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粗蛋白质和支链氨基酸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肌肉产量的影响

2018-11-09 03:43黄福标韦云伊黄广君谭春萍于冬玲黄春兰凌小莲张艳雯
中国饲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粗蛋白质肉鸡氨基酸

黄福标,韦云伊,黄广君,谭春萍,于冬玲,黄春兰,凌小莲,张艳雯

(南宁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

肉鸡饲料配方的制作通常是采用线性规划软件,设定一个最小的粗蛋白质水平来满足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摄入量。目前商品性赖氨酸、DL-蛋氨酸和苏氨酸已被应用到养殖中,用于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蛋白质产量。日粮采用低蛋白质水平,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可以降低整个配方成本,如日粮添加缬氨酸(肉鸡的第四种限制性氨基酸)、异亮氨酸(肉鸡的第五种限制性氨基酸)(Corzo等,2007)。理想蛋白模型在肉鸡日粮设计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点关注,通过降低其他可消化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值,降低氧化和代谢成本,使氨基酸达到平衡(Lemme,2003)。蛋白是饲料中占比较大的成本,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变化及与生物燃料行业竞争的一些植物饲料,如玉米、豆油可以预示的是饲料成本升高的趋势。在家禽饲料中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是有限的,在肉鸡生长过程中添加这些合成氨基酸对肉鸡生长或代谢影响的研究数据不多。Corzo等(2009)、Tavernari等(2013)报道指出,肉鸡日粮中适宜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75~0.77和0.65~0.67。基于以上报道,本试验以1日龄肉鸡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4种不同粗蛋白质、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水平,考察其对肉鸡生长性能、肌肉产量和肉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日粮设计 试验选择健康、体重为(60.23±1.08)g的肉仔鸡57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鸡,分为两阶段饲养(1~21 d和22~42 d)。两个阶段均设计以玉米-豆粕型4种日粮,其中1~21 d阶段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2.4%、24.9%、23.5%和22.5%,缬氨酸水平分别为0.90%、1.05%、1.05%和1.05%,异亮氨酸水平分别为0.83%、0.95%、0.90%和0.90%,赖氨酸、苏氨酸和含硫氨基酸水平保持一致;22~42 d阶段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5%、20%、19.5%和18.5%,异亮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75%、0.70%和0.70%,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含硫氨基酸水平保持一致。试验两阶段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和表2。

表1 1~21 d肉仔鸡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表2 22~42 d肉仔鸡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饲养管理 鸡只采用地面平样,每个重复面积为6 m2(8只鸡/m2),每个重复装一个饮水器和料槽,地面用统糠平铺1 cm左右,每隔两周清理更换一次。鸡只光照时间为14 h,试验共进行42 d。

1.3 生长性能 在试验中期(21 d)和试验结束时(42 d)各组按照重复对鸡只称重,记录鸡只每天的死亡淘汰数量,每周统计一次耗料量。分别计算试验前期(1~21 d)、试验后期(22~42 d)及试验全期(1~42 d)饲料转化率。

1.4 肌肉和组织产量 在试验第21、42天每个重复分别选择8只鸡进行屠宰,去掉羽毛,分离腿肌、胸肌、腹脂和骨架,分别称重。用其重量与活体鸡重的比值表示其产量。用嫩度计测定胸肌的嫩度。

1.5 统计分析 用SPSS软件一般线性模型的One-way Anova 进行分析,Ducan’s法比较各组差异,以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粗蛋白质和支链氨基酸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和表4可知,1~21 d、22~42 d和日粮组成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整个试验期间1~21 d和1~42 d肉鸡的死亡率均值分别为1.2%和2.8%,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对1~21 d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处理1组较其他三组显著降低了日增重(P<0.05),处理2组较处理4组显著降低了日采食量(P<0.05),处理2组料重比表现为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由表4可知,各组对22~42 d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4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日增重(P<0.05),较处理2、3组显著提高了日采食量(P<0.05),处理2组较处理1组显著降低了料重比。对于整个试验期(1~42 d),处理4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日增重(P < 0.05),较处理 1、2、3组显著提高了日采食量(P<0.05),处理2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处理1组和处理4组(P<0.05)。试验后期(22~42 d)和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

表3 各处理对1~21 d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粗蛋白质和支链氨基酸水平对肉鸡肌肉产量和肉质的影响 由表5可知,各组对1~21 d肉鸡胴体、腹脂、胸肌、腿肌、毛和骨架的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对肌肉嫩度也无显著影响(P>0.05)。处理2组对22~42 d肉鸡腹脂重量的影响显著低于其他个组(P<0.05)。

表4 各处理对1~42 d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粗蛋白质和支链氨基酸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肉鸡对氨基酸的需要通常取决于添加剂量及蛋白质水平,这不仅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试验考虑蛋白平衡的要点。这也是本试验采用氨基酸平衡模型来探讨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保持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与赖氨酸的理想比率,同时设计日粮低蛋白水平,使生长性能达到最大化。试验结果也发现,各处理组对1~21 d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低蛋白、低缬氨酸、低异亮氨酸水平组较其他三组显著降低了日增重。同时各组对22~42 d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22.5%粗蛋白质、1.05%缬氨酸和0.90%异亮氨酸组较低蛋白、低缬氨酸、低异亮氨酸水平组显著提高了日增重。试验后期(22~42 d)和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日粮中补充氨基酸可以提高生长性能,使肉的产量达到最大化,但这也取决于氨基酸在胴体成分的比例(Moran和Bilgili,1990),因为氨基酸可以使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肌肉占比达到最大化(Vieira等,2004)。胴体组成中胸肌占比最大,而且其售价比其他胴体成分要高,因此,原料价格上涨会导致单位胸肌产量的成本升高(Vieira和Angel,2012)。然而,高水平氨基酸日粮要求更大比例的豆粕,这将使成本升高。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使用第四和第五限制性氨基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方式,可以降低豆粕用量(Corzo等,2007)。Berres等(2010)认为,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对肉鸡的生长性能不会产生抑制作用。作者推断随着这两种氨基酸的市场化以及生产成本降低,今后在家禽养殖中使用对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3.2 不同粗蛋白质和支链氨基酸水平对肉鸡肌肉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发现各组对1~21 d肉鸡胴体、腹脂、胸肌、腿肌、毛和骨架的重量无显著影响,对肌肉的嫩度也无显著影响。粗蛋白质水平为20%、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水平为0.75%组对22~42 d肉鸡腹脂重量的影响显著低于其他个组。与过去相比,现在育种培育出的肉鸡胸肌产量更高,且作为整个胴体占比最大的一部分,胸肌产量作为重要的一个选育指标较其他测定性能更具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日粮缺乏氨基酸会降低肉鸡日增重和胸肌产量(Schmidt等,2009)。本试验结果发现,高水平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组4)提高了日增重。这表明两种支链氨基酸对肉鸡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可以从生长早期延续到鸡只出栏。本试验目的是探讨在低蛋白水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补充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得到的结果与Rostagno等(2012)一致,但本试验存在的缺陷是未考虑这两种支链氨基酸之间的理想比例,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还有待近一步探讨。

表5 各处理对1~42 d肉仔鸡肌肉产量(g/kg)和肉质的影响

4 结论

日粮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肌肉产量的影响与通过原料氨基酸含量达到同等水平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水平的结果一致,因此,外源添加支链氨基酸可以降低豆粕和其他蛋白原料的添加比例。

猜你喜欢
粗蛋白质肉鸡氨基酸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给青年鸡换料不能急
肉鸡腹水咋防治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月桂酰丙氨基酸钠的抑菌性能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