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应对中美贸易战

2018-11-02 10:30王文娇
唯实 2018年10期
关键词:贸易战特朗普

王文娇

2018年3月美国白宫公布“301”条款调查报告,提出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并购,标志着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此次“301条款”调查报告直指“中国制造2025”,美国试图削弱或迫使中国取消技术创新升级的产业政策,抑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势头,遏制中国崛起。中美贸易战在经历了三轮谈判后,最终未能避免,走向升级。面对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本文着重就中美两国此轮经贸博弈爆发的原因、贸易战不断升级对两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作简要的分析,并试图通过对现状的剖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原因

美发动对华贸易战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对中国进行遏制的集中体现。当前全球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转变,最主要的表现是中国崛起势头加速,国际地位明显上升。美国作为现存大国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对崛起国进行全面遏制。2017年中国GDP达1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3%,并且中国经济增长率6.9%,远高于美国的2.3%。如果按照6%左右的GDP增速再增长十年左右,即大约在2027年前后,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经济上对美国形成优势。在此背景下,美国一直试图遏制中国复兴,此次贸易战是美国在经济和高科技领域遏制中国的体现。除了中美结构性矛盾这一根本原因外,此次贸易战的爆发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直接原因:

第一,减少对华贸易赤字是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直接目的。在“公平贸易”及“美国优先”的理念支持下,特朗普从上任之初便致力于减少美国对外贸易赤字,中国作为其第一大贸易赤字来源国首当其冲。中美自建立经贸关系以来,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快速攀升。根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3752.3億美元,增长8.1%。在特朗普政府看来,庞大的对华贸易赤字是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中国采取“不公平”贸易行动的结果。为削减贸易赤字,特朗普政府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政策施压中国,一方面实施关税保护政策,例如先后对价值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还提出中国减少1000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对华经贸问题同朝核及台湾等政治问题相联系,试图通过“交易”实现美国对华经贸诉求。然而事实上,中国对美巨额货物贸易顺差是由中美两国宏观经济结构差异性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不是中国的单方面责任。中美分别依赖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和发达的金融服务业,这一国际分工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也不利于改变贸易逆差。此外,美方统计方式与中方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

第二,抑制中国产业升级在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战中愈加凸显。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中美经贸的主要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美就知识产权问题展开了多次交锋,而今,特朗普政府再次就中国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移等问题展开“301调查”,并采取征收惩罚性关税等贸易保护行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关注也体现了美国对中国产业升级的担忧和关切。美方和西方国家对中国提出的旨在打造“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十分关注,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导致了不公平竞争,“国家资本主义”盛行背离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政府在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产业政策、政府补贴、优惠贷款、贸易壁垒、技术转移等对外国企业形成“歧视”,这种模式也将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威胁;二是认为中国发展高新技术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核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美国企业竞争力将受到削弱,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阻止中国不受限制地使用产业政策,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因此,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尽力阻止中国技术、经济的全面崛起成为美国的战略选择。特朗普政府最直接的举动如公布500亿征税清单,剑指航天航空、信息通信和高铁装备在内的高科技产品,而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行业。

第三,特朗普欲借中美贸易战转移国内矛盾,为争取连任做准备。目前,美国贫富差距巨大和制造业的衰落导致国内矛盾逐渐增加,如中下层剥夺感加深、失业增加等。有数据显示,从1993年至2015年间美国最富有人群(约占人口的1%)的实际收入暴增86.1%,而剩下的人群只收获6.6%的增长,美国由此成为发达国家中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中下层民众被剥夺感加深。此外,21世纪初,美国本土制造业进一步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外流,“产业空心化”态势逐渐严重,制造业占经济比重越来越低,导致工人失业等社会问题。自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经历了近十年的缓慢复苏,虽然宏观经济各项指标都很好,但其潜在的经济波动风险还是比较大的。特朗普上台后,为了实现“制造业重回美国”“改善中下层人民生活”“使美国再次强大”等竞选承诺,积极实施“内向型”经济政策,对内采取减少政府管制、激发市场活力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对外则强调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以维护美国本土经济利益为宗旨。先后进行了降税、减息等政策调整,并通过对中国、泰国等国开展“301”调查发动贸易战来转移国内矛盾,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减少贸易赤字,并增加就业,同时也为了谋取政治红利,为中期选举和连任做准备。

二、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的影响

以互征报复性关税为遏制手段的贸易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两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小则改变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大则彻底颠覆并重塑全球经济政治秩序。此次中美贸易战的全面升级不仅会对中美两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波及全球经济发展,如果管理不当,甚至会走向资源战、金融战和地缘战,爆发“新冷战”。

对美国而言,贸易战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首先,美国贸易保护行动虽然会对其国内部分行业形成利好,但将损害多数行业及消费者的利益。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实际上等同于向消费者征税,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推升美国通胀,制约美国消费。同时,中国制造业凭借比较优势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旦这一环脱节,会对美国上游或下游企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其次,中国是美国全球出口的第三大市场,中美贸易战的开打会直接导致美国240万个岗位失业和经济增速减缓。再次,中国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实行“精准反击”,对其重要农产品进行关税反制。由于农业州是特朗普的主要票仓,中国的反制会影响选民的选情,进而会导致美国政府的换届。

