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原因对策探究

2018-11-06 06:13郑邓虹
山东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郑邓虹

摘 要:为了解粤西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探讨其形成原因与培育途径,自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调查问卷》对粤西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刻、情感认同缺乏稳定性,日常践行力度欠缺;影响因素主要是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社会风气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冲击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践行;粤西大学生

1 引言

面对世界多元思想文化的交融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课题。大学生是民族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教育引导他们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粤西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寻求大学生认同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和外化途径,进而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

从H学院随机抽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学生施测,其中涵盖了文科与理科、城镇与农村、党员与非党员等不同类别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0份,有效问卷419份,回收有效率为87.3%。

2.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调查问卷》(下简称“调查问卷”)。 结合本研究的需要,与参阅大量相关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初步编制问卷。分别在两所高校随机抽取大学生进行第1次施测,从中发现问题后,与相关专家讨论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第2次修改,大大提高了调查问卷的有效性。

调查问卷的题型为单选和多选的形式,共34题,涵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价值认同、日常践行、影响因素与对策共4个部分的内容。

2.3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施测负责人采用统一指导语,并对施测过程进行监督。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

3 结果

3.1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

大学生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本研究就该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考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认知上,答对的人数百分比是7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的认知上,答对人数的百分比是69.7%。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非常了解”的人数是9人,百分比是2.1%“比较了解”的人数是242人,百分比为57.8%,合计约60%。就该群体的学习渠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39.8%的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第一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程,有31.1%的大学生的第一重要途径是传统媒体。

3.2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对粤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分析表明: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水平较高,其中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情感认同(M=2.85)最高,对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认同(M=2.62)最低。

男女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情认同上,女大学生(M=2.73)显著高于男大学生(M=2.64)。而在三个因子上,性别差异均不显著。在不同年级的差异比较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倡导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认同上,大一学生(M=2.64)显著高于大二学生(M=2.57)。在其余两个层面与总体的层面上不存在年级的差异。

3.3 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践行

对粤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显示,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践行较低(M=2.64)。在差异检验中,男女大学生的日常践行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日常践行中则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其中大一学生(M=2.43)的践行频率显著高于大二学生(M=2.37)。

3.4 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粤西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及找寻改善对策,问卷设计了重要因素排序题进行实证探讨。

3.4.1影响粤西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

表1表明,影响粤西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中,第一重要因素是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第二重要影响因素是社会风气的影响,第三重要因素是网络文化的冲击。

3.4.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对与粤西大学生的影响对比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受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调查发现,认为“互联网的影响更大”的大学生比例(45.3%),高于认为“学校的影响更大”的比例(43.9%)。

3.4.3西方或日韩等国家的社会文化对粤西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现状

结果表明,有81.6%的粤西大学生认为西方或日韩等国家的社会文化对他们的冲击有影响,但不大。认为“影响很大”的人数比例为12.2%,而6%的认为“没有影响”。

3.4.4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分析

在调查对象中,明确表示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47人(11.2%)。对该部分同学进一步探究原因:在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粤西大学生中,29.8%的大学生把“部分领导干部和教育者未以身作则”作为第一重要影响因素,21.3%的大学生把“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第一重要影响因素。还有19.1%的大学生认为第一重要影响因素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

3.4.5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的调查显示,在第一重要的有效途径中,比例最高的分别是开展社会实践(45.8%);开展辩论、演讲比赛等活动(25.1%);组织红色旅游(12.9%)。

4 讨论

4.1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的统计来看,大多数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认知较高,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这与杨志才[2]实证调研结果相符,从价值认知上来看,大学生未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方位、深层次的认识。

粤西大学生认为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程,说明我们党长期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方法有一定成效。

4.2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不是一个教育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调查显示,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较高。这说明粤西大学生比较能从个人内心的情感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积极的体验、感受、认同。杨志才[2]的研究结果同样显示:从价值认同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遍持积极肯定态度。

从价值认同的性别差异比较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情认同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从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的年级特点可知,高年级的大学生比低年级的大学生情感认同更弱。李斌雄[3]在研究中,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存在三个特点,即认同的非全方位性、认同的不平衡性和认同的不一致性。本研究也验证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具有片面性,缺乏稳定性这一结论,分析其原因,大学生的情感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导向的影响。

4.3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践行现状

从总体上讲,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践行得分较价值认同得分低,说明粤西大学生的践行力度欠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上存在着不一致性。

进一步以性别、年龄为分组变量对比差异,性别差异检验结果不显著。不同年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践行则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其中大一学生的践行频数显著高于大二学生。杨志才[2]、刘峥

[4]等众多的实证研究均显示,在价值践行上,主流上大學生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一定程度表现出“知行脱节”的倾向。

4.4影响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影响粤西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中,第一重要因素是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第二重要影响因素是社会风气的影响,第三重要因素是网络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国际新形势下,西方或日韩等多元价值观透过网络等文化资源对我国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涉世不深,对党和国家历史以及国情尚不完全了解,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容易在思想上产生混乱,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本调查结果显示,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重要有效途径,比例最高的分别是开展社会实践;开展辩论、演讲比赛等活动;组织红色旅游。三种途径均注重学生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为主的主动学习与主动体验。

5 结论

(1)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内容认知较高,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

(2)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较高,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具有片面性,缺乏稳定性。

(3)粤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践行力度欠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上存在不一致性。

(4)影响粤西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重要因素是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2014.

[2]杨志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7):80-81.

[3]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6-9.

[4]刘峥. 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猜你喜欢
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