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反思与现实、未来:论当代文艺评论的价值提升

2018-11-12 23:45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批评家文艺现实

郑 升

经过新时期以来数十年的演变与争鸣,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已积累起丰富多样的经验与案例。其中的成败得失、源流通变需要我们在焦虑与迷茫中静下心来,分类型、分阶段梳理自晚清以来的中国文艺评论的情景与“经典”,包括当代纷繁芜杂的文艺评论活动与“经典”,将割裂开的或者对立的近代与现代、反映论与价值论、本质论与审美论、精英批评与自媒体批评等这些在特定条件下的“珠玉”连接起来、沟通起来,去芜存菁,触摸到“经典”背后所蕴含的“脉络、方式与方向”,并在服务于“人学”“现实”以及着眼于“未来”这一共同目标的层面实现整合与重塑,形成能够表达当代中国人思维、思想、情感并能回答现实问题的多样文艺评论格局与话语体系,从而提升当代文艺评论自身的品格与价值。

伴随着全球化、商业化、网络自媒体浪潮的波澜汹涌,伴随着各种西方文艺理论和批评观点的大量译介,伴随着“文学主体性”“性格组合论”“人文精神大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主体间性”“元理论”“失语症”“学院批评”以及文艺学学科反思与重建等问题争鸣的此消彼长,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与评论的建设、发展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格局,但是在丰富、拓展与收获的同时,也在丢失、割裂与局限,并在历史与现在、反映与价值、各种主义与逻辑起点、精英批评与自媒体批评等新老问题的叠加与纠缠不清中陷入清醒而又迷茫,喧哗而又困窘的多元境地。其中,当代文艺评论的“本体与价值”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至少是在“吸收、消化与建构”层面尚如此,至少是在与丰富多样的现实景观的“交流、对话”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或不断受到挑战和质疑方面尚如此。

这些现象与问题再次提醒我们: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评论在市场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已经急速“奔跑”了三十多年,已经不间断地从西方“输血”了三十多年,若从晚清“西学东渐”算起已经是“西学”了一百多年,现在是到了深入梳理与反思的时候,到了真正“构建”与“造血”的时候。在此,着眼于检视历史与现实,以期实现延续与沟通,而不是割裂、零碎与紧张的对立;着眼于批评的批评、主体的确立与担当以及对于现实的深切关注,而不是庸俗、逃离或故作姿态故作清高就显得重要。

就此而言,中国的文艺评论需要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但终究要在“熟悉自己历史”、要在“借鉴与转换”和回答现实拷问的过程中建立起属于自己民族、适应并引领时代风尚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确立和提升自身的价值,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熟悉并能“历史地、具体地”判断自身的“过去与现在”,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这是每一位从事当代文艺评论工作的人所必需的基本功。许多人因为囿于学科局限、自身素养、时代浮躁等等原因,这方面的工作在近些年做得还不够扎实和周详。中国文艺评论有一个优良的历史传统便是:总能在继承与反思中实现构建与发展,总能在“离开”的同时没有忘记“回返”,从而不断确立文艺批评自身的价值与公信力。《诗大序》是对先秦丰富文艺理论的梳理与反思;《文赋》是对之前和当时文学现象与创作的梳理与反思;《文心雕龙》更是在“宗经、征圣、明道、辨骚”的继承与反思中,在源流通变的梳理与反思中,在借鉴“佛学”等外来品思维方式的吸收与转化中完成了“构建与造血”;陈子昂、韩愈、苏轼、朱熹、“王阳左学”“清代四大诗学”、王国维直至令后世赞叹不已的民国学术、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习近平《全国文艺座谈会讲话》都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梳理、反思中,在“中西”的对话与转换中建立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建立了具有学理性或者普适性的理论范畴,提升了文艺认识与评价的价值、品格,丰富了文艺制度的内涵、样式与方法。

