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绿化对不同人群感觉需求的影响

2018-11-02 11:48谢香群梁发辉郑建行李孟轩
天津农林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五感青年人绿化

谢香群,梁发辉,鲁 平,郑建行,李孟轩,刘 峄,张 超

(1.天津农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天津 300384;2.天津朔方绿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384)

1 引 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道路绿地则是城市绿地网络的基础[1]。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的功能也不再是仅供人们通行,现今的道路绿化规划更多地考虑到人们使用道路的体验。城市中的道路绿化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的使用率也决定了道路绿化的规划方向。根据《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一书中所讲,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发展趋势是人口老龄化严重[2],因此老年人对道路绿化使用需求尤为重要。本文将不同人群对现有道路绿化的使用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以期了解现有的道路绿地对不同年龄人群需求的满足上取得了哪些进步以及存在了哪些问题,为在今后的实际设计中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提供借鉴,也为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 调查方法

2.1 问卷调查方法

2017年8月中旬,选择天津市主要道路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主要道路现场问卷投出3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61%;利用互联网络、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在互联网上随机投放问卷共计200份,问卷收回135份,回收率67.5%;由于老年人这类人群在互联网不活跃,在老年人居多的社区和公园里随机投放纸质问卷共计100份,问卷回收68份,回收率68%。通过3种方式共投放问卷600份,回收386份,回收率64.3%。

2.2 美景度调查方法

美景度的调查主要采用的是SBE法,调查中选择了以下几处道路绿地:天津农学院西门、天津城建大学正门前、海泰发展二道路口、海泰南北大街路口、宝德学院门前。分别拍摄了样点实景图,并从色彩、疏密、配置、精神感受以及五感等几个方面进行打分,主要是通过网络的形式收集美景度的调查结果,收集后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绿化满意度的分析

从对调查的道路绿化满意度来看,由图1可知,老年人的满意度最高,为49%;中年人满意度为35%;青年人满意度最低,为22%;各年龄段总体满意度均未高于50%。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图1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绿化满意度的分析

(1)路旁设有老年人健身的小场地,这些道路上的设施对于喜爱散步和运动的老年人来说使用率普遍较高,由于未妥善修剪并且种植过密的植物而导致这些场地难以让人进入使用,从而失去了使用价值。

(2)对于中年人和青年人来说道路的使用率较低,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道路上的停留时间少,对于道路绿化方面他们关注更多的是道路的整洁、美观、易通行、环境质量、含氧量等方面。

通过结果分析,现今道路绿化设计并不完善,在关注人的精神需求方面比较欠缺,需要结合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的使用率来设计规划,另外应加强植物的后期养护。

3.2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植物配置满意度的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对植物搭配满意度最高,为58%;其次是中年人,为45%;青年人为27%;植物配置满意度普遍不高。分析原因主要如下:

图2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植物配置满意度的分析

(1)天津市建成区内的植物搭配结构较为单一。据统计,“天津市建成区常用行道树共16种隶属于11科11属,品种较为单一,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现了本区域植物区系特征,行道树整体健康情况良好树高4~9 m,冠幅在4 m以下的行道树应用最多,而大树冠幅受到重剪的株树相当多[3]。”树木以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ils)、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国槐(Sophora japonica)三种树的应用最为常见;小乔木类主要以紫叶李(Pruuceraifera Ehrh)、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石榴(Punica granatum)等为主;灌木类主要以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为主。

(2)在老的建成区内一些灌木与小乔木搭配种植过密,导致道路无法正常过人;一些新规划区内使用的苗木由于过度修剪使得树木原有的树形和生态效应遭到破坏。对此应注意适当的修剪和维护,在不同人群的需求方面应多考虑植物搭配,在选择植物下层灌木时尽量选择耐荫或者耐旱的植物[4]。

(3)老年人主要以享受绿荫、新鲜空气为主,对道路的植物配置等其他方面要求较低;中年人在需求绿荫效果的同时对道路绿化的种类搭配、色彩等的方面有一定的观赏需求;青年人对道路的绿茵、植物搭配有需求,快节奏的生活需要道路绿化具有行动便捷的特点。

