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卓君 郭丹
摘 要 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对此,必须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做好规划,搭建好四梁八柱,从技术载体优化、公共文化体系建构、类别化学习组织体系建设和制度优化等方面来推进和落實,才能为实现人们终身学习的目标厚实根基。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8.07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 society is a powerful spiritual driving force and cultural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improving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the whole nation, enhancing national cohesion, and realizing the Chinese nation's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In this regard, under the guidance of adhering to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we must do a good job in planning, build a good four pillars and eight pillars, and adv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 carrier optimization, public cultural system construction, classified learning organiz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Implementation can b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lifelong learning.
Keywords learn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practice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学习型社会建设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民族长久兴盛。习近平同志强调:“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所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就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毛泽东同志曾说道:“三天不学习,赛不过刘少奇。”可见,学习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和一个民族的重要意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要着力于构建一个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学习型社会场域,从学习载体更新、文化体系建构、组织体系优化、支持体系搭建等维度来打造一个让人民群众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有所获的学习型社会环境,在提升全民学习力的同时,增强社会的创造力。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创造、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本质特征,必须看到,创新、创造来源于学习,学习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人的学习力问题,为人的全面发展厚实根基。学习型社会建设致力于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理念的养成,强调终身学习,实际上就是强调人民群众知识的自我建构、自觉学习。那么,学习型社会就是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谋求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全社会普遍的学习制度上,激活人的学习动力,使其具备自我学习的内生动力,才能有效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世界变化的挑战,培养和造就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1 嵌入先进技术载体,打造海量学习型社会资源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社会场域下,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网络学习社会。据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网络作为当下社会的本质特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候,必须要以现代化教育为根本抓手,学校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主体,逐步形成一个全民共建共享的网络学习社会。对此,必须要注重网络社会建设,建设学习教育网络、继续教育网络、成人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网络和社区教育网络,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优势,建立各类学习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让网民通过网络便可以实现轻松学习。[1]在发展学习网络时,必须要注意手机用户对资源学习的适配性,避免手机用户的学习登录困难,坚持需求导向,发挥数据整合的优势,为各类人群提供其所需的教育资源。此外,注重与社会图书馆、高校等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应用,建构一个以学习节点为支撑的立体型的合作网络,使人们可以轻松获取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各类课程学习资源,打造海量学习资源,形成开放的学习空间,为人们终身学习造就强大的资源基础。
2 凸显文化浸润功能,建构立体化公共文化体系
2015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并明确指出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新时代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必须要把建构立体化公共文化体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对此,地方政府必须做好公共文化规划工作,结合当地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而严谨的规划;加大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无论是文化建设经费、文化工作人员待遇,还是民间文艺团队的发展等方面都需要加大投资力度,确保有足够的运营资金、建设资金和人才培养培训经费,绝不能用地方财政收入不足的借口来减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以冠名资助、公私合作、捐赠等形式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投资举办民办博物馆、陈列馆、图书馆(农家书屋)、剧场、艺术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站、文化室(文化大院)等文化服务机构。[2]鼓励以上文化服务机构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免费或优惠提供物业、设备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以多元化渠道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繁荣,保障民众的文化权利,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满足其多样性的文化需求。
3 强化组织学习功能,建立类别化学习组织体系
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细胞”。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大基础性民生工程,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整体进程。对此,必须要本着“自下而上、纵向发展”的原则,建构从“乡村——社区——城市”的各类学习型组织,做好学习型组织的分级分类工作,形成学习型组织的分级组织体系,避免“大而全”,注重“小而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类学习型组织中的带头引领作用,强化各类分级组织的学习功能。 [3]要积极调查各类组织的学习需求,强化各类组织的教育资源建设、教学载体建设和学习场所搭建等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带头引领作用,增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确保各类学习型组织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进而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架桥铺路﹑搭建平台。
4 注重制度形塑功能,建立科学化制度支持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建设学习型社会,不仅需要从技术载体、文化体系建构、组织体系打造等方面着力,还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促进学习、鼓励学习和保障学习的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生態。对此,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控“两个主体”的价值和功能,以文化体制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发挥市场在文化繁荣中的作用,凡是能够发挥市场在文化产品丰富和服务职能优化作用的,坚持走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文化产品供给与服务的高效化、丰富化和低廉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地方政府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要贯彻“效率优先”的理念,强化各个事业单位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上的评估和监督功能,对那些缺乏效率、服务质量差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形成管理催生效率机制。此外,要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合理引人、科学用人、感情留人”,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在人才使用中要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用、才得其位”,确保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当然,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点还应该落实在各类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制度维度上,文化繁荣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各类学习资源的免费开放是文化繁荣的外在表现,要积极做好、做细、做实各类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工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便捷。
总之,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日之功,但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通过技术载体优化、公共文化体系建构、类别化学习组织体系建设和制度优化等措施来做好、做实、做细学习型社会建设,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厚实根基。
参考文献
[1] 王仁彧.特色与机制: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的路向探究——对践行《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5(8):30-36.
[2] 张欣.泛在学习视角下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试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 (5):1-4.
[3] 赵文君.学习者参与视角下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困境及展望[J].中国成人教育,2017(1):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