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明亮
摘 要 延安整风运动是我们党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很好的把握了思想建设的关键点,为我们党新时期开展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延安整风运动 思想建设 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71
Abstract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is a successful practice of our party'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t combines Marxist theory with the concrete realit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determin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Marxism in China'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forms an ideological lin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It has well grasped the key points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brought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arty'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new period.
Keywords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enlightenment
思想理论是一个政党实现其阶级使命、政治任务、政治理想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南。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征程中,延安时期是党由弱到强的重要时期,就抗日战争的总体态势而言,已有战略进攻到战略相持阶段,是党的自身建设较为稳定的时期,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延安时期,我们党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根本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对党的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对于加强我们党自身的思想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启发意义。
1 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条件
首先,20世纪40年代初,抗日战争进入敌我相持阶段,一定程度上为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开展整风运动提供较为稳定的环境。为党集中时间开展延安整风运动提供了客观条件。其次,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在党的发展中经受住了各种复杂斗争的考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党内的信任,逐步确立其领导地位。再次,毛泽东对王明在主观主义思想路线批判中获得了党内同志的支持,为开展整风运动提供了条件。
2 延安整风运动的缘由
(1)皖南事变的发生,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导火索。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党和军队损失惨重。其主要原因在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实际掌握不清,否决了毛泽东在皖南事变前制定的派遣兵力攻击国民党的后方的先发制人的计划。皖南事变发生,致使党内与共产国际发生重大意见分歧,同时毛泽东为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具体干预,辩证地看待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决定通过开展整风运动从思想上解除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束缚,破除将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和教条化。
(2)清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严重危害。1931年1月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奠定了以王明为主导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理论基础,其影响较深,危害较大,这种错误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直接导致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红军损失惨重。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同时也从军事上纠正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错误,但未从思想上对“左”倾教条主义做出正确的结论,党内许多干部在思想上对“左”倾教条主义还缺乏深刻认识。为了彻底清算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思想上对党内的影响,1940年9月,中央召开会议,分清路线是非全面总结历史经验,为开展整风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统一党内思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第一、纠正教条主义。延安整风运动开展前,无论是“左”还是“右”其实质就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处理中国革命问题上通常照搬照抄共产国际的指示,将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为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具体革命的影响,纠正教条主义错误,必须统一党内人员思想,形成统一的认识。第二,党员质量不高,错误思潮滋生。延安整风运动前,由于战争的整体形势已步入战略相持阶段,整体形势相对较为稳定,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参军入伍人数逐渐增加,随之带来的党员数量也在逐渐膨胀,虽然党员人数在数量上处于上升趋势,但党员的质量并不高,党员中一部分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组成,他们大多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同时由于对日战争紧张严峻,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各种错误的思想滋生,影响了党的建设和人员思想上的统一。第三,战争环境严峻,改进党的作风。1941年前后,抗战斗争形势日加严峻,由于日寇的 “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解放区陷入了较为困难的局面。敌后解放区在面积、军队数量、人口都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同时在这一时期解放区频发自然灾害,为了克服重重困难,破除日军“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夺取中国抗日战争的顺利,必须通过开展整风运动,加强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达到统一人员思想,培育戰胜困难的精神品质。
3 延安整风运动对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启示
(1)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加强了对马列经典理论和毛泽东关于《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报告的学习,在全党上下大力开展“加强理论学习,大兴调研之风”的学习理论活动,全党通过对“三风”学风党风文风等理论的学习,克服了错误思想,使党内思想得到了统一。当前,党建设新时期国内外环境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要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推动党的思想建设持续发展,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党理论创新实践的研究,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建设创新发展,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大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校、报刊、网络的宣传力度,使马列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年中入脑入心。
(2)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延安整风时期我们党根据当时党的建设需要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制度、学习制度、法规制度等,维护了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增进了党内团结,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仍是党的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党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保障。新时期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需要从组织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基层组织体系和监督体系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加強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就是要着力坚持和落实好党的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严格党内生活,强化组织纪律。要加强党员的民主集中制教育,完善民主集中制的运行程序,确保党的决策民主科学和民主集中制顺畅有序地运行。第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把握好好干部五条标准,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奖惩机制,确保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的合理、合规、透明下选拔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第三,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党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根基。如果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不好,我们党就会失去了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第四,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们党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保障,如果权力脱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实际,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得不到合法的利用,就会滋生各种腐败问题,党的建设就会严重受阻。因此必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自觉接受上级和群众的监督,积极纠正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3)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关键,延安整风运动从1942年2月至1945年春季结束,3年多时间,分两期对延安地区和陕甘宁边区全体党员,包括全党范围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进行了系统的教育培训,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全党思想得到了统一。新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就要求要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通过教育培训以加强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性原则培育;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坚持和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解决群众的困难;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坚决杜绝腐败问题的滋生,在思想上做到不想腐、不敢腐,为提高党的思想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6.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3.
[3] 王立莹.延安整风运动与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4).
[4] 李延平.延安整风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J].理论导刊,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