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法制委、法工委党支部,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因为在我们机关有个小院,那就是法制委、法工委的“四合院”。
“四合院”的老老少少,每天都忙忙碌碌:会议室里,同志们结合党建学习,围绕一个法条,争得不亦乐乎;办公桌前,为了一次看似简单的打包修改,同志們把自己埋在文件堆里,少则几十篇资料查阅,多则上百个条文比对,看得眼花缭乱。
这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集体在平凡中坚守,党员同志们在坚守中探索形成了“四合工作法”。
适合,就是党建工作适合立法人的特点,在平凡中坚守工匠精神。立法,首重学习。立法的底气,来源于自觉用中央精神、市委决策武装头脑;立法的智慧,来源于自觉把党的主张、群众的呼声、法制统一的原则融汇于法规条文之中,寻求立法的最大公约数。在这个过程中,支部同志们以大师智慧为目标、方向和追求,甘当匠人,树立匠心,精心打磨每一个法规条款,努力在立法中塑造更多更优质的“上海品牌”。
法合,就是党建工作与立法主业相结合,在平凡中坚守法治理想。我们把在党的领导下坚定法治立场的信念,化作一个个“规定动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编制五年立法规划时,对照党的文件是“规定动作”。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到市委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常委会党组领导的要求,支部同志们边学习边落实,在学深悟透中牢牢抓住优化制度供给的立项之魂,把好立法入门关。立法中,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党组请示是“规定动作”。无论是全面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修改街、村、居条例;还是贯彻市委综合交通“补短板”的要求,开展道路交通立法;以及响应市委决策,当年立项、当年起草、当年完成的崇明生态岛建设决定,一系列的重要立法都留下了支部同志们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落实党组意见的足迹。另一个“规定动作”,就是在决策前夯实基础性工作。在人代会审议并表决法规是一项苦活累活,支部同志们在食品安全条例上会前,前期工作“不厌其烦”,几上几下、字斟句酌各方的立法呼声;采纳意见“不厌其精”,不放过任何一条可以被吸纳的立法观点。同志们唯一的心愿,就是一定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道路交通立法亦是如此。
人合,就是通过党建工作在各处室之间添加粘合剂、增加聚合力,在平凡中坚守责任担当。当前,长三角一体化成为高频热词,而其实我们早在十年前,即2008年就先行一步、建立了例会制度;早在四年前,即2014年就在大气污染防治立法上完成了三省一市协同立法的全国首创。“十年磨一剑”,两周前支部仅仅用了6个工作日筹备,就确保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立法工作协同座谈会顺利召开。那段时间,按照殷一璀、莫负春、陈靖等常委会领导的要求,整个四合院可谓是“全院总动员”。
我们的担当,还在于不走寻常路,尝试“微创新”:引入“云相册”展现上海的办会风采;全景式展现开门立法的诚意,以公告形式、党报刊载、新媒体问卷等多种形式,就五年立法规划积极问计于民。深耕民主的成效,在《中国立法透明度指数报告》中得到了体现,2017年的结果显示,全国人大、上海市人大总分名列前二。其中,最具有指标性意义的立法工作信息公开测评,全国人大、上海市人大同为81.5分,并列第一。支部同志服务人大立法,收获了满满的价值感。
点合,也就是把党建工作下沉到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平凡中坚守群众观点。联系点,就是我们坚持立法为民的直通车。我们既搭台也架桥,同时,我们还主动邀请联系点列席法制委统一审议、常委会会议,建立全国首支“基层立法联系点志愿者服务队”,努力打通人大立法与基层民意的“最后一公里”。
故事说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我们的坚守不会停止,我们的追求不会停步,我们将继续在坚定理想信念、追求为民情怀的集结号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