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理论视域下的教学设计

2018-11-09 10:27张雪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张雪

摘 要:支架式教学理论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这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好、更有效的理论依据。要想将支架式教学理论运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明确此理论的基础、指向标、血液与灵魂是什么,掌握并了解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基本构成。本文以《桃花源记》为例,结合支架式教学理论进行具体教学设计,为教师应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理论;《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7B-0105-02

支架式教學的理论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陈琦在《当代教育心理学》中将支架式教学理论视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支之一。以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对其进行系统有序的引导,利用情境、会话、协作、问题等作为支架,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撤去支架,最终使学习者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自主建构,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识建构体系当中。

支架式教学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比如,如果在《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中运用该理论,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支架式教学的基础——分析课标、教材和学情

《桃花源记》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与内容明确指出:学生应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基本内容,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教材的单元导言部分对本单元应学习的目标进行了简要概述。《桃花源记》作于作者晚年,经过较长时期的躬耕生活、自身出仕经历及目睹种种社会现象等等,陶渊明酝酿成熟了这篇描绘理想社会的构思。借此来阐释自己理想中的社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者在文中描绘出的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间图景给后世文学带来了极大的营养与影响。王维、韩愈、苏轼等人均受其影响创作了不同的佳作。甚至“世外桃源”一语,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学习这篇课文,要借助诵读充分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并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品内涵。

《桃花源记》这篇课文面向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学生经过初中一学年的学习,对文言文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需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去理解文章字词和大意,但对于个别特殊的字词句的意义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归纳,需要老师引导和梳理。在诵读方面,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可以熟读成诵,但老师应指导学生有感情诵读,注意文中停顿,逐步掌握朗读方法,培养文言文语感,这有利于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体会语言的特色。对于本课的行文线索和文意归纳,学生基本明晓,但在语言概括上可能不够简洁、准确,教师应多加引导。最后,作品深层意义的内涵,需要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深入体会并能有自己的感想。

二、支架式教学的指向标——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方法

根据课标、教材和实际学情,确立教学三维目标,使老师和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习的方向。支架式教学是依据学生掌握的新旧知识,教师搭建支架,引领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教师可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做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同时,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要学习的内容提前做好预习,为更好地接收新知识搭建预习支架。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旦确定,教师构建课堂便有了侧重,从而能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也是支架式教学具体不同支架的搭建和运用。如《桃花源记》这篇课文应注重学生的诵读,从而品析语言风格。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诵读法。在诵读时,教师搭建诵读支架,指导学生诵读。

根据以上内容,拟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策略和方法: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文意,梳理归纳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清行文线索,概括文章内容,品析桃源的美奇和神秘。

3.反复诵读,感受作者语言风格;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品内涵和作者的内在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积累文言知识,品析桃源的美奇与神秘。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风格、作品内涵和作者的内在情怀。

教学策略与方法:本文笔墨凝练,风格清新,亦真亦幻,学生理解文意并不困难,但对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反映的内涵需师生一起领悟并有所思考。所以本文采用诵读、合作探究、点拨的策略和方法。

三、支架式教学的血液——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引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支架式教学中所提倡的情境支架搭建的重要作用。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可促使学生在相对真实且与他们生活相联系的学习环境中思考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间发生关联,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设置略高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境,并给予引导,则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价值存在感,更加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内部动机。所以,教师在导入《桃花源记》课程学习时,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体系中的支点,同时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向出发设计导入环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据此,采用问题支架对《桃花源记》导入进行设计:

《桃花源记》导入环节设计

问题导入:

同学们,在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里有一句话:“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这里有一个成语是什么?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它是什么意思?

你们有没有想过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的?知道这个成语从何而来吗?(学生各抒己见)

它来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桃花源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看看与我们刚才描述的世外桃源有何关系吧!

四、支架式教学的灵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支架式教学就是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不断为学生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搭建支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上一个支架为基础,采用诸如讨论、合作、点拨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有梯度地向下一个支架攀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搭建与撤除支架,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有效的点拨、引导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互相配合是支架式教学发生巨大效用的关键。

在《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教师可采用搭建诵读支架、语言文字支架、背景支架等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意和作品内涵。具体的支架搭建教学设计如下:

《桃花源记》诵读支架搭建展示

听录音,学生自读。

师问:读这篇课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根据初读课文回答,学生归纳,教师明确)

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标注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及停顿。

学生再读课文。自愿展示朗读效果。师生评价并明确各处要重音、停顿及有节奏地变化的原因。

学生带着理解再读课文。

诵读支架是学习古诗文常用的有效支架之一。学生对读课文并不陌生,对简单的朗读注意事项能够明确。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构建。通过教师范读和提醒,明确读文言文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并明确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这是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文意,在理解中带入情感朗读课文,即通过诵读,建立新的知识构建。

《桃花源记》教学支架展示: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

2.归纳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难以理解的字句。

3.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明确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加以纠正和指导。(搭建语言文字支架)

根据上一环节,學生继续合作学习:

1.世外桃源的特点是什么?

2.桃源为何神秘?哪些语句体现出桃源的神秘?作者为何要营造神秘的氛围?

3.桃源是真的吗?体会作品内涵。(教师搭建时代背景支架,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内涵)

语言文字支架的搭建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在搭建这一支架时,学生据以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整理,如课下注释中的通假字。但对于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学生整理得可能不太全面,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知识和以前知识的构建,理解归纳本课字句。如:缘溪行的“缘”,“妻子”“寻”等等。这就是支架教学的效用所在。

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根据语言文字支架的搭建,上升到理解作品内涵的支架教学。运用时代背景知识的支架,构建学生新的理解和体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方式下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五、结束语

总之,支架式教学理论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前提,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在情景化的教学氛围中为学生搭建适宜的支架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辅助性的支撑。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类别除了本篇课文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支架、情境支架、诵读支架等以外,还有很多,如扩展支架、范例支架、对话支架等等。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要拘泥于一种,而应多样开发与运用。

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令更多教师理解支架式教学理论并应用于以后的教学设计与课堂中,且继续合理开发与更新此理论,令支架式教学理论在提高课堂质量、提升师生综合素养的教育事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内蒙古民族大学市校合作基础教育项目:“群文阅读”与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锦凤.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6.

[4]刘杰.支架式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