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古诗词背诵方法

2018-11-11 09:37章旭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古诗词效率素养

章旭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古诗文则是其中之精华。背诵古诗词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在初三的复习过程中,不少同学对背诵、默写古诗文感到十分困扰,背诵的时间不少但记忆效果不佳。笔者试从平时的教学实践入手,通过五种背诵方法,提高初三古诗词的背诵效率!

关键词:古诗词 背诵方法 效率 素养

古诗词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古而不衰,是我们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不学诗, 无以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使人灵秀”……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诗词热”更是很好地证明了只一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教育是关键一环。中国素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传统,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构成了中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古诗词教学、古诗文诵读提升到更高层次,让学生从古诗文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人文涵养中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其语感,积累语言,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初三古诗词背诵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学生需背诵80篇(段)优秀诗文。笔者发现,尽管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背诵默写上,但是总有不同程度的失分,或错字别字,或张冠李戴,或无以应答。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在家花时间背了,但可能属于死记硬背,默写时一紧张,似乎全忘了;还有的因为词义不理解,导致整首诗不明白,背不下来。究其根本,大部分学生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应付,只会死记硬背,效果自然不好,如此循环,学生反而容易觉得古诗文的学习压力大,对背默会有些怨言,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针对学生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二.几种背诵方法

1.范读法

这里的读是指教师的范读,而不是一味依靠多媒体的范读。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学生,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范读,能唤起起学生的朗读愿望。如果教师再带动学生有感情地跟读,配上音乐,就能营造学习古诗文的氛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朗诵,不仅让学生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而且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根据对偶、押韵等规律,默出正确的句子。如学生背诵刘方平的《月夜》时,有人把“窗纱”背成了“纱窗”,就问他们把“窗纱”换成“纱窗”不可以吗?不清楚就多读几遍,有聪明的学生一下子就说出来了,不可以,因为和前面不押韵了。古诗词音韵和谐,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快乐的背诵中有所思,有所得。

2.绘画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词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在教学中往往要将抽象凝练的语言化为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红”、“绿”二词都是在直观的描述花朵和江水的颜色,“日出”、“春来”互文见义,又增强了画面的色彩美感,于是学生就能产生对美景的喜爱,从而理解诗人对江南的恋恋难忘之情;又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句,都明丽如画。除了美景外,還有一些生活的画面,背《观刈麦》时,“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这一句,学生经常搞不清左右手,还是左右臂,我就问他们,平时是习惯性的用右手捡拾东西还是左手啊(左撇子除外)?前面有手了,后面还能是手吗?诗歌对仗是不能重字的,那只能是臂了。只要帮助学生再现画面,巧妙联系实际,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吟唱法

古诗词,本来就是一种便于吟唱的艺术,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韵律沟通起来,如果有可能将诗词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也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播放王菲的音乐,学生轻声跟唱,用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感受其中的情感;讲《诗经·蒹葭》时,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婉转悠扬的乐曲感受距离和朦胧美;还可以组织学生看《经典咏流传》,感受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学生觉得古诗词如此美妙。

4.专题划分法

这种方法正好可以和初三古诗复习板块结合起来,能够真正理解鉴赏诗歌,又能达到较好的背诵复习效果。

(1)据意背。是根据诗的思想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咏物诗、写景(山水田园)诗、怀古诗、边塞诗、行旅诗、闺怨诗、送别诗、哲理诗等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他们分类别,脉络清,背得多。

(2)据时背。是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序列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的延续和流畅。从《早春》到《夏日》;从《秋思》到《江雪》,学生们背出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寂静的冬。这种形式大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为大量诵记古诗文奠定了基础。

(3)飞花令。借鉴《中国诗词大会》中将传统的“飞花令”进行改良的形式,降低难度,不再仅用"花"字,而且还增加了"云""酒""月""夜"等诗词中出现的高频字,能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含有规定关键字的诗句即可。这种竞争的形式很受学生欢迎,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效果非常好。

5.学以致用法

背诵古诗文,既是中考的要求,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

背诵岑参的《白雪歌》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句子时,笔者先问学生,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哪句和此句意境相似?学生立刻回答出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接着又问,请你想一想,你有没有经历过此类意境呢?因为我们学生很多是住校生,一周才回家一次,笔者正好就趁势引导,比如你每周返校,当你的父母送你上了公交车,你也即将与他们分别一个星期时,父母送别之景是否可以将诗句化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呢?“当你乘坐的公交车渐去渐远,最后模糊在一片烟尘中,而你的父母仍然久久伫立,目送那一片烟尘远去的方向,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烟尘中的公交车,陪随公交车,将你送到学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帮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对古诗文的背诵教学要能引导学生“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最终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之,以上这些只是笔者在初三复习古诗文背诵的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是不同的,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背诵效果,还是要训练学生多读勤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我们教师也要多去探索,在科学理论引导和实践教学中寻找方法,让学生真正爱上古诗文,让学生成为背诵古诗词的“好之者”、“乐之者”,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当下的生活和我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郝友斌《古诗词教学中的趣味背诵法》,《文学教育》2010.10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效率素养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慢”过程 “高”效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猜诗词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