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实中找寻语文课堂的本真

2018-11-05 08:37黄冬梅
山西教育·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本真语文课堂课文

黄冬梅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促使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新的理念和模式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帧帧地不断推出,语文课堂中灵动又多趣的现象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教师在冷静下来观察和思考时会发现这样的课堂只是炒概念,有些离奇的理念和模式已经使语文课堂失去了本真的面貌。那么现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又怎样能回归到语文的本来面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本真课堂。所谓本真课堂就是重视课文语言的挖掘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相吻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体验和认知,使学生驾驭语言的基本功得到长足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在平实中找寻语文课堂的本真呢?

一、尽情诵读文本,寻找语文课堂本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教学,阅读就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感知、认识和理解,重视陶冶情操,潜移默化。要实现这一既定目标,强化学生的课文朗读是尤为重要的。提到语文课的教学,头脑中马上浮现出的就是琅琅书声,没有诵读,生成语感、升华情感、积累和运用语言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需要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时,课前教师为学生设计了预学方案,主要是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工具书学会生字的读音并理解词的意义,再诵读课文,研究其所体现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这就为学生在课堂上诵读课文减少了拦路虎,教师不必花时间在课堂上再去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课文中的知识结构学生也会记得牢,理得清,其情感可以升华到更高层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和学生讲朗读的技巧,而是将思考的空间留给他们,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地和学生讨论领悟课文中出现两次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进行分析,寻找字里行间表现出的长江积厚流光、丰富多彩、排山倒海的雄壮气势和对这位伟大母亲的眷恋之情。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收获了课文的精髓,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二、强化情感体验,寻找本真语文课堂

教学实践和学科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中要坚持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教学时,语文教师应选择一些情感丰富的课文,带领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雪儿》时,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情感底蕴。教师先采用导学的方式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自由朗读,把在朗读中发现的课文疑点和不解之处标记出来,有着最深感受的部分也标出来,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安排小组合作朗读并互相评价,最后选出平时有一定朗读基础的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寻找最好的朗读形式。在反复的阅读中,学生凭借课文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孤苦孑然的孩子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白鸽,对白鸽的康复喜形于色,由此可看出,孩子的腿虽然受伤了,但其善良和纯洁的心灵,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对其含有的深厚情感仔细品味,感知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加上教师对课文的个性解析,能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学生不仅能获取知识,又能在情感陶冶中提高对情感的认识。

三、深化提问效果,寻找本真语文课堂

能够入选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典范作品,在这些文章中,蕴含着无尽的韵味。在教学中,教师设计课堂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亲近课文,让他们体会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一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就是设计课堂提问,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思考方向,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体味其中的语言文字特色,进而在平实中回到语文教学的本真课堂。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就是一篇典范的文学作品,课文的最大亮点就是语言的优美和凝练。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感受和学习课文中所使用的优美和凝练的语言。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在课堂上设计问题:“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文并思考,祖父的园子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在进行园子的描写中,作家萧红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从艺术上看有什么特色?”学生带着问题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体会作者特有的情感。另外,教师还要再对学生做进一步提示:“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一段描写,具体说说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就说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有趣地描写了园中的美丽风光,语言凝练朴实,但却令人遐思。

这堂课的教学,教师自始至终都是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深入思考、激活思维,课文蕴含的语言美让学生有了深刻的体会,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体味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平实中回归语文的本真课堂。

四、加强合作探究,回归本真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的课堂中要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模式,这样的要求适应了学生展示个性发展和解读课文个性化的要求。由于这个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教师备课外的内容,往往让教师措手不及,实际上这正是课堂上动态的生成。对于这种突发状况,教师若能设法转换为惊喜,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小稻秧脱险记》时,教师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寻找道具,在课下时间进行排演练习。上课时,学生精彩的表演博得全班学生的阵阵掌声,因为他们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小稻秧和杂草的形象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演出结束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也能表演并且会表演得更形象。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好时机,教师欣然同意了。在表演中,这位学生头上戴着杂草标识的图片,将杂草的蛮横无理和嚣张气焰完美地呈现,赢得了其他学生的欢呼,也增强了这位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自主阅读出现预设以外的情况时,教师要遵从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积极鼓励学生自我展示,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出现“乱”的一面,让学生获得特别的感悟,这就是回归语文本真课堂的表现。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语文教学课堂不应出现浮躁和虚假热闹的模式,应让教学过程简单而不繁杂,让语文教学在平实中回归课堂教学的本真。

猜你喜欢
本真语文课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背课文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