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周晓娟
九月中旬,省档案馆迎来了查档小高峰,许多档案中缺失参加三线建设有关内容的老学兵,来到这里查找他们的“支援襄渝铁路建设学生招收分配通知书存根”。短短9个工作日,省档案馆已接待近千人查档,后期还将有大量的查档需求。
省档案局局长明平英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事,反应迅速,安排副局长郑惠姿专门负责此事、坐镇利用大厅,并要求工作人员秉着为群众需要而服务的宗旨,坚持态度好、解释清、检索快、查阅细、服务实的原则,理顺高峰查档需求,切实做好高峰查档服务工作。
利用处全体出动,分工负责。专人讲解查档程序、做好初步登记并发放顺序号牌,之后在特设的三线查档窗口有序提供利用。由精兵强将组成的查阅小组是利用处为保护卷宗、提高查阅效率而特别成立的。由于这部分三线档案目录并未精确到人,每查一人,工作人员都需将其所属单位卷宗细致翻阅一遍,有时因为卷宗登记的姓名、单位与利用登记表登记姓名、单位不符,工作人员还需再次核对信息,重新查阅。对重新查阅后依旧没有查到档案的利用者,工作人员会帮助其理清思路,指明查找方向或补办手续方式,确保每位焦急而来的利用者满意而去。
同时,为提高检索速度和准确性,满足还在源源不断增加中的查档需求,局馆要求信息处特事特办,破例调整局馆档案数字化建设顺序,提前开始进行三线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为不影响白天的正常查阅,信息处加派人手,利用夜间休息时间,按照档案数字化的标准流程,进行案卷前处理、案卷数字化及案卷还原等数字化工作。
据了解,省档案馆馆藏三线档案约40000页,按照通常的数字化速度,不算后期的质检流程,仅前期扫描及著录,就需要十个工作日。为满足老学兵们的利用要求,省馆信息处放弃中秋假期,增派人手加紧数字化进程,保证节后正式提供三线档案数字化利用。
查档时,老学兵们只需提供身份证,填写清楚利用登记表,几分钟即可拿到盖有“陕西省档案馆复制专用章”和“陕西省档案馆转递证明材料专用章”的档案复制件,完成自己补充个人档案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