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课堂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这是我们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图形与几何;质量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精华的信息技术正好集声、色、光于一身,图形的翻滚、闪烁、重合、定格、色彩变化及音像、动画效果,都能生动直观的展示客观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出现在了我们的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利于促进“生本课堂”的建设。
一、 巧用“声、光、影”,创设情境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数学学科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本学科兴趣淡薄,加之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造成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所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内容达到直观、生动、形象的效果,创设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比如,“图形的周长”这课,“周长”这个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如何让这个概念第一次走进学生的脑海,现代信息教学手段是最佳选择。我是这么做的:运用课件演示,故事引入:“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们,蚂蚁家族要举行一次运动会,你看,这只小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它在树叶上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小蚂蚁练围绕树叶爬了一周的情境)。学生观察后看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课件显示树叶一周的边线)我当即指出:在树叶周围的这些线就是它的边线,围着树叶的边线一圈叫做树叶的一周。我又问:小蚂蚁从哪里出发,又回到了哪里,我们才称为一周?趁热打铁: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小蚂蚁有句话要告诉大家。(课件演示,小蚂蚁说:我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我:谁能指一指哪里是树叶的周长?请学生代表上台指出树叶的周长,下面的同学当裁判并举手指一指。接下来我强调:要从一点出发,再回到这点才是一周。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周长。
二、 降低思维难度,突破重难点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中数与形的关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旋转与平移,分割合并,以及慢镜头的分解动作,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隐形为显形,从而达到拓宽教学时空维度,降低抽象思维坡度,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比如在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呈现了这样一個情境:公园准备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上铺草坪,如何计算这块空地的面积?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很快数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果是一个很大的平行四边形呢?还用数格子的方法吗?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于是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慢镜头分解动作将平行四边形先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也可以分割成两个梯形),再将分割成的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观察“原平行四边形”和“拼成的长方形”,并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
①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②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③转化前后两图形之间什么没有变?
最后学生自己发现: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不变;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从中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等于底乘高。“面对着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新问题,我们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以后,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思想方法去获取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等新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辅以屏幕上动态图形的演示,既形象又直观,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易于观察量与量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加深学生的理解。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它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的掌握规律巧妙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走进“直观的感性”,从直观的感性中获得“理性”的认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地理解知识,深刻地巩固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达到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作者简介:
米华容,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南图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