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程乙本改动程甲本字数问题,是认识程甲、程乙两本关系的重要话题之一。自1927年汪原放首次对乙本修订甲本字数进行统计开始,至今,九十年间,目前所见,主要有七种统计字数,多者为28138字,少则五六千字。其统计字数,之所以如此悬殊,是因为统计的人各自所用版本不同、把握标准有别造成的。而字数修订的多少,都可作为考察和评判程乙本对程甲本修订方式、修订结果的一个有力参照。
1921年底,胡适先生《红楼梦考证》“改定稿”一文,首次提出“程甲”与“程乙”两本的版本概念,并且断言,程乙本“是用‘程甲本’来校改修正的”,点明了甲乙两本的关系。此后,这一论断,触类而伸,引发一系列话题,诸如乙本改动甲本多少字,以及改订用时、摆印地点、修订方式、修订动机与结果等等。近百年来,这些话题,一直存有歧议,争执不断。其中,乙本校改甲本字数问题,因关涉对其他几个问题的认识与判断,更是聚讼焦点。那么,乙本对甲本究竟改动了多少字呢?则又众说纷纭,久无定谳。就目前所见,主要有如下七种统计字数。
(一)较早对乙本修订甲本进行统计的是汪原放先生。据其于1927年所写《重印乾隆壬子(一七九二)本〈红楼梦〉校读后记》云,早在民国十一年(1922),他就借来胡适自己所藏程乙本“开始做校读的工作”,至民国十二年(1923)底,先后“校定”三次,而以十回一组进行统计,结果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改去一五五三七字;高鹗续作的后四十回,改去五九六七字。”而“总算起来,修改的字数竟有两万一千五百○六字之多(这还是指添进去的和改的字,移动的字还不在内)。”并作说明:“这个数目当然不甚十分正确,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胡文彬先生1991年1月在为读者解答关于“程甲本、程乙本与程高本系统”的复函中,也对程甲、程乙两本文字上的不同之处作了自己的考察。他说:“程乙本对程甲本做了大量的增、删、改,数字高达21506字,其中前八十回就增删了15317字。”胡文统计总字数,与汪文统计同;唯前八十回“增删”字数,与汪文“改去”字数略有差异。后来文彬先生对汪氏所用底本提出质疑。
后之学者谈及程乙改动程甲文字时,或明说、或暗引,多采汪氏说。日本大原信一教授就曾比较肯定汪氏的统计,他说:“汪原放在亚东新本的校读后记中说,比较新本和旧本,增加了21506字。这个数字主要是用道光本(王希廉本)与亚东旧本比较的结果。因王本基本属于程甲本系统,所以把这一数字作为甲乙本改动的大概数字是可以接受的。”
二十多年后,汪原放所用工作底本及其校订方法,则不断为人所质疑。如俞平伯先生1950年在其《红楼梦第一回校勘的一些材料》一文中,介绍程乙本时说:“百二十回‘程乙本’,流传甚少,一九二七年亚东书局本自称根据这个排印的,却又不很精密。”日本伊藤漱平教授《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上)亦以为:1927年上海亚东新排本“按当时胡适收藏的程乙本重新排版(但这不是程乙本的原样复印,校订者汪原放采用较简易的方法:以馆内旧版为底本,据程乙本校订)。”对汪原放作了集中批评的是魏绍昌先生,他在其1982年《谈亚东本》一文中指出:汪氏统计的数字,“只能看作是亚东重排本和亚东初排本的不同,决不能看作是程乙本和程甲本的不同。因为亚东初排本既非程甲本的原貌,亚东重排本后来也没有完全照程乙本翻印。”并说:“但在以前,曾有人把这种数字认做程乙本和程甲本的不同,这就上了汪原放的当了。”之后,胡文彬先生在其《程刻本〈红楼梦〉的两个版次与“第三种”版本》中亦指出:“(汪原放)所用的程乙本并非是一个标准的程乙本,而极可能是一个‘混合本’,其统计数字还有待核实。”底本选择不当,校订方法“简易”,所得结论,便难免会有缺失。
(二)据魏隐儒先生编著于1988年的《中国古籍印刷史》第二十章“清代的活字印本和磁版本”所说:“为了弄清(《红楼梦》)两本异同,俞平伯先生曾将甲乙两本对勘,据云全文变动约五千九百多字。两本既然不同,应当加以识别,最确切也最容易检查的根据是第一回的‘回’字,程甲本作‘囬’,程乙本作‘回’。”此引俞氏说,未详所出。但这一说法,多为人采用。如罗孟桢先生《古籍文献学》一书,讲及“清代的活字印刷”时,亦以《红楼梦》为例,谓:“红学专家俞平伯以甲、乙本对勘,乙本改动约五千九百多字,连回目也有差异。”至2015年,有专家在介绍《红楼》珍贵古籍时,也采用“俞平伯说对校甲乙本变动五千九百多字”的说法。而有的学人,则径云:“(程伟元)在第二次排印(《红楼梦》)时进行了校订增补,比原排印本变动约有5900多字。”这一数字,是作者自己作的统计,还是根据所谓俞平伯先生的说法,未作交代。
