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性

2018-11-07 04:53张紫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练笔切入点有效性

张紫英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凭借教材这一“例子”,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如在课文精彩处、意味深长处、情感共鸣处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迁移、延伸、详化等,从而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材 练笔 切入点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00-01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写作的熟练技巧。”(叶圣陶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凭借教材这一“例子”,找准切入点,把习作与阅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導感悟、积累语言的同时,要适时进行运用,而随文练笔是实现读写结合的重要途径,那如何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性?

一、在精彩处练笔。

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往往是精挑细选,有的词句优美,如诗如画;有的构思巧妙,独具一格;有的选材精到,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仿写、迁移。

1.仿写。从模仿到创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充分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词句、细致的描写,习得表达方法之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练笔。例如,《金蝉脱壳》一文中作者对蝉儿“脱壳”时的动作描写非常传神,学生特别感兴趣,教师在引导品悟语言精妙的基础上让学生仿写。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小鸡出壳”的情景,学生用心观察,然后学习课文的表达顺序及细致描写把这一情景写下来。学生有“法”可依,乐于表达,如有的学生写到:咦,蛋壳出现了几条裂纹,过了一会儿,一小块蛋壳突了起来。不久,蛋壳里传来“笃笃”的声音,哦,原来是小鸡在啄蛋壳呢!一会儿,蛋壳出现了一个小洞,渐渐地,洞越来越大,可是膜还连着呢。小鸡使劲一啄,蛋的顶上开了一扇“小天窗”。小鸡的脑袋出来了,黄黄的,湿漉漉的,继而伸长脖子,睁着小眼睛,东看看,西瞧瞧,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它“叽叽”地叫着,挣扎着从壳里“蹦”出来,好像在说:“这个世界真美呀!”片段中,小作者按照“小鸡出壳”的先后顺序,抓住出壳时的动作细致描写,形象逼真。这样,以教材作为范本与中介,学生“学以致用”,既激发表达欲望,培养了观察能力,又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着实有效。

2.迁移。教材中的不少课文表达方法极为巧妙,教师要凭借课文这一“例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例如,《明天,我们毕业》,作者选取典型的场景故事,用一天的学习生活场景概括了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的小学生活;《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对“孔隙”低矮窄小的描写可谓独具匠心,作者通过写进洞时的感觉来突出这一特点,学完后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处景物,通过写置身于景物中的感觉来突出景物的特点;《夹竹桃》第5自然段对月光下花影的描写,作者采有虚实相生的写作方法,写出了夹竹桃在月光下扑朔迷离的景象,当学生感悟之后引导迁移练笔,写一写大雾迷漫中的景物。此外,还可以关注课文的构段方式、布局谋篇等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在练笔中提高表达能力。

二、在意味深长处练笔。

教材中往往有许多“空白点”,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例如意味深长的标点符号、精美的插图、跳跃的情节、令人回味的结尾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练笔切入点,教师要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并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荔枝》一课的结尾写到: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语言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展开想象,写几句作者想说却没说的话。由于学生心有所悟,设身处地,不少学生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字字有情。“可是,母亲,您离我们而去了!我千万次地斥责自己,为什么那么笨,在您临终前却没能让您吃上荔枝。要是您还活着,该多好呀!”“母亲,您可知道我们想您,我和‘小馋猫再也得不到您的抚爱和温暖……”片断中,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话语中传递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如此练笔,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可谓一箭双雕。

三、在情感共鸣处练笔。

“情到深处自然鸣。”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富有感染力,会给学生带来心灵的触动。如《爱如茉莉》一文,细细品读,我们在赞叹作者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表达之时,映儿父母之间那种无痕的真爱感动了我和学生,以至于部分学生悄悄地落泪。那么如何把这种奇妙的真情传递给学生,并让他们收获情感的同时,收获更多的“表达”方法?于是,学完课文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向父母提两个问题:妈妈(爸爸),你爱爸爸(妈妈)吗?真爱像什么?并把过程记下来,特别关注父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学生兴致很高,真真切切做了,还真实地记录了,做到情真意切。请看片断:

“妈妈,你爱爸爸吗?”当我问完这个问题后,妈妈原本粉嫩的脸顿时成了红苹果,她愣了半天,说:“说什么呢?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我又问:“那您说真爱像什么?”妈妈用右手搓着左手背,轻声说:“像阳光吧!”

妈妈听到这个问题,立刻笑了起来,而后装出一脸的严肃,坚定地说:“不爱!”声音特别小,说完转身就走,大概是害羞了。

片段中的妈妈不论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还是被问得措手不及,都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爱。

除此,学生还关注父母之间互爱的感人事迹,有让苹果的,有为对方剪脚趾甲的,有端洗脸水的……最后以《真爱无痕》为主题,将班上学生的练笔编成一本“优秀作文”。一个故事就是一份感动,一次练笔就带来如此出人意料的收获,“事小情真”的表达方法映入学生的脑中,“真爱无痕”的深刻道理不言而喻。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对课文描写不够细致之处进行详化,对古诗进行改写,借助教材引导学生练习缩写、扩写等。练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因文而宜,而不是机械地、盲目地进行每课一练。只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练笔,才能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练笔中提高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丁有宽.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材教法的改革与实验》

猜你喜欢
练笔切入点有效性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