恩格斯曾提醒研究者:“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在这方面,到现在为止只做了很少的一点工作,因为只有很少的人认真地这样做过。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人们出大力,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曾精彩论述:“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它是真正养成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致淹没在一大堆细节或大量争执意见之中所必需的,对于用科学眼光分析这个问题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

若回归特定的历史语境,会发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实古人也同样遇到过,西方的文艺评论也同样面临过。因此,我们需要在焦虑与迷茫中静下心来,分类型、分阶段梳理自晚清以来的中国文艺评论的情景与“经典”,包括当代纷繁芜杂的文艺评论活动与“经典”,将割裂开的或者对立的近代与现代、反映论与价值论、本质论与审美论、精英批评与自媒体批评等这些在特定条件下的“珠玉”连接起来、沟通起来,从而去芜存菁,触摸到“经典”背后所蕴含的“脉络、方式与方向”,既相反相成,又相辅相成,并在服务于“人学”以及“现实”这一共同目标的层面实现整合与重塑,最终形成能够表达当代中国人思维、思想、情感并能回答现实问题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既不清高也不庸俗,文质彬彬,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光英朗炼,气盛言宜,既有魏晋名士、六一风神之风骨,也有中和为美、浩然之气之境界,形成友善之批评、真诚之批评、洞见之批评,引导之批评,“无愧于人民、时代和人生”。并且“成功地把历史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才将是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

因此,认真梳理并反思百年来的文艺评论历史,将有助于当前文艺评论价值的确认与提升,并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过程中避免根基不稳、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半路出家、视听不清的弊病,为年轻一代批评家的成长指明方向,夯实基础,奠定思想与情怀。

真正的反思与批判至于文艺评论是重要的,它意味着再创造,意味着独立、平等与洞见,意味着交流与对话,意味着没有脱离人生与现实,意味着批判与关怀的结合。舍此,文艺评论的主体与价值都会丢失。郭沫若认为“批评也是天才的创作。文学是发明的事业,批评是发现的事业。文学是在无中创出有,批评是在砂中寻出金。批评家的批评在文学的世界中赞美发明的天才,也正自赞美其发现的天才。”胡经之曾在《文艺批评随感》一文中感慨:现今的文艺批评不仅不触及文艺作品的缺点,也揭示不出文艺作品之美。这样,就更需要真正的批评家出场以及掷地有声的文艺批评的出现。现在的问题是真正的反思与批判如何形成?学界对此多有探究,笔者在此也只是强调:批评家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学养,不断深入生活与实践中确立批评信仰,形成反思批评,彰显人文与审美的风貌与力量。

此外,批评家的经济地位与人身空间的相对独立也是一个关键。自汉代以来随着“藩国向中央集中,地方向宫廷集中”文化策略的加速推进,中国文士的身份与地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士阶层日益受限,日趋依附于政权或者体制。即使如此,被鲁迅称誉为“民族脊梁”的文士依然代代涌现,中国的文化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表明“士阶层”精神的坚韧、顽强与力量。今天的批评家需要好好思量中国的“士阶层”传统、精神与安身立命的策略和范式,从而在现实、理想与政治面前保持一种合适的“距离与状态”。袁济喜曾以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融合中西阐释“意境”为例,说明了古代文论话语的生命力以及实现现代转换的可能性。实则,中国的儒释道文化精神,以及“士”精神的当代阐释和转换是当代文艺评论改造、完善自身结构的有效资源,以上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作家、批评家、读者、大众诸方面的沟通、理解和信任,割裂、封闭或者对立只能是两败俱伤,重演“文字与文化建设”的悲剧。当然,做到以上这些何其不易,但唯其难也才愈显其之贵,其之重。好在“文化强国”、“呼唤传统”、“提倡人文”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大环境、大生态在不断矫正和趋于良性的情况下,批评家能否拿出“干货、真货”就事关当代文艺评论本体的确立,价值的提升。

