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畅
(高邮市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6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急性心肌梗死,其病变血管主要发生在左前降支近端急性病变及主干病变,有较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预后差。心电图是急性心肌梗死初步诊断的重要手段,具有简捷、无创的优点,能够对血管病变类型进行诊断,为后续治疗方案及预后分析提供更多资料[1-2]。本研究以我院90例STEMI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作为依据,探讨心电图对STEMI的诊断效果及确诊率。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气喘、心悸、胸闷,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伴有明显的胸部压榨感。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0~78岁,平均(56.32±8.17)岁,17例合并冠心病,15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糖尿病。
患者入院后,给予18导联心电图仪检查,3通道同时进行记录,分析患者心电图结果。之后给予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导联定位:前隔壁与V1-V2导联相对应,前壁与V3-V4导联相对应,前间壁与V1-V3导联相对应,广泛前壁与V1-V5导联相对应,侧壁与V5-V6导联相对应,高侧壁与Ⅰ、aVL导联相对应,下壁与Ⅱ、Ⅲ、aVF导联相对应,右心室与V1、V2、V3R-V5R导联相对应,正后壁与V7-V9导联相对应。观察ST抬高的导联数、抬高幅度、右胸导联ST-T、对应导联ST段压低幅度、病理性QRS波、缺血性J波、心律失常,分析梗死血管部位,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
ST段抬高标准:V1-V3导联ST抬高≥0.2或0.3 mv,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ST段抬高≥0.1 mv。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患者合并心律失常42例(84.00%),室性早搏21例(42.00%),9例(18.00%)阵发性室速,4例(8.00%)完全性右束支阻滞,4例(8.00%)房性早搏,3例(6.00%)阵发性房速,4例(8.00%)房颤。12例(24.00%)伴有缺血性J波,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例(66.67%),38例(76.00%)不伴有缺血性J波,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4例(3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心电图预判正确42例,预判错误6例,无法预判2例,确诊率84%(42/50),其中左前降支与左主干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罪犯血管确诊率均显著高于左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电图对梗死血管部位的判断情况(n,%)
本组预判错误或无法预判的8例患者中,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为5例,双支或三支病变患者2例,有侧支循环患者1例。
心电图是一种简单、无创、快速、经济的诊断手段,对STEMI罪犯血管部位、范围、周边心肌血供、预后分析等均有重要的作用[3]。
左前降支、回旋支与右冠脉是冠状动脉心脏供血的三大主支,每支血管负责对应的供血区域,左前降支为前间壁与前壁供血,左前降支对角支与左回旋支为前侧壁供血,左回旋支或右冠脉为后侧壁供血,左回旋支或右冠脉(后降支)为下壁供血,右冠脉(左室后侧支)或左回旋支为后壁供血,左前降支为室间隔前上2/3与心尖部供血,左回旋支或右冠脉则为室间隔后下1/3供血,右室血供则均由右冠脉完成[4],因此,18导联心电图与各导联与对应区域连接后,能够根据导联的特征性改变,如抬高幅度、抬高形状、抬高的导联、心电图特征等,对梗死部位、范围进行预判。
综上分析,心电图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范围有较高的确诊率,且通过异常J波的检测,能够用于判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及早给予干预,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心电图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诊或无法诊断,仍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严格的鉴别诊断,提高确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