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体育品德培养三策略

2018-11-06 05:32孙银娲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童心品德体育

□ 孙银娲

体育核心素养涵盖了体育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可概括为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内容。体育品德作为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学生拥有克服困难、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实践证明,小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养成需要教师从低年级抓起,并且长期坚持。然而,由于低年级学生刚从学前教育阶段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其规则意识和守纪意识还未形成。有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对低段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规范低年级学生的课堂行为,循序渐进地培养其良好的体育品德。

一、呵护童心,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小学生活泼可爱,充满童心,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更是天真烂漫,对待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然而,由于缺乏规则意识和守纪意识,许多低段学生喜欢开溜凑热闹,扎堆找新鲜,以违反课堂规则为乐趣,导致体育课堂效率低下,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比如课堂上教师提一个问题,学生就会畅所欲言,并且聊得甚欢,导致课堂教学计划被搁置;组织体育游戏时,学生往往会忽视规则,任性而为,导致游戏无法正常展开……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责骂、反复定规矩,往往会抹杀学生的“童心”,甚至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如何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效参与,认真听、积极练,在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同时也能呵护“童心”,有效完成课堂任务呢?

在精心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下,教师角色的转化也尤为重要。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用自身魅力引领学生学习与成长,做学生体育学习的引路人。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而是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弱化自身的权威,呵护童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告诉学生:“老师很愿意与大家做朋友,但是朋友之间要学会相互尊重,上课时,老师希望大家能够遵守课堂常规,大家一起学习和进步。你们能答应老师吗?”此外教师还要听听学生的想法,多与其进行交流。这样做能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学生爱玩的心理,教师要多选择游戏这一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体育游戏中学会用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如教师可用“快快集合”这一游戏来培养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通过“红绿灯”游戏,让学生根据红绿灯的指示来行动,明白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另外,教师还要通过言行对学生进行“引导”与“评价”,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比赛的胜负,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和公平竞争的意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

二、寻找亮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改良行为习惯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敏感而纯真的心灵,他们渴望被关注、被肯定。因此,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寻找亮点”,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之处,并且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以此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改良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受不同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时常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和行为习惯,有十分优秀、认真的学生,他们乖巧、聪明,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协调能力;有“刺头”学生,他们性格活跃但缺乏定力,上课容易开小差;还有占大多数的常规学生,他们按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不太会让教师费心。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让“刺头”学生学会克制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运动习惯。

在某教师任教的二年级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十分顽皮、好动,在课堂上总喜欢说话,多次教育也没有改观。偶然间,教师发现他喜欢领导同学,也喜欢被别人表扬。当时恰逢学校正在进行啦啦操比赛的排练。因此教师就临时任命他为班级“领跑员”,做整队和领跑工作,并且告诫他要以身作则,管理和服务好同学,做同学们的榜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班级比赛工作也组织得井井有条,可谓出人意料。

只要教师善于发现,积极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实现其自身价值。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与进步,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展示学生个性与才华的舞台。

三、善用语言,及时激励,传递爱与信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见,语言不仅仅是教学工具,还是一门艺术,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更是传递爱与信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善用语言,充分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一)控制情绪,积极应对

教师是学生的模仿榜样。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多用微笑来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来面对学生。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时,教师要尽快调整自己的情绪,同时稳定学生的情绪,积极应对和处理,给学生以信赖感。学生耳濡目染,无形中也能逐渐形成临危不乱、冷静面对的品质。

(二)耐心倾听,相机而行

课堂上,学生打破课堂节奏而向教师“告状”或“埋怨”某位同学的情况经常发生。此时教师需耐心倾听,了解事情的本末以及学生对事情的解释和见解,使其情绪得到宣泄,而后再决定事情该如何解决。如果情况紧急,教师可以向学生建议:“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去处理?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做……”根据事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学生进行教育,这是对学生进行“体育品德”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果情况不是十分紧急,教师也可以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他们学会分辨事情的紧急性,判断是否该在课堂上提出。这样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感受到爱和信任,又能维护日常的课堂秩序,还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设定目标,不断激励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像刚发芽的幼苗,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合理设定目标,引导学生朝着认定的目标前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信任,告诉他们要再接再厉。如一年级的跳绳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先设定本节课的连续跳绳次数,一开始学生未必能达到目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激励,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小朋友你很优秀,再坚持一下就能达到今天的目标了”“跟上节课相比,你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能有更大突破”等。这些激励性话语不仅能推动学生向目标靠近,还能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坚持不懈、不断突破自我的品质,这对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作用不言而喻。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小学体育教师作为低段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启蒙者,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在课堂上善用语言、因材施教、及时勉励,以此帮助学生形成体育品德,发展体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童心品德体育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童心绘天下
我们的“体育梦”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