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罡,蔡 玮,何 伟,芦 伟
(1.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3.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重庆 402260)
急性腰扭伤是指突然扭闪或过度牵拉等间接外力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或滑膜等软组织损伤,从而引起腰部剧烈疼痛且伴有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1],在临床上多见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该病发病突然,以局部疼痛为主,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的患者可出现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目前该病在临床上多以口服消炎止痛药物或是针灸等物理治疗为主,均能取得一定疗效[2],但以上疗法对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不明显或缺乏有效统计,而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浮针对急性腰扭伤的即刻镇痛效应及远期疗效良好。为进一步研究其疗效,笔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浮针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的时效规律,现报道如下。
选择病例均来自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及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门诊患者,共完成观察病例12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按SAS统计分析系统预先产生的随机排号,将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传统针刺组,每组各60例,两组基线可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994年)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①腰部扭伤史(不超过3天),好发于青壮年;②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常因疼痛保持一定强迫性体位;③腰部或臀部肌肉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确切压痛点。
①符合以上急性腰肌扭伤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者;②年龄18~70岁,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者;③治疗期间不接受其他治疗;④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腰椎影像学检查未见骨质破坏者。
①不符合急性腰肌扭伤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对针刺或浮针疗法有恐惧心理并拒绝本方法者;③合并有腰椎骨折、腰椎先天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骨关节疾病者;④合并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如脑血管、糖尿病、肺、肾、心血管和造血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等;⑤哺乳期妇女及孕妇。
针具:一次性浮针(规格:中号)。取穴:首先确定MTrP点即肌筋膜触发点。依据浮针治疗理论,肌筋膜触发点多位于局部肌肉紧张或有皮下结节、条索状部位,且有明确的压痛点或激惹点,按压激惹点时可产生局部抽搐反应或远端部位疼痛[4]。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小腿处垫一小枕头。明确肌筋膜触发点后,常规消毒周围皮肤,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进针处皮肤,右手持浮针针柄,针尖对准触发点,在距离肌筋膜触发点5 cm处进针。针体与皮肤表面呈15°~35°角刺入,用力适中,快速透皮,进针不要刺入太深,一般5 mm,在皮下组织略达肌层即可。进针后调整进针方向,使针身与肌层平行,进针深度约3~4 cm,使针尖距离肌筋膜触发点间隔1 cm。运针时,用右手拇、食、中指三指握住针座,以进针点为支点,左右摇摆,使针体作扇形运动,即扫散活动。运针同时,用左手拿、揉病变局部组织,增进针效。运针过程中,要求病人没有酸麻胀痛感。运针时间为3 min,每间隔7 min进行运针扫散1次,共3次,总计30 min。扫散结束后,拔出针芯及软管,不保留软管。
针具: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0.30 mm×40 mm)。取穴:参考《针灸治疗学》[5](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腰扭伤”取肾俞、腰阳关、腰眼和委中穴。操作:患者取俯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直刺进针,进针深度约30~35 mm。针刺得气后,电针仪(华佗牌电子针疗仪SDZ-Ⅱ型)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双侧的肾俞与腰眼穴位,设置参数为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 30 min后取针。
两组均分别于治疗1次后观察疗效。
操作方法:用疼痛检测仪在患者最痛点以20 N垂直力量静压2 s,让患者对压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让受试者对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具体方法是用一条10 cm长尺子测量疼痛值,将疼痛程度用0~10的数字表示,受试者根据自身疼痛感受选择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0表示无疼痛,10表示剧烈疼痛。
评分时间点: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5 min、15 min、30 min(治疗结束即刻)、1 h、2 h、4 h及8 h进行评分。并于治疗后24 h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压痛VAS评分。
操作方法:当患者活动到某一体位时感觉疼痛最严重,让患者对此体位下疼痛程度评分,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观测时间点: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开始后30 min(治疗结束即刻)、1 h、2 h、4 h和8 h的VAS分数。并于治疗后24 h进行随访,记录患者VAS评分。