通过结果分析可知,在植物搭配时应满足植物配置新颖、绿化效果又快又明显且不失其原有生态效应的要求。通过科学规划把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成多结构、多层次、多功能的种植群落打造高水平城镇生态型绿色长廊[5]。

3.3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美景度评价的分析

图3中,植物配置主要以国槐、大叶黄杨、木槿为主,配以白蜡和连翘。图4中,植物配置主要以侧柏篱、五叶地锦,配以黄杨球为主。

由图5可看出来,针对图3,老年人比中青年人打分高;针对图4,老年人比中青年人打分低。说明老年人在心理上还是追求舒适、安静的氛围;中青年人尤其是青年人,可能更容易接受视野开阔、形式简洁的设计。在约翰·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中讲到,道路是人类体验周围环境的途径,利用层次分明的植物搭配出令人满意的绿化效果,充分展现景观的作用[6]。人们通过道路了解城市、了解生活,因此在考虑交通便利通畅的同时,也要考虑人在使用道路时的感受。

图3群落结构丰富,立面上层次有变化,树的形体有多变化;图4植物立面变化很小,且垂直空间上变化单调。美景度分值10分,图3美景度各年龄平均分值为6.7,图4美景度各年龄平均分值为2.7。总体而言,层次丰富,色彩协调,形态多样的景观受到青睐。

图3 海泰南北大街道路实景

图4 海泰二道道路实景

图5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美景度评价的分析

3.4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绿化在五感方面需求的分析

3.4.1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绿化五感的分析 由图6可知,老年人需求最高的感官为听觉,占35%;需求最低的感官为味觉,占3%。中年人需求最高的感官为视觉,占53%;需求最低的感官为味觉,占1%。青年人需求最高的感官为视觉,占62%。由此可看出,味觉体验在道路绿化中的影响与需求较小,视觉、听觉为影响道路绿化的主要因素;老人在体验道路时更关注环境的听觉体验,中年人与青年人则更关注环境的视觉体验。总体来看视觉元素的百分比均最高,味觉的百分比最低。

图6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绿化五感的分析

人们感知世界最直接的是感觉,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种形式[7]。这五感中每个感官给人的体验都大不相同。

在五感上的不同感受也反映出了该道路绿化是否为人带来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舒适感和幸福感。从唯物辨证角度看,五感存在异质性也存在相似性,对五感的运用和体会形成已久[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悠然见南山”等的诗句突出了视觉的作用;又如苏州园林中的“待霜亭”,“书后欲提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缕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而“追气寻香云水客”则是以香气将人们引入美景;又如耳熟能详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静谧、喧闹等的听觉感受给人以想象空间,“霜皮溜雨四十围,熏色参天三千尺”树皮上开裂的痕迹是历经岁月的标志,触摸上去给予人生命力的无线延伸之感。这些不同感官的体验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调节心情心态的作用。

3.4.2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绿化视觉的分析 对五感的运用最主要的就是视觉[8],而色彩、形态、质感等是构成视觉艺术品的基本要素[9]。由图7可知,老年人群在视觉上最关注的是形态,中年人群和青年人群在视觉上最关注的是色彩,尤其是青年人群,色彩达到63%。

图7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绿化视觉的分析总体看来,视觉元素中色彩和形态的需求度较高,质感的需求较少。老年人在视觉元素中更注重形态与质感这两个元素,他们的生活经历丰富,以舒适为主要需求,已不单纯追求绚丽的颜色。中年人对形态和色彩元素需求较高;青年人在色彩和形态需求较高,其中色彩的需求最大。因此,在今后的城市道路绿地规划中应该考虑不同功能区的植物色相的变化[10]。

图6 不同年龄人群对道路绿化五感的分析

4 结 论

城市的道路绿化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们生活出行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考虑人的体验与感受。不同人群对道路绿化的体验大不相同,从道路绿化现状来看,老年人的满意度最高,青年人满意度最差。从美景度来看,层次丰富,色彩协调,形态多样的景观受到青睐。从五感来看,影响最大的是视觉,其次是听觉,最小的是味觉。在视觉体验中,老年人重视形态的变化,中青年人重视色彩的变化。因此,在道路景观设计上要重视不同年龄人群的体验和感受,满足不同人群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猜你喜欢
五感青年人绿化
日日是好日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基于人体五感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
朱屺瞻《绿化都市》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景观的语言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