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区制管理下的教师交流模式探讨

2018-11-07 04:53李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探讨

【摘要】我校作为南宁市国家高新产业园区学区长学校,将不可避免地承担学区内学校教师交流的统筹管理权和主要职责,如何通过跨校兼课、支教、走教、轮岗等方式促进学区内学校间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区内教师资源优势,促进学区成员学校的共同发展,提升学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学区制管理 教师交流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205-02

2014年7月南宁市高新区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县(市、区)”,这是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时机。为推进学区联盟下的教师管理制改革,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就必须建立健全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探索学区联盟下的教师统筹管理模式,通过跨校兼课、支教、走教、轮岗等方式促进教师交流,逐步实现教师从“学校人”转化为“学区人”、“系统人”的转变,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制。

一、构建学区制管理下的教师交流平台机制

(一)建立学区管理职能机制

明确学区长管理学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学区长学校与学区内学校的职能和相互关系,强化学区长学校管理学区内学校的统筹权。赋予学区长学校办学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育教学管理等职责和管理权限,赋予学区长学校对学区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示范引领和帮扶职能,做到职权分明,有条管理。

(二)建立校长交流激励机制

加强对学区办学资源的配置、校长教师的调配、学区整体绩效考核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将学区长和学区管理人员从事的学区管理工作计入工作量,建立基于学区管理成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强化激励措施, 完善保障机制,可实行“一长两校”制的校长,校长绩效工资应根据不同的层级、不同的工作量分出档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区内校长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教师交流激励机制

探索义务教育师资学区统筹管理模式,在教师编制、岗位结构比例、工资社保待遇、教师招聘、教师考核等方面实现统筹管理,通过统筹管理,逐步实现教师“学校人”转化为“学区人”、“系统人”的转变。切实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奖励机制, 消除了校际间绩效奖差距,同时, 建立教师交流福利补贴奖励制度。逐步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师资配置条件差距, 为实施校长教师校际交流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探索学区制管理下的教师交流模式

(一)开展学区制管理下的挂职、支教、跟岗交流活动

在学区制统筹管理下,由学区长制定详细的帮扶援助计划,将学区内的学校分成若干层级,分层帮扶援助。组织学区内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帮扶支教、跟岗学习。

1.挂职锻炼。学区内优质学校向相对薄弱学校派出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帮助薄弱学校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特别是推动薄弱学校内涵管理上层次。

2.帮扶支教。学区内优质学校向相对薄弱学校派出教学骨干,进行重点帮扶援助,促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3.跟岗学习。学区内薄弱学校派出相应学科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学习,采取师徒结对的形式,面对面地学习,手把手的教,提高薄弱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二)开展学区制管理下的轮岗、走教、跨校兼课交流活动

1.轮岗。建立学区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可由薄弱学校到优质学校,也可由优质学校到薄弱学校轮岗,轮岗范围可大些,在一定年龄范围内,中小学一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都应轮岗,教师每次交流的期限至少为1年以上。交流期满,方可返回原学校任教。

2.走教、跨校兼课。针对学区内成员学校薄弱学科教学需求,开展学科互补性交流。根据学区成员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特长,进行走教和跨校兼课教学,使每一所成员学校都有专业教师承担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学。

(三)建立学区制管理下开放型教师互动交流资源平台

1.信息共通。根据学区内成员学校教师的整体情况,建立教师队伍信息库,安排教师对等交流到学区内对应学校承担教育教学工作。

2.网络共享。学区成员学校共建共享教育网络,校际间开放网絡资源,通过建立学科教师工作群、班主任工作群、教育教学论坛等形式,交流教育教学信息,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帮助成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名师工作坊。由学区长学校负责,组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教学骨干建立名师工作坊,通过开展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巡讲交流活动,示范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成员校教师在工作坊中分享教育教学体会、感悟、专业成长的困惑、个人发展的喜悦等,收获成功,共同提高。

基于学区制管理下的教师交流模式还处于试点摸索阶段,需要政策引导和建立机制,不管是城乡帮扶、集团化办学还是学校联盟形式,都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校际交流,才能促进区域内优秀教师资源得以共享,使优者更优、弱者变强,促进学区内学校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

李琴(1984.8-),女,壮族,广西贵港人,本科,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心圩中学生物教师,研究方向:生物学。

猜你喜欢
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关于现代路桥设计构思及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