查核20世纪80年代前俞平伯先生有关红学论述,并未检得魏书“印刷史”所引俞先生自己所“云”程乙“全文变动约五千九百多字”的相关文字记述。唯俞氏于1964年所撰《谈新刊〈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长文中曾有两处提及“五九六七字”这一数字。一是正文说:“因甲乙两本,从辛亥冬至到壬子花朝,不过两个多月,而改动文字据说全部百二十回有二万一千五百馀字之多,即后四十回较少,也有五九六七字。”二乃文后注云:“汪原放《红楼梦校读后记》:……‘前八十回,改去一五五三七字。后四十回,改去五九六七字。’”俞文交代一清二楚,所谓“据说”,即按别人所说;别人者“谁”,乃“汪原放”也。其实,林语堂先生1966年《俞平伯否认高鹗作伪原文》在引录俞文“也有五九六七字”后,曾随文注明:“语按:根据汪原放计算。”
此外,比对魏书等所引,与俞先生原文也有两处明显不同:一是魏氏等所说,乃指乙本“全文”改动字数,俞氏所说仅指“后四十回”;二是俞引证汪原放统计字数,乃照录原文,是个确数,而魏文等作“约五千九百多字”,则改称约数。是魏先生等另有所出,抑是误读俞文,不便臆度。
(三)1987年北京师大校注本《红楼梦》(程甲本)“校注说明”云:“据我们初步统计,程乙本对程甲本删改字数达一九五六八字,其中前八十回即被删改一四三七六字(解放前汪原放标点本,曾两次统计程氏改动字数,是以亚东版的重排本和初排本比较算出的,我们这里是乙本改动甲本的数字)。”笔者曾参与北师大本的校注和统稿工作,“说明”即由本人草拟;校勘字数统计,乃由武静寰先生完成。之后,在笔者与沈治钧、武静寰合写的《谈〈红楼梦〉程甲本》一文中又将这一统计结果以表格形式做了展示。这里所谓“乙本”,系指北师大图书馆藏乾隆五十七年萃文书屋木活字本《新镌绣像红楼梦》;“甲本”为萃文书屋初排《新镌绣像红楼梦》翻刻本,参校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藏程甲本复印件。
武静寰的统计结果,得到师大本顾问启功先生认可。后来冯其庸先生书目文献版《〈程甲本红楼梦〉序——论程甲本问世的历史意义》、黄进德先生《程高本琐谈》等论及乙本改动甲本文字时均采北师大说。还有一些红学著述,乙本改动甲本字数统计,与武静寰统计全同,一字不差,也许这是一种巧合吧。
(四)2006年张秀民先生《中国印刷史》(下)第二章“活字本的内容”一节,以《红楼梦》印本为例,说明“壬子本变动了五六千字,回目标题也有出入。”王丽敏博士首先注意到这段记述。张先生所说,有何渊源,不得而知。杨健博士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珍品鉴赏·定级图录》一书“特殊印本”中收录程乙本,亦注云对程甲本“计改动五六千字”。这与魏隐儒“印刷史”等所说“五千九百多字”又不尽相同。魏氏等所说,虽只是概数,但与确数“五九六七”字相差不多。而张氏等所说,只是“五六”两个相近的整数,未说零数,则与“五九六七”字确数相差较大。不过,这两种说法,在七种字数统计中,当是改动最少的。
(五)刘世德先生于2008年所撰《从〈红楼梦〉前十回看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改》一文,另觅蹊径,他不以“字”而以“处”为单位,对程乙本第一至十回修改多少做了统计,而说明:“十回修改之处相加,等于2394。这只占全书一百二十回的十二分之一。姑且假设这是个平均的数字,则全书的修改约有28728处”,“修改将近三万处之多,这个数字不可谓不小啊!”结论是:“程乙本的修改是缺点多于优点,失败大于成功”。
其后,即2013年,吕启祥先生《也谈〈红楼梦〉程乙本对程甲本的改动》一文,则选取前八十回中靠后的十回(即第68回至第77回)文字,同样采取计“处”的统计法,对甲乙两本做了对校,大致统计为,十回正文改动,共计768处。并说明:“若以每处平均改动2字计,则768处改动约1500字,这十回中有四回回末乙本增字颇多,共计150馀字,两者相加,不会超过2000字。”吕文所用版本,程乙本系桐花凤阁评点萃文书屋梓版《程乙本红楼梦》,程甲本为中国书店出版社《红楼梦·乾隆间程甲本》。其得出的“认识”是:“从程甲本到程乙本,无论文字或版面,均为大同小异”;“程乙本订正了程甲本的若干讹误,趋向完善”;而“程乙本又确有改错改坏的地方”。
