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哲,郭跃进,许金森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福建福州350004; 2.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经络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
20世纪90年代初,胡翔龙等应用红外技术成功地观察到人体体表自然存在的、行程与古典十四经脉基本一致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并证明它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1-2]。此后人们根据循经红外显示的现象对经络的实质进行探究,并根据经络红外显示的现象对经络进行临床应用。本研究从胸痹患者入手,对其相络属的经脉进行红外显示观察,现分析报道如下。
1.1.1 一般资料 试验组为胸痹患者30例。病例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 42 岁,平均(59.75±5.29)岁。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30例,病例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体检中心。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 70 岁,最小 41 岁,平均(56.32±4.36)岁,无高血压、心衰、糖尿病及其他心肝肾疾病。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选择 胸痹的诊断标准[3]按照新世纪(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胸痹的定义进行诊断。冠心病诊断标准[4]符合2010年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出版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40~75岁;符合中医胸痹诊断标准;符合西医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项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发热的患者;其它疾病引起继发心电图ST-T改变者;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心绞痛正在发作患者。
1.2.1 试验仪器 红外热像仪。日本NEC公司生产的Thermo Tracer TH9100型,其检测温度范围为-20℃~100℃,最小温度分辨率为0.02℃,检测精确度为±2%。
1.2.2 观察部位 胸前区,手臂内侧心经、心包经、肺经及经脉旁开1 cm[5]的非经脉线。(心前区具体位置为: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2 cm处。右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右缘2 cm处。右侧第5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右缘4 cm处。左侧第5肋软骨下缘,距前正中线约9 cm处。根据上述4点用直线连接,即为心前区)。
1.2.3 观察方法 实验室环境[6-7]温度保持在22~25℃状态,相对湿度在45%~65%,室内无明显空气流动。受试者进入实验室,静坐15~20 min,处于平静状态,并与环境相适应。受试者坐在椅子上,暴露上半身,双侧手臂内侧外展。调整好摄像机焦距,选择合适的热像中心温度,逐步调节,使上半身图像达到最清晰为止,进行拍摄并保存图片。将所拍摄的图片输入电脑自带软件进行分析。以上实验在保证试验对象的安全进行,如试验对象心绞痛发作,立即停止试验,并备用氧气及硝酸甘油以代用。本试验过程中未发生胸痹患者心绞痛发作的现象。
1.2.4 观察内容 双侧手臂的内侧的红外显示图像。胸痹患者与健康人手臂内侧心经、心包经、肺经和经脉旁开1 cm的非经脉上的温度比较。胸痹患者与健康人胸前区红外温度的比较。胸痹患者实证与虚证两种证型经脉线上温度的比较。
采用SPSS16.0 for window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通过软件,逐渐调整所拍摄图像的显示温度,发现手臂内侧出现不同于周围皮肤的循经线。循经线有的表现为较周围皮肤温度高,有的较周围温度低;有的循经线长,有的循经线短;循经线表现粗细不等,在部分穴位处如内关穴表现得较粗,而非穴位处较细。循经线两侧大致对称。出现心包经循经线的例数,健康人12例,占总数40%;胸痹患者16例,占总数53.3%。出现心经循经线的例数,健康人11例,占总数36.7%;胸痹患者15例,占总数50%。出现肺经循经线的例数,健康人11例,占总数36.7%;胸痹患者12例,占总数40%。胸痹患者双侧手臂内侧的红外显示图像较健康人明显。胸痹患者循经线较健康人明显,长度也较长。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手三阴经的红外显示 (例)
表2 经络线上皮肤的温度与非经络线上皮肤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 (℃,±s)
表2 经络线上皮肤的温度与非经络线上皮肤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 (℃,±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
表3 胸痹患者与健康人胸前区红外温度的比较(℃,±s)
表3 胸痹患者与健康人胸前区红外温度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
我们将30例胸痹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其中以实证为主12例,以虚证为主18例。经脉线上温度如表4。
表4 胸痹患者实证与虚证患者经脉线上温度的比较(℃,±s)
表4 胸痹患者实证与虚证患者经脉线上温度的比较(℃,±s)
注:与实证比较,1)P<0.05
?
经络理论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被现代科学所解释的一门学科。我们的研究表明,双侧手臂的内侧可出现红外显示图像,经络线的皮肤温度与周围的非经络线上的皮肤温度存在差别,可高于或低于周围的皮肤温度。温度为能量代谢的反映,经络线上温度与周围非经络线上的不同,反映经络线上能量代谢较非经络线上不同。提示经络是有物质基础的,可能为能量和信息转换和传递的通道。这与许氏等人的研究是相同的[5,8]。其中胸痹患者的红外显示图较正常人更敏感,考虑发生病变时,机体产生调节作用,经络的能量信息发生变化,故循经红外图像的显示较健康人更明显。
我们将经络线上的温度与非经络线上的温度差的绝对值进行比较,从表1可看出在心经及心包经上的温度变化上,试验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肺经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路。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属心包,循行于上肢内侧面中间部。可能心经及心包经与心脏有相互络属关系,肺经则无相互络属关系。胸痹时,其络属的经络发生变化,经络线上的能量代谢也发生变化,因此红外显示也更加明显。提示胸痹患者心脏所属经络的皮肤温度变化更敏感。
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寒气盛,阳微即本虚,阴弦即标实[9],胸痹定位于冠心病[10]。从表2可看出胸痹患者的胸前区皮温较健康人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胸痹患者所属的脏腑心发生病变,出现“阳微”,故可表现为心前区出现阳微的外在显现,从而表现为皮温的降低。从现代医学讲,冠心病时,冠脉的灌注减少,心肌的能量代谢降低,从而降低心前区的热辐射,导致心前区的皮温降低。从表3可以看出,胸痹患者实证的较虚证经脉线上的温度稍高,其中在心包经及心经上的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虚证的患者病机偏于“阳微”,当胸痹时,机体的反应较弱,代谢相对不强,故皮温较实证低;而实证的患者病机偏于“阴弦”,病理反应较强,代谢也较强,故皮温较虚证高。而肺经和心脏无直接的络属关系,故两组皮温差别不明显。
《灵枢·经脉》篇亦云:“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少气也”。该经典原文说明当脏腑发生疾病时,体表的相应部位也发生变化。中医的一种重要的诊疗方法“以表知里”也是同样的道理。胸痹时,心脏及所络属的经脉也必将发生改变,并可被红外显示技术所显示。红外显示技术为非接触、无辐射的红外摄像,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并可表达胸痹患者的特异性病理信息,故在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我们研究发现,经脉线上的红外显示大部分人为不联系的粗细不等的图像,有些人甚至无规律,这可能与每个人的经络的敏感性、仪器的精密度等因素相关,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红外显示技术在胸痹患者的研究虽有不足,但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现代化诊断方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