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文化构建研究

2018-11-05 10:15边璐
科教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构建路径

边璐

摘 要 本文以胶东文化視阈下的高校文化为切入点,对胶东文化与高校文化建设进行现状调查和归因分析,并从地域文化角度对高校文化构建提供对策建议,将优势区域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胶东优秀文化在高校文化中的传承创新。

关键词 胶东文化 高校文化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8.008

Abstract Based on the university cultu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Jiaodong cultu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atus quo and attribution analysis of Jiaodong culture and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introduces the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of superiority into university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Jiaodong in the university culture will be realized.

Keywords Jiaodong culture; college culture; construction path

高校文化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灵魂和血脉,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精神内核。同时,高校理应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在其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华文化之精华。本文以胶东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文化为切入点,将优势区域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胶东优秀文化在高校文化中的传承创新。

1 高校文化及胶东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1.1 高校文化的内涵研究

国外关于校园文化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于1932年提出,他将校园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国外对“高校文化”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研究。国内对于高校文化的定义,广义来讲,高校文化可以泛指高校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狭义角度来看,主要是指高校范围内的团体意识、精神氛围、物质及精神产物等群体文化,近年来又发展为校园内所有对师生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因素都纳入校园文化范围的“多要素说”。现阶段学者们对“高校文化”阐释略有不同,但意义相近。

1.2 高校文化的建设研究

国外关于高校文化的建设研究,一方面突出强调大学校长对高校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对高校建校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从“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研究视角。国内学者对高校文化建设的研究集中在对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困境、冲突和障碍的思考以及对建设路径的探究。

1.3 胶东文化建设研究

胶东文化,历史悠久,形式丰富,是胶东地区自有人类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性区域文化,主要体现为特有的海洋文化,瞩目的红色革命文化,独特的农耕、渔捕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繁荣的商品文化,发达的旅游文化,超前的开埠文化。另外还有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仙道文化、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总体上可以将胶东文化特质概括为勤劳勇敢、开放包容、务实尚变、经世致用、灵活变通、拼搏进取等等,这些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展现胶东地域特质,有着鲜明特色的胶东文化精华。目前,胶东文化尚未得到充分的学术关注和有效开掘,学界关于“高校文化”与“胶东文化”的共同研究流于零星描述与经验总结,缺乏理性分析与系统阐释,存在进一步研究空间。

2 胶东地区高校文化与胶东文化间的辩证关系

为进一步探寻高校文化与胶东文化的内在关联,笔者深入多所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充分考虑男女比例、所属城市、学科归属等方面,面向师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纸质问卷及网络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为93.8%。

2.1 胶东地区高校师生对高校文化与胶东文化认知度分析

经调查(见表1),当前胶东地区高校师生对于高校文化及胶东文化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对于本校校园文化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43.47%,对于高校文化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34.93%,对于胶东文化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仅占15.73%,远远不及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比重。地域文化与高校文化间的密切关系被阻断,难以融会贯通,共生发展。高校文化建设亟待发展,师生文化意识亟待增强,将优势区域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文化建设发展进程,实现胶东优秀文化在高校文化中的传承创新任重道远。

调查发现(见图1),认为与所在高校关系最为密切的胶东文化构成中,海洋文化占53.6%,民俗文化占36.8%,红色文化占34.93%。胶东地区黄、渤海环绕,海岸线绵长曲折,自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了对于海洋的追寻、探索、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海洋精神,而胶东地区高校也因地缘优势,发展海洋学科的同时,形成了海洋特色鲜明突出的校园文化,深深打上了海洋文化的烙印。胶东半岛历经千百年生产、生活的积淀,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胶东剪纸、海阳大秧歌、胶东大鼓等,潜移默化地养育了这方热土的人民,也为高校文化注入一潭活水,对于发展高校特色文化、凸显区域文化特色、壮大文化产业具有重要作用。胶东地区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众多斗争史料、遗址遗迹、革命故事,这些极富感召力和震撼力的红色文化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大量素材,也使得胶东地区高校文化基因中深刻融入了独特的红色文化。

调查显示(见图2),胶东地区高校师生认为胶东文化特质主要为勤劳勇敢(61.33%)、开放包容(53.87%)、务实尚变(39.2%)、经世致用(32.8%)、灵活变通(29.33%)。胶东地区的先民们依山傍海而居,秉承强烈的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形成了勤劳勇敢、不畏艰险的优良传统。其开放性的海洋地理环境,加之明清时期的人口迁徙及移民活动,不同地域文化相互冲撞、融汇,形成了开放包容、灵活变通的特质。胶东商业文化起步较早,多从出卖劳力、小本经营做起,历经多年辛劳,积累资本,敬业创新,进而在全国商界占有一席之地,凭借的是务实尚变、经世致用、诚信经营的特质。

2.2 胶东地区高校对胶东文化的推广、传播情况分析

从对胶东文化的推广、传播来看(见表2),胶东地区高校所做的远远不够,校园文化中显著体现胶东文化的仅占40%左右,对胶东文化的注重程度也远未达标。地域文化的缺失,意味着丰厚的社会遗产和精神成果的缺失,不利于高校文化的健康发展,也难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气质的高校文化,这不禁为我们的高校文化建设敲响警钟。

