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孩子,爱上语文

2018-11-07 04:53陈延会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运用语文教学小学

陈延会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化和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很多新型的教学方式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语文教师探索出来。实践研究表明,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激励性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激励性语言展开论述。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 小学 语文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64-02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激励性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将其价值和效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差异

由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小学生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差异。新课改一再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使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长。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QQ或者微信等社交软件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通过学生家长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掌握学生的详细信息,比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其次,语文教师要根据从家长那儿了解到的信息以及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建立成长档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记录。如果有条件的话,语文教师可以及时记录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的实际表现情况,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学生激励性且具有差异性的教学语言,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采取多样化的语言形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激励性语言,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可以说,激励性语言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针对激励性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掌握激励性语言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将激励性语言的价值和效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激励性语言除了口头语言,还有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实际上也是一种语言激励模式。口头语言激励在所有语言激励模式中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发挥的空间也是最大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譬如,对于学习进步以及在课堂上表现较好的学生,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口头语言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比如“你真棒”、“再接再厉”。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如,在课堂提问环节,假如有学生回答不了问题,或者表现出紧张的情况,教师就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对其进行鼓励。首先要面带微笑,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然后用眼神对其进行暗示,向学生传递“你可以的”信息。这种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无声但是效果很大的鼓舞。学生即使不会回答问题也会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此外,书面激励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激励方式。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在课堂上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使用书面语言形式对其进行鼓励。比如,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给学生这样一个评语:“你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假如你在课堂上也能这样表现,你将会更加完美。”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肯定和期待,然后逐渐去改进自己和完善自己。

三、在评价中树立科学的激励观念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把握好评价的语言和技巧,树立科学的激励观念,将教学评价的价值和效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语文教师在实施激励性评价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评价的对比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对学生的缺点和优点进行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而不是一味激励学生,对学生的不足之处闭口不提,这样就很难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客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认清楚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如果教师一味地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不断赞扬学生而忽视学生的错误,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提升自己,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当然,教师也不能为了让学生改善自己而一味指出学生的错误,这种评价方式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不仅不能帮助小学生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因此,教师要采取对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二,评价的全面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要从全局的观念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摆脱情感的限制和学科的限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第三,评价的公平性。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心理平衡,也因此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如果教师不能一碗水端平,对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出偏爱,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学评价的价值和效果也就无法有效发挥出来。

结论:

综上所述,激励性语言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运用语文教学小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