如果与以“字”计者比较,据武静寰统计,第68至77回,乙本改动甲本计1079字,与吕文统计1500字或2000字,有明显差异;而据王丽敏博士的统计,乙本此十回的修订,则为1729字,与吕文所说比较接近。刘世德先生谓乙本“全书修改约有28728处”,但未说明每处当以多少字计,如果亦以2字计,则全书修改约57456字,这当是七种统计字数中最多的;如以每处1字计,则与王丽敏统计28138字(见下文),庶几近之。
(六)近年来,一些学人,对程乙本的修改字数,重新做了审视与统计,采用方法更趋细化,数字统计也更为精细,如张德维先生和王丽敏博士。前者在其2014年《“详加校阅”终如何?——谈〈红楼梦〉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改》一文中说,他曾以沈阳出版社2006年影印中国社科院程甲本与2011年中国书店出版社影印店藏程乙本“进行了全书三遍、局部多遍的对校”,而可以看出:“程乙本在程甲本的基础上删除了21345字,在删除的基础上增添了22144字,移动位置的字为814个。这个结果与八十多年前汪原放先生的统计结果十分接近。”依此,张文统计,乙本对甲本删除、增添的字,当系43489个;而汪原放自己说明,他的统计,“添进去”和“改去”的字,共计21506字,是则,两人统计,实有较大差异。
(七)青年学人王丽敏,于其2015年完稿的博士学位论文《〈红楼梦〉程乙本研究》中,在梳理前人对乙本修订统计字数的基础上,首次以沈阳出版社影印程甲本与天津图书馆藏程乙本影印本为底本,“详细”制定了六项自己的统计标准;然后对乙本的改动文字逐回进行了“谨慎”的统计,并列表作了展示。其结果是:乙本在甲本的基础上共修订了28138字、其中改动字数为12206,占43%,数量最多;增加字数为7754,占28%;删减字数为6668,占24%;移动字数为1510,占5%,数量最少。平均每回修订字数约为234个,文字修订主要集中于前三十七回,共计14557字,占比近52%。统计比较细致。
以上七种乙本改动甲本的字数统计,时间跨度近九十年,大别之,或可归结为如下四种情况:
其一,(一)与(三)为一类,如前所说,汪原放的统计,尽管其所用底本有瑕疵,为人诟病;但他是“努力”以“新本”(即亚东重排程乙本)与“旧本”(即王希廉评程甲本)作比较研究的第一人,在《红楼梦》程本校勘史上自有其首创之功。即使如五年前曾批评他的魏绍昌先生,后来在其《〈红楼梦〉版本简介》一文中也曾说,程伟元、高鹗对《红楼梦》内容的修改达两万馀字。无疑,这一统计数字,当采自汪原放说。
其二,(二)与(四)为一类,其中多人引证所谓俞平伯说;但渊源不明,本末未悉,尚待进一步查实。而引此说者,多为“印刷史”“古籍图录”之类出版物,红学研究者鲜见采信。
其三,(五)别作一类,而如何细化其字数统计,似乎费点斟酌。应必诚先生《论石头记庚辰本》书中有一段话,或可参看:“……笼统地说程甲本对原著改动少,程乙本对原著改动多,并不符合版本的实际情况,我们以第一回为例,这一回程甲本对原著改动有四百处左右,而程乙本仅约四十处。”文后页下有一注云:“此类统计很难精确,有的地方删字,有的地方改字,有的地方增字,有的地方增、删、改交叉在一起,难以计算。而删去一字,增一字与删去几百字,增几百字也均作一处计,也不很科学。所以这种统计只能看出总的情况。”
其四,(六)与(七)为一类,可以说,张德维文与王丽敏文,既是对汪原放研究的继承,更是发展,是注入程本研究中的一种活力。尽管他们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应该充分肯定的一点是,他们不完全纠结于所谓乙本对甲本改动的“好坏”,而以乙本改动甲本文字的“正误”为标准,认真比勘,对程乙本的价值提出各自的看法。比如张文,将甲乙两本文字逐一对校后,发现甲本存在1707例纰缪,乙本存在1035例纰缪,减少39%;但也有300馀例没有改正,并在重排中出现新纰缪近700例。不过,整体看来,“程乙本的排校质量确实比程甲本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王丽敏文对乙本修改甲本的几种类型及其致误原因作了认真辨析,指出甲本约存在684处讹误,乙本全部改正;乙本同时又新出现约408处讹误,而甲本相应之处不误。她认为,“程乙本虽存在不少问题,但在整体上要优于程甲本”,它的重刊,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红楼梦》百廿回印本”。虽然张德维和王丽敏两人对甲乙两本文字讹误的统计不尽相同,但用意是相通的。这一工作,弥补了前人研究之所未及,对认识程乙本的版本价值,颇有助益。就其阅读层面而言,恰如藏书家韦力先生所说:“我不认为工人会故意伪造甲本,原因是甲本和乙本相比,乙本改正了很多错讹。……对读者来说,当然要读乙本。”
