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凯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2
随着国内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采用悬挑楼面和屋面,混凝土结构在屋面或一定高度位置向外悬挑,以实现建筑设计独特的立面效果,增加更多的使用空间。
一般高空悬挑结构施工具有跨度大、高度高、荷载大等特点,对模板支架和脚手架的设计与应用提出了更高难度的要求。在综合考虑安全、进度和经济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在悬挑式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背景工程位于广西南宁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22层,总建筑面积60 497.18 m2,主楼建筑高度87.49 m。屋面周边结构挑出形成悬挑屋面,结构悬挑长度2.90 m,悬挑屋面板标高87.49 m(图1),21、22层层高分别为4.60、3.30 m。
根据施工当地常用的材料类型及常用的施工工艺,确定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模板支撑架体,且在支撑架体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使其伸出屋面作为施工时的作业及临边防护架。
图1 悬挑构件示意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常用的有落地式和悬挑式2种,由于场地狭窄,施工部位离地面高度大,从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考虑,可排除落地式支撑架体,拟选用悬挑式模板支撑体系。
悬挑式有悬挑型钢+斜拉、悬挑型钢+斜撑和贝雷片几种支座类型(表1)。
表1 悬挑架支座类型比选
从结构可靠度、施工便利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悬挑型钢+斜拉支座的方式可重复使用,其构造简单且安装、拆卸方便、施工成本低,虽然需多搭设1层钢管支架,但均采用现有周转材料和成熟工艺,增加的成本不多,且其安全性可控。因此最终选择悬挑型钢+斜拉支座的支撑方式。
型钢选用截面对称、稳定性好的工字钢[1],工字钢内侧支承于下层楼面上,用工具式卡具固定,悬挑段外端增加斜拉杆卸载。
通过对比圆钢、钢丝绳等不同材料的性能及可靠程度,南宁地区使用钢丝绳作为外架悬挑钢梁斜拉杆的工艺成熟可靠,故选择钢丝绳作为斜拉杆。钢丝绳下端连接工字钢,钢丝绳上端固定在上层结构混凝土梁上的预留拉环上。
从安全角度考虑,按规范要求在同一部位设2根相同的钢丝绳分别用作工作绳和安全绳,一用一备,提供足够的安全储备。
根据主体结构及上部悬挑屋面结构尺寸,拟定将工字钢安装在21层混凝土楼面(标高79.59 m),工字钢长9 m,外侧悬挑段长4 m,内侧锚固段长5 m,内外分设U形固定螺栓固定工字钢。
工字钢外端末段下侧设置绳挡,确保斜拉钢丝绳固定位置准确、不发生位移(图2)。
图2 悬挑斜拉支撑示意
按普通扣件式钢管支架计算模板支撑各立杆传递的轴力。计算时,据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除考虑模板、架体、钢筋及混凝土自重等静荷载外,还考虑施工人员及设备、倾倒混凝土时的冲击、振捣时产生的振动等活荷载以及风荷载等,并对荷载进行组合,最终确定各立杆轴力设计值。
经计算,支承在工字钢上的各立杆轴力分别为(从内到外):5.91、7.12、5.70、3.75、3.30 kN。
斜拉杆与钢梁的水平夹角以大于45°为宜[2],本工程斜拉杆水平夹角约为51°,且工作绳和安全绳固定位置基本相近、夹角相同,以保证内力、变形一致[3-4]。斜拉杆下端固定点位于工字钢梁距外端0.7 m(工作绳)、0.5 m(安全绳),上端固定点位于22层楼面(标高84.19 m)混凝土梁外侧,在混凝土梁上埋设φ22 mm钢筋拉环,距楼面分别为0.3 m(工作绳)、0.1 m(安全绳)。
模板支架立杆支承于工字钢梁上,工字钢搁置于楼面上,内侧2个支点,外侧悬挑,梁端用钢丝绳拉结于上层结构上。将内侧2个支点和上层钢筋拉环支座简化为铰接节点,计算时考虑钢丝绳的弹性变形,仅考虑1道斜拉杆受力。
经计算,在工作绳(固定点距钢梁外端0.7 m)受力状态下,斜拉杆内力、变形较大,钢梁内力相差不大。在工作绳受力的工况下进行验算如能满足,则在仅有安全绳受力的工况下安全系数更大,计算结果偏安全。因此选用工作绳受力时的计算模型进行验算(图3)。
图3 计算模型示意
3.5.1 材料型号设定及力学参数取值
根据常用材料规格,假定悬挑钢梁选用18#工字钢,选用6×19的φ18 mm的钢丝绳,对其进行验算。材料的主要力学参数如下:
18#工字钢:弹性模量E=206 000 MPa,截面面积A=30.7 cm2,惯性矩I=1 660 cm4,抵抗矩W=185 cm3。