对中国而言,贸易战影响可能更大。首先,会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滑,影响经济总量。2017年,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总出口的19.1%,虽然可以将对美出口份额转向其他国家,但实际上中国出口商品在其他几大出口国所占比重已相当之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其次,可能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大量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旦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正式实行,会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工人面临倒闭和失业的风险;再次,可能会切断中国产业链向顶端延伸的途径,迟滞中国的产业转型,进而迫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要尽快完成发展模式调整,一是扩大内需,让中国真正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使得全世界增加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二是加大创新力度,形成真正的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在对外依赖度大的行业加大独立研发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事实上,美国此次的贸易保护行动对中国而言也是一次机遇,如果能借此机会进行新一轮改革开放,迎难而上,顺势而为,中国经济或许能实现成功转型。

对世界而言,中美贸易战真正开打,会对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产生冲击。中美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双边经贸关系的恶化会直接导致全球产业链上下游的国家经济受损,使世界经济承受下行风险。如果矛盾升级,美国可能会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起来的霸权制度全方位遏制中国,不排除爆发资源战、金融战和地缘战的风险。正如白宫前经济顾问菲利普·莱维所言:“在贸易战中,每个人都是输家。”因此,中美双方要尽力管控分歧,避免事态扩大危及全球。

三、中美贸易战的策略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美国对中国的猜忌、疑虑和对抗情绪逐渐增加,特朗普政府在“公平贸易”和“美国优先”旗号下,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行动正在动摇中美关系的“压舱石”。面对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中国既需要理性应对经贸谈判,还需要思考中美关系可能出现的变局,进一步探索中美关系的发展之道。

第一,通过增进战略互信,以稳定中美关系“压舱石”。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中美关系进入非常态化阶段,双方不仅在传统安全领域存在分歧,就连一向被视作利益交汇点的经济领域也存在摩擦不断升级的态势。特朗普政府公布的《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更公开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在南海问题、朝核问题、台湾问题等地缘政治问题上频频与中国交锋,甚至对中国科技企业大打出手,剑指“中国制造2025”,遏制中国发展态势明显。特朗普政府对战略竞争时代的误判和中美贸易的极端认知,推动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对待双方矛盾,有不少声音鼓吹中国将全面赶超美国,应无惧美国威胁。但事实上,虽然目前中国在许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但从人均GDP、创新机制、科研、教育能力以及军事力量等方面来看,中美之间仍有不少差距。此外中国面临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挑战,一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经贸“压舱石”动摇,则很可能将中美关系带入冷战模式。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决策层也在努力稳定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因此,为了达到双赢,中美还需重建信任,采取措施稳定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中美仍要充分发挥对话机制的作用,加强高层交流和沟通,建立对对方政策和立场的理解,管控经贸分歧,化解经贸摩擦。自中美建立经贸关系以来,先后成立了中美贸联委会、战略经济对话等机制,在处理中美经贸摩擦、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及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此次中美贸易战,双方仍需利用磋商途径,妥善处理对方经贸诉求,达成双赢方案,尽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态势。

第二,通过务实合作,以促进中美贸易再平衡。在增进战略互信、寻求谈判途径解决双边经贸摩擦的基础上,中美可进一步探讨做大“蛋糕”,增加双方的利益交汇点。特朗普政府发動贸易战的目的之一就是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中国可同美国探索更多的合作领域。首先,在能源方面,得益于页岩气革命以及特朗普政府对传统能源的大力扶持,美国原油产量激增。据国际能源署称,美国最快有望在今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需要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中美在能源合作领域空间极为广阔,有望成为中美经贸关系新的利益汇合点,推动中美贸易实现再平衡。其次,在高科技产品出口中,美国长期以来对华采取偏保守的政策,致使部分美方商品无法在中国落地,此举让美国公司损失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利益。因此,美国可以通过放松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来增加对华收益,切实减少双方贸易差额。再次,在服务贸易行业,美国对华服务顺差增长迅速,尤其以旅游、留学、文化产品、技术移民四个领域为突出代表。而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消费升级将带来高端消费尤其是服务贸易消费的快速增加,因此,中美在服务贸易领域仍有合作的潜力。当然,这一切都需建立在战略互信的基础上。中美双方应顺应全球化趋势,在互利共赢中释放更大的合作红利,造福两国人民。

第三,通过深化改革,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是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如何引领新时代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是当下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美国商界对中国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的诉求同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并行不悖。因此,解决中美经贸摩擦问题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既是内部需要,也符合外部诉求。中国可顺势以更大决心和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宽国内行业管制、降低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关税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行、下决心实施国企改革、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大规模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展基础科技的大国重器以及结构性去杠杆、防风险等。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也需保持战略定力,以我为主,坚持底线思维,埋头苦干,吸取美日贸易战中日本的教训,确保经济稳健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国家软硬两方面实力,以坦然面对美国强加于中国的这场贸易战。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贸易战特朗普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
特朗普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