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古努尔·艾依沙
【摘要】目前很多学生对写作文都比较头疼,虽然大家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对写作文这件事的厌烦发展途径却大体相似,即最开始接触的时候不愿意写,到后来演变成不会写,最后因为不会写就更不愿意写了。这里面原因有很多,但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着意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分不开的,本文就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来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升 学生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96-01
一、激发想象力
想象力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让学生学会联想,学习汉字的时候,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可以根据字意来进行想象,这一点可以在小学生中多运用,比如“椅”字,可以让学生联想“木头大了可以做椅子”,遇到汉字就这样进行联想,既可以帮助记忆汉字,又可以鍛炼联想能力。然后在课文的学习时,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情景描绘,小学语文课文本身画面感就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将课文描写的内容呈现在纸面上;中学生则侧重对细节的把握,在绘画课文内容时多加入自己的感受,可以用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用文字或者语言表达出来,将对课文情景描绘作为讲授课文内容的一部分,久而久之,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多加入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及其所表达的感情外,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更是激发起内在的想象力,因为在不断的要求下学生才会进行深入的想象。最后一点就是要鼓励学生延伸课文内容,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叙事性的文章,让学生大胆推测在文章叙述之外还发生了什么,发生这些事情原因是什么,要让学生结合课文设置的逻辑关系进行延伸,特别需要教师注意在引导学生时不要偏离主题,偏离原文的人物及时代背景,这既是想象力的激发,也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更是写作构思的前提。
二、素材积累
写作文如果没有素材,就如同做饭没有米一样,再好的想象力也是要建立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那么素材从何而来呢?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从身边汲取素材,也就是联系生活,要想能够联系生活就必须要在平时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每天都会有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是非常细微而缓慢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指定观察的内容,这周观察学校外面的树,下周观察学校旁边的商店等等,到了高年级甚至中学就要将观察的范围扩大,可以指定,也可以教师出主题,学生自己选择观察什么,比如以春天为主题进行观察练习,让学生讲一讲学校里、家里、马路上都有哪些地方能够显现出春天来了,这个时候教师要特别强调一下看谁能够观察到与我们平时所接触的不一样的内容,万物复苏,天气转暖是我们大家都了解的,那么哪些是除了在这里生活的人别人所不知道的代表春天来了的特征呢?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考能够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除了对生活的观察之外,就是阅读的积累了,大量的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到不了的地方。
三、写作技巧点拨
写作文虽然是要学生发散思维,利用已有素材进行创作,但是这些都是写作的基石,要想真正盖好作文的大厦,还需要了解如何盖好这座高楼,这就是写作的技巧运用。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想写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物,自己有好多话要说,但是就是不知道怎样说,更别提写下来了;还有的同学是将自己所知道的全部记录下来,没有重点也没有主题思想的表达,这样的作文写出来就是俗称的“流水账”。学生们出现这样的写作困扰,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写作技巧,不知道怎样排篇布局,导致好的素材也被白白浪费掉。其实所有的写作技巧都蕴含在学生所学习的每一篇课文里面,中小学选取的课文都是名家的经典之作,是写作技巧的典范,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课文时,除了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中心、段意之外,还要提示学生课文中构思的巧妙之处,语段的合理衔接及表达上用此不用彼的原因,这些都讲解了还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迁移能力较弱,这个时候教师还要加上我们在写作文时怎样运用这些精妙的写作手法,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是在学生那里却可以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现在的课文设计一般是一个单元一个主题,所以教师在做单元总结时,也一定不要忘记提示学生整个单元我们学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在这个单元里每一篇课文都运用了这个技巧,但是他们运用的角度和方法却不尽相同,让学生来发言说一说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运用这样的技巧。
四、勤于练笔
前文提到的都是理论上的写作能力培养,所有的这些都要落实书面写作上来。教师在学生练笔方面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中小学生能够口头表达,但是却不会写,这是因为他们对书面语言不熟悉,这需要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练笔不仅是要求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还要在句子、语段方面要学生去写作,多写才能让写作能力得到本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