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一鸣,范常青
(中共慈溪市委党校,浙江 慈溪 315300)
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努力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这是新一届宁波市委按照中央唱好“双城记”的要求,对宁波未来发展所作的战略谋划。而宁波要建设“名城名都”,离不开所辖各县(市)区的努力;宁波要跻身大城市第一方队,下辖各县(市)区就必须首先进入全国县(市)区发展第一梯队。鉴于长三角五大都市圈建设的国家战略布局,以及慈溪、余姚等县级市在宁波经济发展中的规模和体量占比,本文以县级市这一层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长三角地区37个县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举措,找到宁波的优势及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为宁波统筹都市区北翼建设、夯实城市发展硬实力提供借鉴与启示。
本论文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利用SPASS软件对于长三角37个县级市(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吴江、宜兴、太仓、慈溪、诸暨、余姚、温岭、桐乡、丹阳、海宁、上虞、富阳、平湖、临安、金坛、奉化、扬中、通州、海门、江都、启东、如皋、溧阳、泰兴、临海、兴化、嵊州、姜堰、仪征、句容、高邮、靖江、建德)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且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长三角各县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并对其进行评价,由此找出宁波地区所辖县级市如慈溪、余姚等城市在发展中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此明确发展方向。
对于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不能只选取一个或几个指标,要针对经济实力的内涵,遵循科学性、代表性、可比性、系统性、易获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指标选取。结合统计局发布的十大经济指标,本文采用2016年数据,选择了19个指标评价长三角37个县级市的综合经济发展状况。为降低变量量纲对统计影响,本文将各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除外)的单位都统一调整为万元,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也根据汇率进行相应折算。19个指标具体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全市旅游收入、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专利申请量(件)、授权专利件数(件)、客运量(万人次)、货运量(万吨)。
1.提取因子。由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与该区域的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科技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相关,所以本论文假设:考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因子至少应包括宏观经济规模因子、产业结构因子、科技发展水平因子、居民收入水平因子等。
运用主成分法求解因子负荷矩阵,进行因子提取。根据总方差解释表可以看出,提取了4个因子,累计解释了19个原始变量83.814%的信息,说明这4个因子较好地解释了原始变量信息。且因子旋转后,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依然是83.814%,即没有影响原有变量的共同度,但却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旋转后第一因子贡献40.262%,第二个因子贡献24.147%,第三个因子贡献10.138%,第四个因子贡献9.266%),使得因子更利于解释。
表1 总方差解释表
2.计算因子得分。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并输出 因子得分系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续表
3.因子得分分析(见表3)。
表3长三角各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排名表
续表
由长三角37个县级市4个公因子得分,对各县级市进行Q型聚类分析,得到树状图(见下图)。
使用平均连接(组间)的树状图
其中,第一类为昆山;第二类为江阴;第三类为张家港、常熟、宜兴、温岭、吴江、诸暨、海宁、太仓、桐乡;第四类为余姚、平湖、上虞、嵊州、奉化、慈溪;第五类为丹阳、通州、靖江、富阳、如皋、溧阳、扬中、金坛、泰兴、江都、海门、启东、临海、临安、兴化、姜堰、句容、仪征、高邮、建德。由此可见,聚类分析结果与因子综合得分排名相比,基本一致。比较特殊的有慈溪、丹阳、嵊州、奉化。慈溪因子综合得分排名第七,归类时归在第四类,可能与其第3因子产业结构因子得分偏低(-1.20497)有关。丹阳因子综合得分排名第十四,归类时归在第五类,而嵊州和奉化虽然因子综合得分偏低,但归类时却超过丹阳,归在了第四类,这可能与丹阳第二因子(收入水平因子)得分(-0.45244)偏低有关。
