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梅
摘 要 道歉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Apologia,是人类的社会言语行为,是社交礼节和为人处事的艺术,更是建立并维持公共秩序、调和人际关系、解决矛盾冲突和缓解危机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道歉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渊源深远,文化极其相近却又迥然不同。本文旨在探究中日道歉言语行为中隐含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日本式道歉策略,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展。
关键词 中日道歉言语行为 文化内涵 日本式道歉策略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9.039
Abstract The word apology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Greek Apologia. It is a social speech act of human beings, an art of social etiquette and human affairs,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public order, reconci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resolve conflicts and alleviate crises. Therefore, studying apology has far-reaching social significance. China and Japan are neighbors with a long history of water, and the cultures are very similar but very differ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implicit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apologie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Japanese apology strategy, and to promo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 Sino-Japanese apology speech act; cultural connotation; Japanese apology strategy
1 迥異的中日道歉言语行为
1.1 频繁、轻易道歉的日本人
日语中道歉相关的表达方式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涵丰富。在日本人的言语行为中,道歉用语被频频使用。日本人似乎轻松、随意、甚至动不动就在各种场合“随心所欲”的道出道歉表达。道歉言语行为几乎成为了维系人际关系的一条纽带,不仅贯穿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交场合之中,而且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拥挤的电车中,无意间踩了他人的脚或不小心碰到了对方,日本人立马会诚恳地低头鞠躬并脱口而出:“对不起。”以此乞求对方的原谅。被道歉的一方一般也不会纠缠不放,而是选择谅解,轻松化解了矛盾。
餐厅中的服务员上菜的场合,无论多么竭尽全力的想要缩短客人等待的时间,尽快为客人上菜,考虑到客人等待时迫不及待的心情,都会体贴地、诚挚地道歉:“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客人也都心安理得地接收服务员的道歉,踏踏实实地享用美味。
日本人有着强烈的时间观念,对其出行所依赖的地铁、电车的时间要求十分严苛。日本地铁、电车的发车和到站的时刻也精准到以秒计算。一旦稍有延误,广播便会一遍又一遍地播报道歉信息:“各位乘客,因为轨道拥挤问题,我们将晚到站20秒,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抱歉,敬请原谅。”
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政府官员或者机构负责人就一些问题,出面向民众道歉、低头谢罪,屡见不鲜。
关系亲密的家人、恋人、朋友之间也时常道歉。比如事前答应了孩子却又忘记购买礼物的妈妈会向孩子认真地道歉并商量说:“对不起,妈妈忘记买了。明天一定买回来,好吗?”约会迟到的恋人会对另一方说:“对不起,我迟到了,保证不会有下一次了。”
1.2 绝不轻易道歉的中国人
相比“对不起”,中国人似乎更倾向于“我不是故意的”之类的说辞,来回避直面问题、直接道歉。例如:在沙丁鱼罐头似的列车车厢内,不小心打翻热水溅到了对方身上,很可能会说:“没事儿吧?烫伤了没?哦,太好了!没事儿就好!唉,刚才被别人撞了一下,所以才把水打翻了,真是不好意思……”尽管最后加上了“不好意思”之类的道歉表现,但是也强调了不是自己的责任,而是“被别人撞了”才导致的这样的局面,道歉似乎显得不够诚意。
日剧《日本OL》中,负责教育指导的日本上司神崎岛子指出了工作中的失误,赴日研修的中国女孩杨洋面不改色地说:“啊,真的呢,好奇怪!”甚至还一脸轻松的嗑起了南瓜子。立刻引发了日本同事的“公愤”。大家纷纷指责:“你工作中犯了错误,至少应该说声对不起吧?”“不但不道歉,反而还嗑起了南瓜子,真是岂有此理!”类似于这样,有时候明知自己有错,却不肯轻易道歉。