再多的主义探讨、概念辨析和术语创造,最终都要回归真实与现实并在其中得到检验、淬炼与升华。批评家的价值以及主体性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还要在积极面对现实的热点、焦点现象中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并且去建构一种健康、有序、活泼的文艺批评秩序。我们反对一个话语模式的批评,反对轻视甚至忽略小众批评、大众批评和媒体批评的观念与举动,提倡多种批评模式和批评方法的并存以及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真正让每一个批评者充分发言,在面对任何文艺作品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比较公允的历史认知、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将多元一体、核心价值取向与多元共生、和而不同辩证统一起来。

法国批评家丹纳曾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要想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湖南理工学院教师余三定曾对“现实”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文艺理论所面临的“当前现实”包括“社会现实”“文学创作现实”和“文学理论研究的现实”等几个方面。单就“社会现实”而论,大城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与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现实便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文艺理论所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任何现成的理论的“ 阐释的有效性”都应该受到质疑……这些见解提醒我们,文艺评论在面对“现实和真实”的时候,要有语境意识、差异化意识和时代感。具体到当代文艺评论,我们要走在现实的后边,在抵达真实的尊重与了解中分析或者揭示;我们也要走在现实的前边,在追寻终极关怀的预见与引导中坚守与提升。同时,现实是多样的,是立体的,是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并存的。优秀的评论家就要善于对这样的现实予以具体的分类与相应的观照,不盲从、不清高,不孤寂、不冷漠;既要有人关注阳春白雪,也要有人关注乡里巴佬;评论家既是“指导者”,更是“倾听者”;既是“裁判”,也是“运动员”;评论家反思和批评现实,评论家也被现实检视和批评……从而在一种合理的心态,积极的理性分析、情感融注、价值判断、审美估量的各有侧重或者兼而有之中不仅让我们明白、通晓、感动、愤激或者振奋,也让我们思考、冷静、勇敢、友善、睿智或者博大。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文艺评论实践,百余年来的中国现当代文艺评论实践,三十多年来沧桑巨变、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实践,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以及多年来波澜壮阔、沧海桑田的文艺实践,已经为我们累积起一笔笔丰厚的现实宝藏,呈示出空前深广的现实景观,亟须评论者、理论者面对、解读和总结。学习与实践,反思与批判,交流与对话,直面与尊重,服务与导引等等,都是当代文艺评论无法回避的态度与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全国文艺工作者会议讲话》中深刻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这些阐述,强调了学养、德行、艺术理想以及“真善美”等触及文艺本质属性和终极目标的重大命题、概念,无疑明确了新形势下文艺工作的特质、方向和意义,也是当代文艺评论赢得受众与尊重,提升自身品格与价值,无愧于历史与时代的关键所在和应有之义,需要我们思考、践行和完善。

伟大的时代必然呼唤伟大的作品与理论,也为伟大文艺作品及其经典理论的产生、提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风土,因而,德才兼备,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明确价值取向,熟悉文艺规律,完善文艺制度,加强评论的主体性、独立性、文艺性,能够回答或者引领现实中气象万千的重大现象、焦点问题,必然会不断夯实、丰富、凸显文艺评论的品格与价值!

【注释】

[1] 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3期。

[2] 这里的“回返”不是重复或者简单的复古,而是在一种消解、继承、重建中实现超越式的“回返”。比如 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曾认为:就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道家重在“消解”,儒家重在“建构”。亦如袁枚曾在《随园诗话》中标举“尚清”力图纠正儒道两家美学向极端发展后带给诗歌创作“过实、过空”两种弊端,就是一种消解与重建兼而有之中的更高层面的“回返”,并非简单的向汉学和理学回归。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页。

[4] 《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l页。

[5] 习近平:《全国文艺工作者会议讲话》,新华网,2014年10月15日。

[6] [比]乔治·萨顿著,陈恒六等译:《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7] 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38页。

[8] [9] 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2、7页。

[10] 李作霖:《“当前现实与文艺理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批评家文艺现实
第七代批评家
1942,文艺之春
新锐批评家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节日畅想曲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