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阳 罗 薇 李优聪 陈燕群 陈桂花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新生儿科,广东深圳 51813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更新,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要求疾病的得到有效救治,还追求优质的护理服务,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产科病房针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一般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即产妇及新生儿的不同护理项目在不同区域由不同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这虽然能保证护理人员操作娴熟,护理工作更加方便易于管理,但新生儿家属无法得到充分的护理操作技能学习[2],不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这种趋势下,广大产科护理工作者创新性的提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这很大程度提高服务水平,也大大增加了产妇对护理操作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学习机会。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围绕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均在母亲床旁进行的新的护理模式[3]。为探究这种新的护理模式对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何影响,本研究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与母婴床旁护理比较,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3月来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0例孕产妇。孕产妇纳入标准:①产妇妊娠期无特殊疾病及异常出血,成功顺产或剖腹产,产妇手术恢复状况良好;②新生儿分娩过程中无宫内窘迫,分娩5 min后Apgar评分>8分。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癌症等;②听力异常、沟通障碍等精神疾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上报医务处备案。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孕产妇年龄 22~33 岁,平均(28.36±2.41)岁;初产妇 15 例,经产妇10例;顺产19例,剖腹产6例。对照组年龄21~34 岁,平均(28.49±2.37)岁;初产妇 16 例,经产妇 9例;顺产18例,剖腹产7例。两组的年龄、分娩次数及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方式[4-5]。孕产妇自住院开始便指定专人负责进行一对一床旁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科室环境介绍、营养运动指导、心理疏导、母乳喂养的优点、乳房护理、产褥期护理等,指导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讲解后进行操作演示,并鼓励产妇及家人积极参与集中。健康教育方式包括:观看视频、集中授课、分发知识手册、操作指导等。待产妇分娩过后,结合产妇恢复状况对新生儿换尿布、沐浴、抚触、游泳等进行全程陪同演示操作,并告知其禁忌情况,确保每位产妇切实掌握更换尿布、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及婴儿沐浴、游泳及抚触相关护理等操作,对产妇不熟悉的护理操作进行针对性指导,定期进行巩固操作,直至其完全掌握新生儿护理全部技能。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式[6]母婴护理根据要在不同场所完成,新生儿的换尿布、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沐浴、抚触、游泳等全部在新生儿沐浴室与治疗室隔离进行;孕产妇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学习采取观看视频、集中授课方式每日交替进行。
出院时调查并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调查由科室出题设计,主要针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业务水平、健康宣讲、科室环境等4大项25个方面,分别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3个维度进行评价,最终统计较比总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颅数×100%。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评分主要由专业护理人员对产妇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及婴儿沐浴游泳及抚触相关护理进行操作考核评分,每项操作均为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越好[7]。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非常满意率(76.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实验组不满意率(8.0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实验组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婴儿沐浴游泳及抚触相关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情况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情况的比较(分,±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新生儿护理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传统新生儿母婴分离的护理模式中新生儿沐浴、脐带护理、臀部护理等均由护士在治疗室或洗浴间进行,父母往往见不到护理全过程而感到担心且护理操作技能无法充分掌握,这种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8-9]。有临床报告提出,母婴床旁护理是广大产科病房针对这种现状,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重视人文关怀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10]。母婴床旁护理解决了传统产妇与新生儿分开护理的问题,新生儿不必离开父母,通过床旁的陪伴可增加亲子接触时间有效唤醒产妇母爱,不仅可增加泌乳素等激素分泌促进乳汁分泌,还可增加母亲的责任感,提高新生儿护理学习热情[11]。王菊[12]研究表明,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使产妇享受到一对一护理服务,这种个体化、家庭化优质服务,不仅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有利于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床旁护理模式使产妇可以更多机会学习了解新生儿护理的有关知识,通过观摩护理人员操作、现场询问的方式,可使产妇更加全面掌握护理技能,拓宽护理知识及视野[13]。这种面对面传授技能避免了口头宣讲带来的内容过多、难记忆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并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14]。母婴床旁护理还可为产妇带来优质、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实验组对住院期间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且实验组非常满意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不满意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护理模式下,产妇掌握相关护理的掌握情况也有很大差距,母婴床旁护理组的产妇对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及婴儿沐浴游泳及抚触相关护理掌握情况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方式的对照组。这与王慧[15]关于母婴床旁护理研究结果一致。
但这种采取一对一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这给科室有限的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大工作量,每例产妇床旁护理开展一次至少20 min,且每个护士上班时间相对固定,无法做到全天24 h全程护理,因此床旁护理模式的开展对护理人员实力有一定要求,开展有一定限制。产科病房要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并对全部护理人员进行床旁护理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这样才能保证患者住院期间享有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提高了产科服务水平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有效降低医患矛盾。相信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新型护理模式模式会逐渐成为产科护理的首选。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可有效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并显著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