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的多种功能,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赫洛克效应”,有效的课程评价对渴望得到鼓励和肯定的小学生有很强的激励性。然而,由于乡村小学地理位置、教师年龄分布等原因的影响,许多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评价中进入了“四个单一”怪圈——评价倾向单一、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对象单一、评价情感单一,显著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效率。对此,笔者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实际教学经验,提出要四管齐下解决四个单一怪圈:一、活用体态语言和激励机制将评价技巧“立体化”;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阶段的变化将评价对象“个性化”;三、利用适当和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将评价色彩“多元化”;四、怀着真心和期望将评价感情“真实化”。通过评价技巧全面提升,能够对小学生做出合理的激励,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习惯。
【关键词】乡村小学 语文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76-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小学生有颗稚嫩的童心,好胜心强,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尊重和肯定。教师利用课堂评价,对小学生做出适当的激励,能够有效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较少,中老年教师较多,大部分教师在长年的教学中已经有了相对固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在固有教学模式和新课标理念的冲突下,很多人进入了“四个单一”的怪圈:一、评价倾向单一,不是批评就是激励,没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过犹不及;二、评价方式单一,许多教师只用口头进行鼓励,感染力不强,容易让学生感到腻烦;三、评价对象单一,对所有学生各种情况都是一样的评价,没有真正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成长;四、评价情感单一,往往都是因答对而表扬,敷衍了事。
笔者认为乡村小学语文解决课堂评价的“四个单一”怪圈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注重“四化”评价,创造快乐课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功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被尊重,被肯定,被鼓励的快乐,最大化地發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最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评价技巧“立体化”
所谓评价技巧立体化,即通过言语、体态、机制等方法多管齐下,使得课堂评价的形式更加多样,丰富,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一)活用体态语言。有句名言说得好,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然而,在沟通艺术中,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良好的沟通还需要借助体态来淋漓尽致地表达意图,使听者更能心领神会。小学生还处于童年阶段,心理敏感,自尊心强,情绪较不稳定,否定性评价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逆反或自卑心理。因此,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除了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以外,常常会用表情或是肢体语言进行委婉的课堂评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教师的苦心,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比如在提问时学生较为紧张,于是我面带微笑,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对他的回答轻轻颔首以示鼓励;如果回答错了,我也不直接否定,而是轻轻地摇头、微笑,暗示他们再做尝试。这种委婉评价比直接否定要有效得多,学生更容易认同、合作。
(二)善用激励机制。除了利用言语和体态进行课堂评价,还可以适当利用竞争和奖励,促进评价作用。儿童天性好胜,但是韧性较差,因此适当的奖励能够鼓励他们坚持学习,感受被肯定的快乐。比如在每个学习阶段,对于做得好或者进步大的学生,除了表扬,我还适当发放小红花、学习用品等奖品,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利用儿童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在课堂学习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评比表现最棒的小组,既可以培养友谊,又能让学生互相学习。当然,奖励和竞争如果过限,也会误导学生为了奖励而学习,或产生过度的竞争意识,因此,一定要把握一个度,避免适得其反。
二、评价对象“个性化”
许多教师,在评价每一个学生时,都是千篇一律的“做得好”或者“有进步”,却忽略了班级中每个学生水平、性格、偏好都有差异,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也有区别,用单一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学生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乡村语文课堂中,要注重评价对象的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进行“个性化”评价。
俗话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然而花朵也有不同的品种和生长期,如果只用一种肥料浇灌花朵,许多花朵都会出现不耐受反应,一个课堂里的学生也是这样。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鼓励,从学习水平上来说,既要赞扬鞭策优秀生,又要肯定激励中等生、宽容鼓励后进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性格上来说,对于特别自卑和渴望肯定的学生,评价的频率和热情不妨提高,对于较为自信的学生,则要夸奖和提醒相结合。
关注每个学生不同阶段的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在擅长和不擅长的学习阶段间切换。在投入热情与激励变化时,学习水平可能会有所波动,这个时候,不应该单纯以“你做得真好”一类评价来敷衍,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和学习水平的变化,阶段性地改变评价,如当后进生进步时,予以热情的鼓励“你进步了”、“你又进步了”,当中等生进步后,评价变为“你做得真好”等等,当学生遇到难题表现不够时,以启发和引导为主,适当鼓励“在____处还可以____就更好啦”、“还能争取更棒一点”等等。
三、评价色彩“多元化”
(一)评价语言有限度。严师出高徒影响了一代教师的教学理念,但“赏识教育”的温情鼓励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学中著名的“南风效应”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在这两种观念的摩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课堂评价模式比较单一,不是像南风一样单纯夸奖,就是如北风一般一味斥责,这种笼统单一的方式大大削弱了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超限效应”说明同类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容易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特别是对于性格没有成型的小学生,一味斥责容易引发自卑和逆反,过分夸奖则是容易自大和松懈。因此,评价语言的使用要把握一个“度”,要有多元化的评价色彩,既能够在学生做得好时及时夸奖、肯定学生,又能够在学生有所欠缺时适时督促鞭策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二)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清代教育家颜昊有言:“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对于小学生来说,夸奖比斥责更容易接受,因此在课堂中,还是需要以夸奖为先,委婉指出不足,这就需要考验教师本人的说话技巧。网上公开课视频中,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面对一个读书声音细小的学生这样评价:“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不信,你试一试!”“你读得真好听!”先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肯定,下一句巧妙地转折,“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比斥责让孩子易于接爱。“不信,你试一试”,更是激发起学生挑战的欲望。短短几句话,针对性极强,既鼓励了学生,又指出不足,鞭策学生继续进步,这样的高超评价技巧和拳拳爱生之心值得广大教师学习。
四、评价感情“真实化”
以上三点,都是技巧部分,要真正画龙点睛,让评价发挥最大作用,还需要教师将评价感情“真实化”,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评价中贯穿真情实感。首先要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将课堂教学视为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注重双方反馈的传递,而不是教师单方面填鸭式教学,讲完课就完事;其次要有一颗全心全意关爱学生的心,对于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以增强学生和教师间的情感交流,激励督促学生学好语文知识,打下学习基础为己任;最后要讲真心话,对学生不做虚伪违心的评价,而是用言语、表情、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发自内心的爱与肯定。儿童的眼睛是最清澈的,心灵是最纯洁的,只要教师付出一颗真心,他们一定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小学生就像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教师和家长都是执笔人,是孩子稚嫩心灵的引导者。愿广大乡村教师都能运用“四化”进行课堂评价,打造快樂课堂,向孩子传递真挚的肯定、亲切的鼓励和积极的期望,从而使学生从小对自己充满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取人人爱上语文课,能在优雅美妙的学习氛围中展现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沙水花.借助评价语言的魅力引领学生快乐学习[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26):12-13.
[2]钟曼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J].未来英才,2015.(5):40.
作者简介:
肖福琴(1969.7.30-),女,福建省龙岩市人,大专,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