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张雪
【摘 要】目的:对不同治疗方式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采取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减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综合治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851.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2-073-01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中属于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也称作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患病人群中儿童占多数[1]。主要致病原因是咽鼓管阻塞,中耳气体被黏膜吸收,黏膜静脉扩张,血清漏出在中耳堆积,形成中耳积液。患者经常出现轻微耳痛、耳鸣、摇头时出现水声、睡眠质量差等症状,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引起了各界临床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37.57±8.34)岁,平均病程(0.84±0.41)年。觀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75±8.40)岁,平均病程(0.89±0.51)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首先对患者外耳道以及鼓膜位置实施常规消毒措施,在鼓膜表面进行麻醉,切开耳内镜,清理鼓室内分泌物。之后将医用耳通气管放置于切口位置,根据患者耳内机构合理调整气管位置,将鼓室内堆积液抽取干净。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服用抗生素,维持7天左右。观察组患者采用分泌性中耳炎综合治疗方式,使用1%呋麻滴鼻液对患者双侧鼻腔进行滴注,保持患者头部倾斜后仰,方便药物能够顺利进入鼻腔。患者采取常规鼓室穿刺,即利用对照组相同方法将鼓室内积液抽取出,在抽取结束后,向患者耳内注射2毫克的地塞米松注射液,同时配以5毫克糜蛋白酶对耳部环境进行清洗,在以上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每周治疗一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听力、唇音检测正常,鼓室积液消失;有效:患者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听力、唇音检测出现少许杂音;无效:患者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不良情况包括眩晕、中耳感染、永久性骨膜穿孔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近年来发病几率不断增大,以往偏向于儿童,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成年人发病人数也是不断增多。发病机理主要是耳鼓室管功能由于损害、感染、免疫反应等出现一定障碍,致使患者出现耳鸣、耳痛、耳部闷胀、听力退化等病症,对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学习造成极大困扰[2]。目前临床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工作还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尚未得出准确性高效率治疗措施。在以往临床治疗中,只对患者实施单纯性局部穿刺,无法完全清除鼓室堆积液,将穿刺针头直接刺进患者耳腔内,以缓慢动作抽取耳内积液,虽然操作简单、在耳部形成创伤小等优点,但由于耳部结构较为脆弱,包含听骨链、蜗窗等重要功能结构[3]。因此要求临床医师能够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能,尤其是在进行抽吸操作时,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各种并发症,例如患者鼓室内侧壁出血或者鼓膜撕裂等,很难把控实际情况。
在本文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采用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减少,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徐隽彦, 刘春丽, 倪立群. 耳内镜下 哪ぶ霉芑虼┐讨瘟坡苑置谛灾卸椎牧俅残Ч员龋跩].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5, 22(1):21-23.
[2] 秦文芳.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对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4):10531-10532.
[3] 刘华.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 中外医疗, 2017, 36(18):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