几种统计数字,差异之所以悬殊,主要是因为“乙本对甲本的改动情况颇为复杂,不同的人来统计,把握得标准便会有差异,结果也就不完全相同”。而不同的结果,彼此交集,则又直接牵连对乙本一些修订相关问题的认识。比如,如果乙本改动甲本仅五六千字,而用时七十多天,或绰然有馀。但如果说,乙本改动两万一千五百馀字,或两万八千多字,而不过两个多月时间,则又是怎样改订的,于是又引发学人对乙本修订方式的种种猜测,诸如乙本在甲本基础上修订而成说、程伟元高鹗二人分别主持甲本乙本同时进行修订说、乙本修订工序早于甲本说、乙本以甲本为底本而采用“逐日轮转”摆印说等等。无怪乎俞平伯先生说:“这在《红楼梦》版本史上是一个谜。”
还有,据张德维文统计,程甲本全书共有716799字,程乙本共有717604字,乙本比甲本净增805字。如依几种乙本改文与乙本全书字数比重看,则所谓改五六千字者占0.1%,改一万五千多字者占2.7%,改两万一千多字者占3%,改两万八千多字者占3.9%,改四万四千多字者占6%。那么,这些改文,又会对乙本修订结果产生什么影响,是好是坏,是得是失,都可作为评判乙本改订结果的有力参照,而借用吕启祥先生的话说:“这是一个颇多歧见、不易解释的难题。”然而,阅读乙本,研究乙本,又确乎“不易”绕开这个“难题”。读者之所以关注程乙本改订程甲本字数之多少,盖亦因此故也。
注释
① 汪原放《重印乾隆壬子(一七九二)本〈红楼梦〉校读后记》,上海亚东图书馆1927年校点本,第5—7页。
② 胡文彬著《红楼梦探微》第十五章附录《程甲本、程乙本与程高本系统》,华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87页。
③ [日]大原信一《关于结局的表现——红楼梦文法笔记》,原载《东山论丛》3,京都女子大学,1951年10月;转引自[日]伊藤漱平著,李春林译《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下)——程本的“配本”问题探讨札记〉》,《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2辑,第182页。
④ 俞平伯《红楼梦研究》附录《红楼梦第一回校勘的一些材料》,棠棣出版社1952年版,第252—253页。
⑤ [日]伊藤漱平著,李春林译《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上)—程本的“配本”问题探讨札记〉》,《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1辑,第235页。
⑥ 魏绍昌《红楼梦小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6页。
⑦ 胡文彬《程刻本〈红楼梦〉的两个版次与“第三种”版本》,《曹雪芹研究》2011年第2辑。
⑧ 魏隐儒编著《中国古籍印刷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230页。
⑨ 罗孟祯编著《古籍文献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59页。
⑩ 见2015年10月15日《北京日报》载《〈红楼梦〉最早刻本悄然现身》“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红楼梦》珍贵古籍展”。
⑪ 见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⑫ 魏隐儒书未交代其成书时间,慕湘于1979年11月为该书所写“序”中说明,1978年春节作者曾持手稿向慕求序。是故,乃划出80年代前这一时限。
⑬㊳ 俞平伯《谈新刊〈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中华文史论丛》,1964年第5辑。
⑭ 林语堂《俞平伯否认高鹗作伪原文》,见《平心论高鹗》,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⑮ 曹雪芹著,张俊、武静寰等注释、校勘《红楼梦》(程甲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校注说明”第2页。