再如,发生交通碰擦事故时,中国人一般不会随意道歉而是选择理论一番或者等待交警前来处理。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很可能意味着自己对这起交通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 中日道歉言语行为的文化内涵
2.1 面子论
日本人通常将“道歉”视为维护面子的一种方法。他们普遍认为通过真诚的道歉、取得他人的谅解,可以挽回形象和尊严。恰恰相反,中国人往往认为“道歉”是丢失面子的一种言语行为。谁道了歉,就意味着谁输了。于是乎,日本人热衷于频繁、广泛、随时随地的道歉来维护面子。而中国人有时为了面子和尊严,即使内心意识到了错误,嘴上也可能不会轻易道歉。
2.2 责任论与关系修复论
如上所述,中国人之所以不轻易道歉,是因为考虑到一旦道了歉,就是承认自己负有责任。如果责任划分不明显的话,一般决不轻易道歉。他们可能认为:“不是自己的错或者不完全是自己的错,为什么我要道歉?”相比起道歉,很可能更加倾向于解释原因理由,来规避或减轻责任。比如,上班迟到了经常会解释说:“路上堵车了。”“早上闹钟坏了。”“车坏在半路上了。”等等。不小心撞到了别人,可能会辩解说:“刚才有棵大树挡住了我的视线。”“突然窜出来了一只猫,为了躲避这只猫我才猛打方向盘的。”等等。
日本人轻易道歉,绝非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负有责任、有错在先。即使没错或者不完全有错,也会频频道歉,这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或者事态恶化,为了缓和与修复双方的关系。因此,有些道歉用语演变成了一种寒暄用语,成为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中国人在道歉时首先考虑的是谁对谁错,谁的责任。错了就道歉,没错就没必要道歉。日本人在道歉时首先考虑的是不要将双方置于矛盾的对立面,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更为重要。错了要道歉,没错有时候也会道歉。
2.3 定型的日式道歉和非定型的中式道歉
日式道歉有几种固定的表达。如:“不好意思。”“抱歉。”“对不起。”“实在是非常抱歉。”等。日本人有着强烈的距离意识和等级观念,近亲远敬,上尊下卑。他们会跟据事态的严重程度、亲疏远近和尊卑关系等区别使用这些定型的道歉表达。
中式道歉几乎没有定型的表达,可以是“不好意思。”“抱歉。”“对不起。”“实在是非常抱歉。”等。也可以是“没事儿吧?”“不要紧吧?”“真是麻烦您了!”“那多不合适啊!”“改天请您赏光吃饭。”“把您的相机摔坏了,多少钱?赔您一台新的吧。”
2.4 日本人特有的替他人道歉
不可思议的是,日本人不光为自己向他人道歉,也经常替他人道歉。日剧《日本OL》中,职员矢部樱在工作存在失误,课长朝比奈不但鞠躬认错,甚至俯首跪地谢罪:“都是我的错,我明知道矢部樱没有经验,还把那么重要并有难度的工作交给了她。”
赴日研修的张琳和杨洋说错了话,损害了公司的形象和利益,身为上司的神崎岛子为了庇护她们,向部长道歉。
此外,在日企,接到电话的职员会为同事离开了席位暂时无法接听电话而向对方道歉。这些无一例外,都与日本人深刻而强烈的内外意识和集团意识有关。日本人信奉内外有别,严格区分集团的内与外,会为了集团内部的利益,向集团外部的人道歉。
2.5 日本人特有的反复道歉
日本人道歉有时并非犯了错误或者负有责任,而是作为调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成为了寒暄语的一种。无异于其他的日式寒暄語,道歉寒暄语也通常追溯过去,因此我们时常会看到日本人反复道歉。如此反反复复的道歉,并非日本人意识到自己有多恶劣或者不可原谅,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交寒暄的基本礼仪。
3 日本式道歉策略
由于尊崇“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主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因此面对对方的提醒或指责,无论自己是否存在过失或者是否认同对方,日本人通常会第一时间选择道歉而非急于说明原因理由。如若首先解释原因理由或者强调不是自己的过失,很可能会激怒对方,激化矛盾,从而导致双方关系的僵化乃至恶化。
及时、主动、真诚的道歉,远比努力解释说明理由更容易让对方欣然接受。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过错,道一句歉也利于关系的缓和。道歉之后再婉转的提出自己的主张也未尝不可。
根据过失的大小、事态的严重程度、双方关系的亲疏远近、双方身份地位的悬殊、集团的内部与外部,正确区分日本道歉用语至关重要。
4 总结
在中日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透过中日不同的道歉言语行为表象,挖掘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日本式道歉策略,有助于有效地缓和与规避矛盾冲突、避免误解和摩擦,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推进事务的顺利进展。
参考文献
[1] 张韶岩.中日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5.
[2] 郑艳敏.日本人道歉行为分析[J].科教导刊,2011(6):176.
[3] 苏娜.浅谈日语道歉语的表达方式[J].科教文汇,2008(1):173.
[4] 刘喜萍.从日语的道歉用语看日本人的文化心理[J].内江科技,2007(7):119.
[5] 阎红燕.日语中的道歉用语极其文化内涵[J].日语知识,200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