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
【摘要】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重视对教材內容的有效挖掘,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能力,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探究性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49-02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进而强化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获取知识。
一、确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地挖掘和分析,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及实际情况的了解,与学生共同确立教学目标,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积极展开沟通和交流,真正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性的学习[1]。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公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那么圆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自己结合教材内容探究一下吧。”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圆形,再用直尺将圆的直径画出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利用线绳进行围绕的方式或者滚动圆的方式,将这个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并与其直径的长度进行对比,学生可以发现:圆的周长长度是其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点。这时,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向学生进行圆周率的介绍。最后,要让学生根据圆周率的概念,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得出周长计算公式。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快乐,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挖掘课程资源, 提供“过程”环境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充满了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并采取动态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有效开展学习。教师要重视教材内容的使用,同时也应当重视外部知识的发掘和引入。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十分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在信息的交互和流通上也变得更加高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信息的搜索,从而有效地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搜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及相关的资料,将其融入到教学工作当中,满足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使得教学工作的过程环境能够得到改善[2]。
例如,教师在进行长方形周长教学时,可以利用与篮球场地相关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引导教学,帮助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可以让学生对篮球场地的长和宽进行测量,之后进行周长计算。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时,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乘法分配律的相关数学方法的渗透。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直观地地理解(a+b)×2=a×2+b×2这一最基本的变形公式的算理,通过联系篮球场地这一现实场景,向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控能力。教师也可以在篮球比赛这一案例当中,向学生渗透概率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根据两个队伍的整体状态和进球概率的大小,预测后续比赛的结果。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在良好的过程环境当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动手操作, 重视“过程”呈现
空间与图形的构建在教学中的呈现,可以更好的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教学中,教师为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的过程中,总结原有的知识要点,深化新的知识内容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时,要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的体积,可以让学生动手将圆柱体通过切拼变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观察找出圆柱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可以发现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体,体积是相等的。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体的周长一半,长方体的宽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半径,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相等。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种方法我们归为“转化法”,这种数学思想方法非常重要,在我们数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它。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探索过程,带领学生推算出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对公式的特征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强化了动手操作,重视了“过程”呈现,给学生烙下了深刻的记忆。
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能深化学生的知识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探索数学知识,找准数学学习方向。
参考文献:
[1]代继然.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化教学的效果探讨[J].新课程(中),2014(2):154-156.
[2]马金锋.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6(3):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