⑯㉓㉝ 见沈治钧、文而弛《谈〈红楼梦〉程甲本》,《红楼梦学刊》1991 年第2 辑,第12—13、13、11 页。
⑰ 冯其庸序,见《程甲本红楼梦》,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黄进德文,见《1992年中国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⑱ 如郑庆山《红楼梦的版本及其校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513、671页;刘宝霞《程高本异文及词汇研究》,《红楼梦学刊》2012年第3辑,第124页。
⑲ 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23页。
⑳ 杨健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品鉴赏·定级图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第84页。
㉑ 刘世德《从〈红楼梦〉前十回看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改》,《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又见曹立波、周文业主编《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研究和数字化论文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㉒㊵ 吕启祥《也谈〈红楼梦〉程乙本对程甲本的改动》,《曹雪芹研究》2015年第1期,第144、149页,142页。
㉔㉖㉛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丽敏博士论文《〈红楼梦〉程乙本研究》2015 年6 月,第139、142、222 页。
㉕㉚㊴ 张德维《“详见校阅”终如何? ——谈〈红楼梦〉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改》,《文学与文化》2014年第3期,第27、29、26 页。
㉗ 魏绍昌《〈红楼梦〉版本简介》,载上海市红楼梦学会等编《红楼梦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第662页。
㉘ 应必诚《论石头记庚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4页。
㉙ 关于程甲、程乙两本文字“优劣”“好坏”的评判标准,拟另文讨论。
㉜ 韦力、拓晓堂《古书之媒——感知拍卖二十年摭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21页。
㉞ 文雷《论程丙本》,载胡文彬、周雷《红学丛谭》,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陈庆浩、蔡芷瑜《〈红楼梦〉后四十回版本研究——以杨藏本为中心》,《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冬之卷。
㉟ 杜春耕《程甲、程乙及其异本考证》,《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4辑。
㊱ 王三庆《红楼梦版本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㊲ 顾鸣塘《〈红楼梦〉木活字本流变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2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沈畅《关于“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红楼梦〉摆印的两个问题》,《红楼梦学刊》2013年第5辑;张德维《〈红楼梦〉程本是怎样摆印的》,《红楼梦研究辑刊》2014年第8辑。以上四注,并可参王丽敏博士学位论文“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