φ18 mm钢丝绳:弹性模量E=92 100 MPa[5],截面面积A=254.5 mm2,破断拉力F=176 kN,安全系数K=10(据JGJ 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3.5.2 荷载计算
模板支架上部荷载主要包括架体、模板、钢筋及混凝土自重等静荷载和施工荷载、混凝土振捣产生的荷载、风荷载等活荷载,经荷载组合计算[6],每根立杆传递至工字钢梁上的荷载设计值如表2所示。
表2 荷载设计值
3.5.3 内力及强度计算
经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工字钢最大弯矩Mmax=6.19 kN·m,则有:
式中:σ——工字钢正应力,MPa;
Mmax——工字钢最大弯矩,kN·m;
W——18#工字钢截面模量,cm3;
[f]——钢材容许强度值,MPa。
工字钢抗弯强度满足要求。经计算,抗剪强度也满足要求。
经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钢丝绳轴向拉力T=17.16 kN。
验算钢丝绳强度为:
式中:K——钢丝绳安全系数;
F——钢丝绳破断拉力,kN;
T——钢丝绳轴向拉力,kN。
钢丝绳抗拉强度满足要求。
3.5.4 变形计算
经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工字钢最大变形为4.9 mm,最大变形处位于悬挑段最外端。该变形值在允许范围内,如在安装钢丝绳时将工字钢外端略微提起,以抵消施加荷载后的变形,可更好地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构件尺寸位置准确。
3.6.1 计算结果
常规进行简化计算时,常不考虑钢丝绳的弹性变形,将钢丝绳与工字钢梁的连接点简化为固定铰支座。在该简化模型下,计算结果为:
内力:工字钢最大弯矩Mmax=6.93kN·m,σ=Mmax/W=37.46 MPa。
钢丝绳轴拉力T=17.88 kN,K=F/T=9.84,不满足要求。
变形:工字钢悬挑段末端变形约等于0 mm,基本无变形。
3.6.2 与实际工况对比
在本例中,如不考虑钢丝绳的弹性变形,计算结果中钢丝绳轴拉力偏大约5%。对φ18 mm钢丝绳进行验算时,不满足规范安全系数K≥10的要求,需选择更大规格的钢丝绳才能满足,与实际工况偏差较大,未能充分兼顾经济性。
固定工字钢的3个U形螺栓埋设于21层楼面,其中1个距外边0.1 m,另外2个距结构外边梁分别为4.6、4.8 m。固定钢丝绳的拉环埋设于上一层(22层)楼面结构边梁侧面,距楼面分别为0.1 m(安全绳用)、0.3 m(工作绳用)。
根据模板支架立杆位置、钢丝绳连接位置等尺寸参数,在工字钢上焊接短钢筋作为钢管立杆定位柱,防止立杆侧滑;在下侧焊接角钢作绳挡,防止钢丝绳滑动,保证连接点位置准确;在工字钢与主体结构边缘部位焊接短槽钢或工字钢,防止悬挑工字钢梁内滑。
将工字钢置于U形螺栓内下垫垫板并调正位置后,用压板、双螺帽固定,工字钢侧面与螺栓间的空隙用硬木楔楔紧,以防止钢梁侧移(图4)。
图4 工字钢锚固点构造示意
钢梁初安装时,在悬挑段根部处垫厚10 mm木板(收紧钢丝绳后取出),使梁外端头预上挠约20 mm,以抵消钢丝绳初期变形产生的下挠[7];用绳卡、卸扣连接钢丝绳上下两端,收紧固定,并在架体搭设、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U形螺栓、螺帽的拧紧程度,保证最终受力时结构构件的位置尺寸。
钢梁安装完毕后,作为模板支架基础在其上搭设立杆及其他杆件,内外支架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搭设,并与主体结构有效拉结,最后安装模板、钢筋。架体扫地杆处必须安装水平剪刀撑。
在模板支架扫地杆处铺设脚手板作为作业面,并在其下挂设安全网作为安全防护,最外立杆内侧挂设密目立网作为立面防护。
对钢丝绳与工字钢接触部位外套胶管进行保护,避免钢丝绳与钢梁直接接触,防止钢梁切割钢丝绳。
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内侧后浇筑外侧,对称平行推进浇筑[8-9],避免出现局部立杆退出工作导致部分立杆内力偏大失稳的情形,保证架体稳定。
在浇筑过程中,在立杆下部设置变形观测点,同步观测变形数据并与计算结果实时比对,出现异常时需及时检查分析并处理。
悬挑屋面混凝土达到龄期强度后才能拆除模板支架。拆除时,可仅拆除混凝土结构模板、楞木、顶托等,保留架体作为临边防护和装饰作业架体。待饰面工程全部完成后再拆除全部架体,拆除顺序为:架体→钢丝绳→工字钢。
本工程采用搭设高空悬挑斜拉模板支架的方法,施工操作简单、搭拆方便,相关构、配件易于获取且能二次使用,节约成本。
在本文所介绍的方法中,对悬挑钢梁可能产生的侧向变形等不稳定因素并未考虑,其有可能对悬挑支撑架产生不利影响,但在施工过程中如能保证钢丝绳、钢梁的位置准确,并做好支架扫地杆、剪刀撑等构造措施,应能将施工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在进行简化计算时,通过考虑钢丝绳的弹性变形,从而使计算模型更接近实际工况,同时兼顾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今后的同类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