2.3 胶东地区高校文化中胶东文化的体现情况分析

根据统计(见表3),胶东地区高校文化中对胶东文化的体现不足,高校文化与胶东文化的融合不够,没有做到有效使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胶东文化的推介和传播。各项中,仅仅“您所在高校是否开展多种宣传方式(如校报、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校电视台等)传播胶东文化”回答“有”(非常多+有但不多)者超过半数,为51.2%。其余各项均未超过半数,其中,开展与胶东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占49.6%,基础设施等环境建设占48.53%。

2.4 胶东地区高校师生对两种文化的意向度分析图

据统计,胶东地区高校师生对于“胶东文化与高校文化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中(见图3),持“密切关系”观点者占32.8%,持“有但不密切”观点者占35.73%;在“是否有必要在高校文化中引入胶东文化的内涵特质”问题中(见图4),持“非常有”观点者占24.8%,持“比较有”观点者占34.67%;在“以胶东文化滋养高校文化,在高校文化中弘扬、传播胶东文化持何态度”问题中(见图5),持“非常赞同”观点者占28%,持“比较赞同”观点者占34.93%。说明当前胶东地区高校师生对于高校文化与胶东文化的融合是持认同、支持和鼓励的态度,这也为将优势区域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胶东优秀文化在高校文化中的传承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3 胶东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文化构建策略与建议

3.1 将优秀胶东文化精神内涵融入高校文化建設全过程

构建胶东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开设胶东文化相关课程,将胶东文化的精华、特色等,通过整理、凝练、总结、提升,编写成地方文化教材、报刊杂志或科普读物,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灌输,让胶东文化进课堂、入课本、入脑入心。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等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动,使胶东文化中的精华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优秀胶东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学术交流等窗口的作用,宣传和推广胶东文化,以提高师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发挥科研主阵地作用,做好胶东文化资料信息建设工作。高校利用自身科研优势,组织科研力量,对胶东地区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全面收集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形成特色馆藏胶东文化数据库,对胶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学术支撑。积极构建科研平台,提升科研实力,成立研究院所、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研究机构,参与课题项目,推出研究成果,丰富人文科学的发展,形成地方高校特色学科,为胶东文化建设增添力量。

注重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胶东文化,一方面,从校园建筑布局、校园陈设布局、绿化美化、雕塑景观等方面,体现胶东文化深刻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营造胶东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构建具有胶东文化特征的校园软文化,整合校训、校歌、校徽、学风校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教育,使胶东文化弥漫在高校校园中。

3.2 全面发挥胶东文化在高校文化中的引领作用,形成长效机制

胶东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引领,一是在内容上,从正面不断丰富高校文化的内容,凝练其内涵,提升其高度;二是在传承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加高校文化的强度和厚度。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是胶东文化引领高校文化的有效保证、有力手段和基本前提。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体制健全的规章制度,以便充分发挥出制度的规范引导作用。建立激励机制、评价管理机制、监督与考评机制,凸显以人为本,彰显公平正义,以制度化规范胶东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传承、升华和引领,营造文化氛围,形成长效机制,注重机制的人文关怀与思想行为导向,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3.3 彰显特色,打造品牌,创造胶东文化引领高校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发挥文化产业的品牌竞争力、感召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可有效增加品牌附加值,拓展发展空间,彰显胶东文化的生命力和张力,提升胶东文化在全国文化链条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梳树立“品牌”意识,在胶东文化的挖掘、保护中,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彰显其特色,内外整合,形成合力,打造精品。以胶东地区为例,打造“科研胶东”品牌,结合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优势,在校内外建立胶东文化研究院所、社会实践基地等,依托其开展带有胶东特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打造“蓝色科研”品牌,弘扬胶东海洋文华传统,开展海洋资源调查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新技术研发等科研活动,积极推进海洋文化创新;打造“紫色科研”品牌,胶东地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基地,可依托高校葡萄酒、食品生化、经济管理等专业,在校内建设葡萄酒实训生产线,配备高标准生产设备与教育训练理念,打造葡萄酒生产及人才培养基地,开展葡萄酒生产技术及其文化的升级、创新发展。

4 结束语

要健康地发展高校文化,必须注重关涉所处地域内的文化精神,挖掘地域优秀文化资源,在顺应和糅合地域文化中,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特色和传统,使高校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特征,有利于高校整体文化环境的改善、教育质量的提升,形成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 亨利 纽曼.大学的理念[M].高师宁等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6:13.

[2] 郭广银,杨明等.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41-42.

[3] 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1.

[4] Cowley,W.H.President and Truste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80:60.

[5] 李麟.辛志成.哈佛大学凭什么出名[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11.

[6] 王占益.胶东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7.23(3).

[7] 王延深.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域特色研究[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构建路径
小学班级文化的构建路径探索
构建社会合作治理体系的几个要点
基于“政治转基因”的中国话语权构建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伦理原则
浅谈教师制度伦理在师德建设中的构建
社会组织协商及其构建路径
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