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红,王燕飞,王永义
(1.乳山市乳山寨镇卫生院,山东 威海 264500;2.乳山市夏村镇卫生院,山东 威海 264500)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肝脏损害、肝功能异常的急性、慢性传染病,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1-3],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乙肝的报告发病率不断上升,是乳山市法定传染病中应该重点防控的疾病。
2015~2017年乳山市乙肝疫情资料来源于网络直报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的管理系统》,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现居地址、职业、发病日期、病例分类等,病例诊断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 299-2008)》人口资料来源于乳山市统计局。
用Excel软件录入处理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2015~2017年乳山市乙肝的三间分布,分析乙肝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用Excel软件将结果可视化。
2015~2017年乳山市乙肝病例累计报告840例,急性病例24例,慢性病例8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0.37/10万。
2.2.1 时间分布
2015~2017年每年各月均有报告乙肝发病记录,每月报告病例7~47例(23.0±11.3)例,每年每月报告发病率见图1。发病例随着年份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年报告发病率2015年30.53/10万,2016年51.45/10万,2017年69.48/10万;每年2月份报告发病率最低,4月份出现一个报告发病高峰,7~9月出现第二个报告发病高峰,11~12月份则呈现一个明显上升趋势(2015 年除外)。
图1 乳山市2015~2017 年各月份报告乙肝发病情况
2.2.2 人群分布
2.2.2.1 性别分布
报告的840例病例中,男性572例,女性268例,男女比2.13∶1;男性平均发病率为67.95/10万,女性平均发病率为32.46/10万,男性发病率为女性2.09倍,具体情况见表1。
2.2.2.2 年龄分布
2015~2017年乳山市乙肝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40~69岁,占总报告发病数75.00%,其中报告发病率排名前三位的年龄段分别为50~59岁组、40~49岁组、60~69岁组,分别占总报告发病数的30.83%、21.31%、22.86%,;报告发病率最低的年龄组为0~9岁组,占总报告发病数的0.12%。总体呈现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先上升再下降的现象。2015年40~49岁组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44.20%;2016年50~59岁组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78.15%;2017年60~69岁组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83.42%。2015~2017年30岁以上的各个年龄组的乙肝报告发病率有所上升。
2.2.2.3 职业分布
2015~2017年报告的840例病例中,按职业统计农民占比最高,共有707例,占总发病数的84.17%,其次依次为工人36例(4.29%)、离退人员36例(4.29%)、家务及待业21例(2.50%)、教师13例(1.54%)、干部职员11例(1.30%)、商业服务6例(0.71%)、学生4例(0.48%)、医务人员3例(0.36%)、其他3例(0.36%),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乳山市2015~2017年乙肝发病性别分布情况(n, %)
表2 乳山市2015~2017年乙肝发病职业分布情况(n, %)
乳山市2015~2017年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0.37/10万,低于上官致洋[4]、李凤英等[5]报告的其他地市乙肝年均发病率,但高于周骥等[6]报告的乐山市乙肝年均发病率,总体来看乳山市乙肝发病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今后仍需重点防控。
引起乳山市这些年龄特征的主要原因如下:①2002年我国已经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计划,出生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产生抵抗力,因此20岁以下的人群乙肝发病低;②随着时间推移乙肝表面抗体浓度逐渐下降,导致中老年人易感性增加,造成乳山市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③可能因为近年来老年人群的社交活动增加,感染机会增加。
总之,近些年乳山市乙肝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发病有一定季节趋势,乙肝防控仍需要重点关注[7-9]。男性、农民、40~69岁人群是该疾病可能的高危人群,今后有必要针对这类高危人群重点宣教,提高其对疾病认识,促使其减少不良行为活动,并鼓励其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此外,疾控部门也应加强乙肝监测及对乙肝患者的管理工作,以便更好的管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