用形式。

1.装饰部位创新结合木雕艺术,就园林中橱、窗、台、几、案、架进行装饰,并可在其上陈列、摆设单个的木雕艺术品,木雕题材内容既可沿革传统园林木雕装饰艺术形式,亦可创造反映现实生活的木雕作品。而在木制宫灯、落地灯、漆器屏风、木刻屏风、镜架、笔架、木刻钟座等园林中的木质小器件加上木雕装饰,进行创新装饰改造,可使单调的现代空间立即充满传统的民族气息(如图16、17)。

2.木雕样式、题材创新如将傩面具这一木雕样式不再只用于傩戏的表演,用以装饰现代园林,无论是雕刻在门窗等建筑构件上,或是夸大地表现运用于园林内部摆件,将民族的潜意识通过傩面具这一媒介得以表现。土家织锦作为武陵山区土家人特色织物,其工艺手法、纹样、色彩都融入了民族的先进文化,用木雕的形式表现土家织锦,将两种优秀民族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将省市的吉祥物或园林中的景墙或其他雕刻摆件运用木雕技艺,或积极与园林植物搭配,将植物色彩、寓意与木雕艺术融合,同时用花瓶、花盆、瓷器等艺术品配以装饰,既烘托主题,丰富整体,又增加了艺术欣赏价值(如图18、19、20)。

3.色彩应用创新现代园林中的色彩美可谓是“四时烂漫”,植物色彩的千变万化,灯光效果的渲染、社会发展带来审美观念的变化,现代色彩审美趋向于明快、醒目、亮丽。美国生理学家海巴比伦提出,“人能在自然界看到的颜色是有限的,人对任何事物不断地接受,就会产生腻的感受,使人疲劳乏味”。传统木雕艺术的古朴色彩不再适应时,做出改变并与其他园林要素协调统一即为必然要求。色彩搭配原则中,注重类似色的组合,对比色的组合,将木雕作品的色彩与自身想表达的情感,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风格通过可调节的人工色彩做到“大调和、小对比”(如图21、22)。

结语

湘西北木雕艺术在继承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基础上,融入本土文化,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是历代先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我们应不遗余力地保护与传承。既要提高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及审美能力,积极加入到保护队伍中;又要鼓励设计师运用木雕艺术,与本土文化、现代审美观念相融合,创新出更多木雕应用形式;还得通过图文记载方式,为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唯有如此,湘西北木雕艺术才能在现代园林中与众不同、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
用本土文化精髓助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
基于本土化设计的逆本土化设计研究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于国内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青田本土文化和中学篆刻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润物细无声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