由于本论文选用的是2016年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实效性,但由于《2017年统计年鉴》部分相关尚未完全公布,一些指标由于数据无法获取而被放弃,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分析。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得到了长三角各县级市经济实力综合得分和利用聚类分析得到的树状图可以看出,昆山以长三角最高县级市经济实力综合得分1.746475956而位居长三角37个城市的第1位,体现出其经济实力的优越性,也彰显出其“以优质服务打造外向型经济集聚高地”的发展理念。紧居第二的江阴,其经济实力综合得分是1.208444518,其中产业结构因子在四大因子中得分最高,为2.13576,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得益于昆山多年一直努力深耕的“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新“苏南模式”。总体来看,处于县级市归类前三类的城市数量以江苏居多,整个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实力要强于浙江省,尤其是苏南地区县级市的经济实力不但比苏中要强,也超过了浙江大部分县级市。
考虑到宁波所辖奉化市在2016年10月已批准撤县设区,后续分析以慈溪、余姚为主。
对于慈溪而言,慈溪因子综合得分为0.28124024,在长三角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名中位于第7位,通过聚类分析得出,该城市与余姚、平湖、上虞、嵊州、奉化、慈溪同处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同层次——第四层次。结合四大因子分析,慈溪第二因子(即F2)收入水平因子得分为0.72366,说明慈溪整体收入水平比较尚可,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这与慈溪发达的民营经济和藏富于民的经济基础密不可分;第四因子(F4)技术水平因子为2.80563,得分也很高,与该市近三年的统计公报中所披露的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接近3%所反映的现象是一致的(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平均为2%),而F4可支配的变量有专利申请量(件)、授权专利件数(件),可以说明慈溪作为浙江省的制造业基地,是比较重视研发投入的。但是,自主创新不仅仅只能看专利申请量和授权专利件数,更应看原创性、引领性的发明创造,而不只以外形、外观、实用性等专利申请量来衡量一个地区自主创新程度。所以,对于慈溪的F4因子较高的现象,我们应理性看到,技术水平因子较高说明慈溪技术水平不能只停留于外观、实用性等专利申请上,更应在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等能显著代表自主创新水平的专利上有所突破;在第一因子——经济规模综合因子(F1)以及第三因子——产业结构因子(F3)得分上,慈溪得分是比较低的。其中,第一因子F1(经济规模综合因子)得分为-0.07777,远低于昆山第一因子得分(4.71984)和江阴(1.52405)。由此可以看出,慈溪在近年来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突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出口等方面主要指标与昆山、江阴、张家港等其他县级市相比,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缺少龙头企业引领,困难企业增多,亏损面较大,规上工业增加值低于全市平均,民间投资快速下降,金融风险持续加大等问题应引起关注。在产业结构上,慈溪第三因子F3——产业结构因子得分为-1.20497,远低于江阴、宜兴、温岭等城市,说明慈溪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16年该市第一、二、三产业之比为4.3∶57.2∶38.5。尽管近年来慈溪第三产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但通过与长三角江阴、宜兴、温岭等县级市比较不难发现,慈溪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是比较靠后的。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第三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GDP所占比重高达60%以上,甚至达到70%。由此可见,慈溪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于余姚而言,余姚综合因子得分为-0.00720462,长三角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排名第13位。该市与慈溪同处经济发展水平第四层次。四大因子得分情况与慈溪相似:收入水平综合因子F2(0.75426)和技术水平综合因子F4(1.2596)得分较高,而经济规模综合因子F1(-0.45715)和产业结构综合因子F3(-1.20332)得分较低。由于余姚与慈溪地域比邻,无论是要素禀赋还是比较优势都非常相似,两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接近,因此对于余姚四大因子得分情况的分析与慈溪大体相同,不再累述。
综上所述,宁波要实现都市区同城化发展,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真正发挥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和“一带一路”建设支点作用,不仅需要将自身发展融入到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以及一体化发展视野中进行思考,更应科学统筹规划其所辖县级市发展,在结合所辖县级市资源要素禀赋、区域产业特点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宁波都市区北翼建设,夯实城市发展 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