参照国家药监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2002年5月第1版)标准。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实验中所有数据均由SPSS19.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其中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部分釆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釆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根据资料性质釆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结束时疗效比较,浮针组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与传统针刺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治疗前两组按压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①组内比较:浮针组在5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和24 h的压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观察浮针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压痛评分,分析其时效规律,可以得出:浮针组在5 min时VAS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表明患者从第1次扫散后疼痛开始缓解,随着间隔不断的扫散运针,针刺效应累积,即便在治疗结束拔出针管后,其镇痛效应并未结束。在治疗开始后1 h,VAS评分最低,效应累积达到高峰。之后VAS评分开始回升,效应慢慢减弱,但24 h 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1),表明浮针治疗后镇痛效应可持续24 h。传统针刺组在治疗开始后5 min时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 min、30 min、1 h、2 h、4 h、8 h和24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其时效规律得出:从针刺开始到5 min之间属于针刺镇痛的潜伏期,这段时间针刺镇痛作用不明显。随着针刺时间的延续,治疗开始后15 min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表明传统针刺效应随时间延长逐渐积累,约在治疗开始后4 h VAS评分最低,达到镇痛效应的最高峰,24 h VAS评分较治疗前仍有明显差异。②组间比较:两组在5 min、15 min、30 min、1 h、2 h、8 h和24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 h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统计分析说明浮针组与传统针刺组都可以即时减轻急性腰扭伤患者的疼痛水平,镇痛效应均能维持24 h。但浮针组较传统针刺组镇痛作用更加明显,且起效更快。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压痛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组内比较:浮针组在各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浮针组在治疗30 min(即治疗结束时)活动相关性疼痛即得到明显的改善,VAS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在1 h,VAS评分最低,镇痛效应达到高峰;24 h 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1)。传统针刺组各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 h,VAS评分最低,镇痛效应达到高峰。②组间比较:两组在30 min、1 h、2 h、8 h及24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 h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统计分析说明,浮针组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活动相关性疼痛方面较传统针刺组起效快,效应更优。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活动相关性疼痛VAS评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压痛及活动相关性疼痛方面,浮针与传统针刺两种方法都有明显的即刻效应,但浮针治疗5 min后即表现出明显的镇痛效应,其镇痛起效更迅速,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浮针组在治疗1 h即达到效应峰值,明显快于传统针刺的4 h峰值期。且浮针组在8 h及24 h的VAS分值较传统针刺组仍有明显差异,提示浮针组镇痛效应持续时间优于传统针刺组。
时效规律是指浮针治疗效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过程包括3个时间点,即起效、峰值、效应消失。本研究结果分析,浮针镇痛效应在机体接受第1次扫散运针后即开始显现,即为起效时间。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效应逐渐累加,即使在治疗结束后,其效应仍在延续,在治疗1 h,镇痛效应累积达到峰值,随后渐趋下降,直至24 h仍有持续镇痛效应。较传统针刺组起效更迅速,效应峰值更短,效应持续时间更长。
浮针疗法是一项新兴的针刺疗法,该针法是在中医针灸理论、阿是穴理论和腕踝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7]。其针具特殊,以局限性病痛为基准,在病痛(多数为肌筋膜触发点,即MTrP)周围进针,沿浅筋膜(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行进,并进行左右扫散行针手法等操作[8]。与《灵枢·官针》中的 “直针刺”“浮刺”“毛刺”相类似。本研究以浮针疗法为治疗手段,与传统针刺比较,通过观察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VAS分值变化,得出浮针疗法在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的压痛及活动相关性疼痛等方面起效更快,效应作用时间更持久,效应更佳。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急性腰扭伤是软组织创伤性疾病。应属于中医学“经筋病”范畴。《太素·经筋》提出“以病居痛处为输”的治疗原则,被广泛地应用于针灸临床[9-10]。而浮针疗法以局部病症为基准,以肌筋膜激发点为治疗重点,作用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符合该治疗原则。②浮针疗法其镇痛效应可能与其特殊针具有关。浮针针体较传统毫针粗,且弹性较小,在其运针过程中,通过扫散使针体做扇形运动,扩大了针刺影响面积,也增强了对组织的牵拉刺激。据研究表明,由于机械力量的牵拉可诱发信号传导,从而改变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构型[11],并且降低组织液压的阻力,产生压电效应,重塑组织液、血液的运行与代谢[12]。同时,通过纤维传导生物电信号,改变细胞电压门控通道状态,使细胞组织的微观电生理迅速改变,从而缓解肌肉的挛缩,解除筋膜内高压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3]。③浮针疗法特殊的行针手法。扫散运针是浮针疗法中特有的行针手法,其区别于传统针刺垂直提插、捻转等手法。进针后,以进针点为支点,针体做扇形运动,通过针体的扇形活动牵拉周围结缔组织,降低局部流阻,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及代谢。同时,因其扇形运动扩大了刺激面积,增加了与周围结缔组织的接触,激发更多的神经末梢及肥大细胞,使其产生更强的生物电、化学效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减少致痛物质的分泌,起到消炎及止痛作用[14]。④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再灌注活动的理论可能在浮针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15]。浮针疗法治疗过程中,施术者以右手行扫散手法的同时,用左手拿揉病变局部组织,持续、重复的舒张和收缩局部肌肉,使局部血管收缩-舒张,改善局部微循环,帮助缺血组织再灌注[16],从而迅速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浮针疗法以其特殊的针具、特有的行针手法在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的压痛及活动相关性疼痛方面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持续等优点,明显优于传统针刺,且其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时痛苦少,可以迅速获得患者的信任,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