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跃华
[摘 要] 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是要为每一位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为当下的学校教育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课题。基于此,中学应致力于课程设置、德育、师资队伍建设,聚焦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于“无为”中精准、无痕地渗透适合的教育,开展有效的校本化探究与实践,真正为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校品质的提升搭台、助力、护航。
[关键词] 适合的教育;课程;德育;校本化
古今中外,人们在不断地思考教育的本质。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可见,遵循教育规律,做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无为”教育,应当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本文以江苏省溧阳中学为例,论述“适合的教育”的校本化做法。
一、课程设置个性化、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因此,适合的教育需要建立在实现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展现每个学生独特价值的前提下。这就首先需要学校从课程设置方面予以保障。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溧阳中学课程设置的最大特色首先在于建立了个性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舞台。这里有侧重数理化竞赛和语数英学科提优教学的创新课程(满足立志冲击一流名校的尖子生的发展需求);有侧重面向普通高考的语数英学科拓展课程(满足瞄准普通本科的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助力意在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而开设的国际课程;有面向艺体特长生的艺体课程。不同的课程针对性强,一方面让全体学生明确“我能学什么”,另一方面给予学生丰富而个性化的选择空间,让每个学生更加明确“我会学什么”“我要学什么”,从而真正实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共开设30多门选修课程,其中既有本校教师研发的技术类、地方特色类、文娱类、体育健身类的个性化课程,又有利用校外资源开设的瑜伽、汽车文化等课程。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很好地发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凸显了“智慧育人”的理念。
此外,从课程实施来看,江蘇省溧阳中学面向体育课、竞赛提优课,针对性地实行了灵活自由的走班制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参与体育课和竞赛提优课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参加的学习项目甚至授课教师。这一做法使得学生在非传统课程领域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权,更充分地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江苏省溧阳中学的课程设置注重课程功能的互补与递进,且课程间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无论是对学生基础学习力还是探究力与求知态度的培养,抑或个性特长的发展乃至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都发挥着促进的作用。
二、多角度渗透德育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更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社会人。适合的教育要以培养具备健康独立的人格、遵守社会规范、合理履行社会角色的社会人为出发点,而这又与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不谋而合。
江苏省溧阳中学全方位、多形式地渗透德育目标、践行德育内容,德育贯穿课内外,德育内容包括从显性的活动到隐性的校风与学风建设等各方面。
学校注重充分挖掘师生身边的德育元素与资源,有计划地开设了若干与德育直接关联的校本课程,包含了对学生基本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以及人生理想教育等。例如,根据《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收获了较好的德育效果。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抗战老兵研究”“溧阳高铁区位效应及客流研究”“溧阳老城区改造”等研究性学习实践分别获得常州市特等奖、一等奖,另有其他多个与德育有关的课题也获各级奖项。
从组织形式看,学校的德育可谓异彩纷呈。学校十分注重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课这一德育良机,并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主题班会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而且要持久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比如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集体主义主题教育系列;教育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习惯的劳动教育主题系列等。此外,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比如着眼于学生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教育的文明礼仪之星评选、学习之星与进步之星评选、餐饮之礼等主题教育活动;校团委、学生会创建各种文化社团——天籁艺术团、模拟联合国、化学社、“省中好声音”等;“爱老、敬老、助老”社会公益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学校还形成了“红色教育”“十八岁成人礼”等多个德育品牌。总体来看,学校的德育组织形式各具特色,形成常态,且极富成效。
从德育的实施主体看,无论班主任、科任教师,还是学校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都是学校德育系统不可或缺的力量,都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
此外,江苏省溧阳中学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紧张、活泼、求真、务实、民主、纪律的校风与学风,既是优秀的德育载体,又是珍贵的德育内容,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与教育。
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资源。教师教育理念的先进与否决定其能否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决定其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效果。从教师个人层面看,为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需要“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做适合的教育,更应致力于实现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江苏省溧阳中学多样化的教学交流活动为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厚植沃土、开拓空间,切实做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学校精心组织好一年一度的大型对外公开教学交流活动,遵循学科全覆盖、全体教师协力共建的基本原则,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着力打造与时代同步的智慧课堂、创新课堂。学校邀请各学科的省内外名师名家来校传经送宝,切磋教学技艺,使教师无须走出校门就可以近距离领略名师名家风采,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学水平。这种“请进来”活动,不仅使教师开阔了眼界,还促进了教师对学科教学的再思考,促进了学科教研活动形式的创新与教研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学校还积极鼓励本校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与研讨交流活动,以提升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
此外,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理念,鼓励全体教师紧密联系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积极捕捉关键性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结合学校、学科教学实际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以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各学科课题研究扎实有效、稳步推进、成果丰厚,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切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江苏省溧阳中学的实践可见,聚焦合理的课程设置、润物无声的德育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学校教育,可为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搭台、助力、护航,真正实现适合的教育。
责任编辑 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