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凤
摘 要:核心素养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比较活跃的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本文就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为题,着重分析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当前,核心素养已跃升为教育界热点,成为教育者借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以及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能力与品格的并重,使学生的终生发展得以实现。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来看,每次所增加的内容都是不断地将新的、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东西加入教学中,从原来的“双基”,到后来的“素质”,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它不但体现了教育的改革,还体现了其发展。从现在的教学热点来看,核心素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必备品格,二是关键能力。其中必备品格包括语言、量化、综合、反思以及联系;关键能力包括学生的数感、对符号的意识、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这两大模块就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技能。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1. 紧扣核心素养,科学预设教学
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同时也是实施教学的前提,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反复研究课本,熟悉教学内容,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同时要提炼出与这个目标相关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法。例如,在设计教学“观察物体形状”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不仅只看到看得见的,还要去想到看不见的,去想想这个物体在实际的空间中是什么样子。因此,根据课前的预设,教师应准备相应的教具,并安排学生收集相关的学具,以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展开。再如,设计“认识圆”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提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从而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信息,并设计深入追问“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和方法查阅资料并展开深入的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真正理解车轮做成圆形的原因,以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圆”“圆心”“直径”“半径”等有关圆的概念知识的掌握。
2. 紧扣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途径。例如,在学到“长度”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上讲一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一米有多长,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那么,就可以拿一些实物来进行对照了。比如,在讲到一毫米这个长度时,可以拿一粒小米来做对比,表示一毫米的长度就和这一粒小米的长度差不多。此时,学生通过直观的对比就能很容易得出结果。
3. 紧扣核心素养,设置课后作业
课前预设、课堂组织教学活动、课后布置作业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巩固以及应用所学的东西。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延伸,而这种延伸主要体现在课后练习的布置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后作业,这样既有利于课本知识的巩固学习,又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课后的练习可以设计成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事情。
比如,小学数学中经常出现购物的问题情境,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本上的题进行改编。练习不一定是书本上的作业,也可以是实践作业例如可以让学生去买菜,简单地给学生列一个菜单,然后标明单价,让学生帮家里买菜。先让他估算需要多少钱,然后问父母要多少钱,再让家长陪同学生去买菜。买的过程中家长不能帮忙计算,而是让学生一个人进行计算。可以让学生同时买几样东西,然后进行价格的计算、付钱等,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原来平时上课所学到的知识是这么贴近生活,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从周边环境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除了上面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例子。如计算一个水池的容积,可以装多少水;计算一个房间的面积,如果一个人需要占一平方米的位置,那么这个房间能够容纳多少人,等等。这些例子都可以用来进行教学,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课后练习。
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和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过程,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应用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确立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张莉平.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