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代和断裂:一代批评家的新生

2018-11-12 22:01主持人韩春燕
当代作家评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代际当代文学批评家

主持人 吴 俊 韩春燕

主持人的话

:此时此刻,重释或再评价70年历史的当代文学,还有一个非常明显也非常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我们已经身处一个换代、一种可能是历史性的全面的代际更替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出现,同时缘于一种可称之为断裂的社会状态的出现。换代与断裂,就是我们身处的时代与社会的特征。所谓换代,简言之,就是从年龄上看,一代拥有迥异于传统常态经验的新人已经全面进入社会各界各业的中心或前沿位置,既是最有力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已成为新的权力人群,比如,曾经的“80后”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中年人了。这预示了这一次的代际更替较之以往更明显地表现为新人新经验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了。在文学界,他们就是新一代的批评家。而所谓断裂,指的是因为权力或人为的长期干预、设计,社会人群在知识、经验、价值观等几乎所有方面,不仅难有基本共识,而且分歧日趋严重;不仅有纵向的断裂,而且横向的断裂也成为一种常态现象。比之于互联网造成的个体性碎片化,我说的这种社会断裂可称之为群体性“板块碎裂化”。比如,在周小平现象中,被很多人称为“带鱼”的常识无知者,网上拥趸却远过百万,这已不是用知识或教育的成败之类理由能够解释的了。

在这样一种状况下面对我们切身相关的当代文学,新的可能性的出现就是一种必然。也就是说,这个时代已经需要新的代际眼光来观察历史,需要用新的社会经验来评价我们生活中的文学。这就是从文学主体角度来发现重释或再评价当代文学的切实理由。说到底,需要倾听一代新的批评家在文学的中心位置发言了。重要的事实是,他们也已经出现了。

多年以前,曾有一篇文章提到了1960年代的十年中诞生了两代作家的现象。其中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文革”十年的记忆和经验成为中国当代作家的一种政治-文化的代际区分标志。这一标志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将“文革”经验视为一代作家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说,当代中国作家可以由此分成两代人。我以为现在这一区分的标记也仍然有效。不过,与这种直接的个人经验相比,新世纪以来的状况是,新一代作家的出现已经呈现为更加复杂的状态,或者说,随着此前一段历史的渐渐湮灭,文学的新代际必须获得新的标识,同时,社会的变迁或转型的结果,也使文学的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价值观的根本变化。因此,文学标识的新经验、新要素必将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或考验。

相比于以往的批评家群体,新一代批评家的产生几乎都在大学里,教育和知识的环境优越于以往的几代同行。理论训练相对系统严格,专业起点远高过他们的前辈。特别是对新的知识生产的工具掌握,新一代的技能堪称与生俱来,而非如前辈的勉强或刻苦习得,这不是技术性的差异,实质结果是看待世界的方式和眼光会因此有了基本的差异。如果说如何应对或理解眼下的世界在新一代看来是充满了自信,那么再看历史的时候,原先的程式就需要被重新格式化了。或者说,在我们看来的重装系统,在新一代手下不过是一种顺理成章,代际间本来就存在着世界的两副面孔。回到我们共同的文学批评,回到我们的专业学术,我们会发现,同样是清理历史的行为,我们的预设在新一代批评家笔下已经不复存在,他们的再评价成为代际意义上的对于前辈眼光的再审视。

这期稿子集中在批评史个案的重评方面,作者都是目前最年轻的批评家。他们的知识系统和批评经验会使本栏目的“再评价”体现出新的意味——再评价既是一种观点或姿态,也是一种新人的成长仪式或独立宣示。

猜你喜欢
代际当代文学批评家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
——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第七代批评家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新锐批评家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反思与追问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画家和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